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etc/systemd/journald.conf 修改RuntimeMaxUse参数,建议值为100M。 若查看journald.conf文件时,文件中已设置RuntimeMaxUse值,可通过以下命令对参数值进行修改。 sed -i "s/RuntimeMaxUse=[0-9]*M/RuntimeMaxUse=100M/g"
在EVS控制台扩容成功后,仅扩大了云硬盘的存储容量,还需要执行后续步骤扩容逻辑卷和文件系统。 登录CCE控制台,进入集群,在左侧选择“节点管理”,单击节点后的“同步云服务器”。 登录目标节点。 使用lsblk命令查看节点块设备信息。 这里存在两种情况,根据容器存储Rootfs而不同。 Overlayfs:没
由于ELB的API限制,使用高级转发规则时,每一条转发策略中设置的域名、路径、HTTP请求方法、HTTP请求头、查询字符串、网段、Cookie所有类型的转发规则下条件总数最多为10(同一个规则中的每个参数值均视为1个条件)。 例如,在一条转发策略中已设置1个域名转发规则、1个路径转发规则。如果继续
<none> ... 一键设置节点调度策略 您可以通过控制台将节点设置为不可调度,系统会为该节点添加键为node.kubernetes.io/unschedulable,效果为NoSchedule的污点。节点设置为不可调度后,新的Pod将无法调度至该节点,节点上已运行的Pod则不受影响。
--master:集群的API Server,其中https://**.**.**.**:5443为 ~/.kube/config中使用的master地址,可通过kubectl cluster-info获取。 --deploy-mode: cluster:在集群的工作节点上部署驱动程序。 c
该容器。 如果资源充足,可将QoS Pod类型均设置为Guaranteed。用计算资源换业务性能和稳定性,减少排查问题时间和成本。 如果想更好的提高资源利用率,业务服务可以设置为Guaranteed,而其他服务根据重要程度可分别设置为Burstable或BestEffort,例如filebeat。
称长度为1~255字符。 告警消息显示名:即订阅终端接收消息的标题名称。假设订阅终端为邮件,推送邮件消息时,若已设置告警消息显示名,发件人则呈现为“显示名”,若未设置告警消息显示名,发件人呈现为“username@example.com”。支持在联系组创建完成后修改告警消息显示名。
群Master成本+系统命名空间成本)组成。其中未被分配空闲成本以及集群管理成本,被定义为公共成本。当部门按照命名空间进行设置时,需要关联业务命名空间,并设置公共成本的分摊比例。 图2 部门成本计算示例 示例中,Cluster1是部门A的专属集群,Cluster2是部门C的专属集
ntainerd.service LimitNOFILE或LimitNPROC参数设置为infinity时,表示容器单进程最大文件句柄数为1048576。 容器单进程最大文件句柄数通过以下参数设置: ... LimitNOFILE=1048576 LimitNPROC=1048576
指定caBundle字段时,如果caBundle非空,但内容无效或不包含任何CA证书,那么该CRD将不会提供服务。CRD的caBundle设置为有效状态后,将不再允许通过更新操作将其变为无效或内容为空的状态(直接更新将报错invalid field value),以避免中断CRD的正常服务。
指定caBundle字段时,如果caBundle非空,但内容无效或不包含任何CA证书,那么该CRD将不会提供服务。CRD的caBundle设置为有效状态后,将不再允许通过更新操作将其变为无效或内容为空的状态(直接更新将报错invalid field value),以避免中断CRD的正常服务。
1000节点规模设置为500m;2000节点规模设置为800m。 内存限制值:200及以下节点规模设置为300Mi;1000节点规模设置为600Mi;2000节点规模设置为900Mi。 表1 典型场景组件限制值建议 配置场景 everest-csi-controller组件 everest-csi-driver组件
b页添加标签。 ELB 在ELB控制台,单击具体ELB实例,进入详情页,在“标签”Tab页添加标签。 EIP 在EIP控制台,单击具体IP地址,进入详情页,在“标签”Tab页添加标签。 分析集群成本。 在成本分析页面过滤器中选择CCE-Cluster-ID,如下图所示,要分析哪个集群的成本就选择哪个集群的ID。
签,默认展示集群视图。 监控中心仪表盘提供了预置视图,您可单击视图名称边上的“切换视图”按钮,选择需要的视图查看监控数据。 设置查看视图的相关参数。 设置视图的时间窗。 在页面右上角处,选择时间段,或者自定义时间,并单击刷新界面。 父主题: 仪表盘
范围可选择对应集群或者选择全部。 当指标值小于等于1时,表示集群重度过载,推荐设置紧急告警。 当指标值小于等于2时,表示集群中度过载,推荐设置重要告警。 当指标值小于等于3时,表示集群轻度过载,推荐设置次要告警。 其余参数可按需求填写。 图6 配置集群过载告警 单击“立即创建”。
conn_reuse_mode的初始默认值为1,但社区kube-proxy会对该参数进行重新设置: 集群版本 kube-proxy行为 对CCE集群的影响 1.17及以下 kube-proxy默认将net.ipv4.vs.conn_reuse_mode设置为0,详情请参见fix IPVS low throughput
配置Pod固定EIP。 固定EIP创建后,生命周期内(如过期时间未到/Pod还在使用中)不支持通过Pod修改EIP属性。 对Pod的EIP地址无明确要求的业务不建议配置固定EIP,因为配置了固定EIP的Pod,Pod重建的耗时会略微变长。 配置固定EIP 创建固定EIP的Pod时
命名空间 创建命名空间 管理命名空间 设置资源配额及限制
imagePullPolicy: Never 说明如下: 如果设置为Always ,则每次容器启动或者重启时,都会从远程仓库拉取镜像。 如果省略imagePullPolicy,策略默认为Always。 如果设置为IfNotPreset,有下面两种情况: 当本地不存在所需的镜像时,会从远程仓库中拉取。
Pod以root(UID为0)用户启动或者Pod Security Context中的allowPrivilegeEscalation设置为true(当以特权容器或者加了CAP_SYS_ADMIN权限运行时默认为true)。 下列版本的kubelet组件均在此CVE的影响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