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登录方式 支持密码和密钥两种方式。 选择“密码”:用户名默认为“root”,请输入登录节点的密码,并确认密码。 登录节点时需要使用该密码,请妥善管理密码,系统无法获取您设置的密码内容。 选择“密钥对”:在选项框中选择用于登录本节点的密钥对,并单击勾选确认信息。 密钥对用于远程登录节点
宽容模式(PERMISSIVE) 请求可以不通过隧道进行传输,既可以是明文,也可以是TLS加密的密文。默认情况下,网格配置了宽容模式(PERMISSIVE)的对端认证策略。 严格模式(STRICT) 流量只能通过隧道进行传输,因为请求必须是TLS加密的密文,且必须带有客户端证书。 JWT认证 在服务网格中配置JWT(JSON
网格管理提供了Istio控制面组件、数据面sidecar的健康及性能监控能力,支持运行资源的扩缩容管理,以及不同Istio版本间的升级管理。 Istio控制面组件负责向数据面组件注入sidecar,管理数据面sidecar行为,下发策略配置,搜集监控数据等。其中,sidecar(边车)
务代码无侵入 √ √ √ 应用网关 支持四层协议对外访问、支持七层协议对外访问、支持入口路径映射、支持网关处TLS终止,支持配置对外证书和密钥 √ √ √ 负载均衡 支持轮询、随机、最小连接数以及一致性哈希的LB算法,可以基于特定的HTTP Header,或者基于Cookie值 √
务代码无侵入 √ √ √ 应用网关 支持四层协议对外访问、支持七层协议对外访问、支持入口路径映射、支持网关处TLS终止,支持配置对外证书和密钥 √ √ √ 负载均衡 支持轮询、随机、最小连接数以及一致性哈希的LB算法,可以基于特定的HTTP Header,或者基于Cookie值 √
服务的流量治理页面支持查看近1小时内流量的监控数据,包括RPS、成功率和请求时延。 操作步骤 登录应用服务网格控制台,单击服务网格的名称,进入网格详情页面。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服务管理”,在列表右上方选择服务所在命名空间。 选择一个服务,单击操作列的“流量治理”,在右侧页面查看近1小时内流量的监控数据。 图1 流量监控
3先发版本完全相同) Workload Entry方便对非Kubernetes负载进行定义和管理 SDS默认启用 支持基于数据面,通过Telemetry V2的非Mixer方式的监控数据采集 支持控制面托管和非托管形态 支持多端口服务基于端口粒度的服务治理 支持v1.15和v1.17 CCE集群版本
请确保您的集群已经成功启用Istio。 确认已经在“服务列表”页面添加了至少一个服务,且服务的状态为“运行中”。 确认完上述几点后,如果还没有数据,请检查您是否自行卸载过集群内的ICAgent系统组件。 父主题: 流量治理
升级后处理说明 请确认数据面已成功升级完成并充分观察业务,业务正常运行后再执行本步骤。 此步骤将卸载老版本网格控制面并释放相关资源。 一旦执行此步骤,网格将无法回退,请谨慎操作。 父主题: 金丝雀升级
简介 Dubbo作为一种特有协议,需要有如下支持: 网格服务数据面Envoy支持对Dubbo协议的解析和流量管理。 网格控制面支持对Dubbo治理规则的配置。支持灰度发布、负载均衡、访问授权等服务管理。 另外,Dubbo的服务发现模型和Kubernetes、Spring Clou
1.8版本特性 托管版本支持扁平网络多集群 托管版本支持非扁平网络多集群 Mixer组件正式下线,访问日志、调用链和监控均基于数据面采集 EnvoyFilter增强,支持更多灵活的Insert操作 支持VM类型服务治理 启用基于AuthorizationPolicy的新的授权策略
ingressgateway实例资源消耗参考 每个ingressgateway实例的资源消耗与连接类型、连接数量、QPS有关,可以参考以下数据: 表1 长连接内存消耗 连接数量 内存消耗(MB) 1 0.055 1000 55 10000 550 表2 短连接CPU和内存消耗 QPS
续费概述 续费简介 包年/包月的网格到期后会影响服务正常运行。如果您想继续使用,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为网格进行续费,否则网格等资源会自动释放,数据丢失且不可恢复。 续费操作仅适用于包年/包月的网格,按需计费的资源不需要续费,只需要保证账户余额充足即可。 包年/包月的网格在到期前续费成功,所有资源得以保留,且运行不受影响。
访问日志:支持收集和检索服务的访问日志。 调用链:支持非侵入调用链埋点,并可以通过检索调用链数据进行问题定界定位。 多集群服务治理 扁平网络:支持多集群扁平网络数据面场景治理。 非扁平网络:支持多集群非扁平网络数据面场景治理。 网格数据面服务框架 Spring Cloud:支持Spring Cloud SDK开发的服务在网格上统一管理。
适用场景 适用于1.15之前版本的网格,且APM服务在需要监控网格的region已开通。 约束与限制 流量监控记录的是组件过去24小时内的数据,所以当部分组件删除后并不能及时的在拓扑图上消失,而是会仍然存在一段时间。 企业版网格多集群场景下,只支持集群内部服务之间的流量监控,暂时不支持跨集群服务之间的流量监控。
金丝雀升级流程包括升级前检查、控制面升级、数据面升级、升级后处理几个步骤,下面介绍金丝雀升级过程中的相关流程。 升级前检查 升级前,会对集群资源、集群版本、集群状态等多方面进行检查,尽可能避免升级失败,详情请查看升级前检查说明。 控制面升级 详情请查看控制面升级说明。 数据面升级 详情请查看数据面升级说明。 升级后处理
常用的网格功能和其执行位置 网格功能 治理位置 服务发起方 服务提供方 路由管理 Y N 负载均衡 Y N 调用链分析 Y Y 服务认证 Y Y 可观测性数据 Y Y 重试 Y N 重写 Y N 重定向 Y N 授权 N Y 故障注入 Y N 超时 Y N 连接池 Y N 熔断 Y N HTTP头域
通过流量监控可以监控流量概况、组件运行状态、调用链等信息,并在系统业务异常时快速定位到问题点。 使用约束 流量监控记录的是组件过去24小时内的数据,所以当部分组件删除后并不能及时的在拓扑图上消失,而是会仍然存在一段时间。 流量治理中的故障注入功能,不能作用于基于请求比例灰度发布的场景
漏洞公告 未认证的控制面DoS攻击(CVE-2022-23635) Istiod TLS证书密钥滥用(CVE-2021-34824)
流量监控 Pod刚刚启动后,为什么不能立即看到流量监控数据? 总览页面上的时延数据为什么不准确? 流量占比与流量监控图为什么数据不一致? 为什么在调用链里,找不到某些错误的请求数据? 流量监控拓扑图中为何找不到我的组件? 如何对接Jaeger/Zipkin查看调用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