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较长,所以迁移速度会很慢。 解决方式:先在源端批量解冻,再进行迁移,具体方案请参见迁移归档存储数据。 存在大量的忽略对象 在迁移过程中会先通过对比判断对象是否需要迁移,当存在大量忽略对象时,由于对比对象的操作有时间消耗,且不计入流量,所以迁移速度会显示很慢。 这种情况请耐心等待,无法提升迁移的速度。
出现该问题可能是以下原因: 由于在迁移过程中删除了目的端oms创建的文件,导致任务异常。 源端桶/目的端桶权限不足,无法读取/下载文件,导致任务迁移失败。 解决方案 如果因为迁移执行过程中删除了OMS在目的端创建的文件,导致迁移任务失败。请重新创建迁移任务/迁移任务组进行迁移。 请参考如何获取源端桶权限
构造请求 本节介绍REST API请求的组成,并以调用IAM服务的管理员创建IAM用户接口说明如何调用API。 您还可以通过这个视频教程了解如何构造请求调用API:https://bbs.huaweicloud.com/videos/102987。 请求URI 请求URI由如下部分组成:
以使用并创建任务、启动任务、删除任务等。 API文档 API概览 如何调用API API调用示例 OMS API 常见问题 了解更多常见问题、案例和解决方案 热门案例 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基于评估创建迁移任务? 我如何能知道迁移任务的进度? SMN消息通知功能无法正常使用怎么办? 迁移任务执行失败怎么办?
OMS保证迁移数据一致性的校验策略是什么? 在迁移过程中,每迁移完一个对象,会对该对象进行一致性校验,如果不一致则会将该对象记录到失败对象列表中。OMS会累积记录迁移失败对象个数,可以通过任务详情查看具体的迁移数据统计。 校验策略为该对象是否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不满足则校验失败,并记录到失败对象列表中。
64值是否相同,判断是否覆盖目的端,需满足源端/目的端对象的加密状态一致。如果源端与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不存在CRC64值,则系统会默认使用SIZE_LAST_MODIFIED_COMPARISON_OVERWRITE(大小/最后修改时间对比覆盖)来对比进行覆盖判断。FULL_OV
64值是否相同,判断是否覆盖目的端,需满足源端/目的端对象的加密状态一致。如果源端与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不存在CRC64值,则系统会默认使用SIZE_LAST_MODIFIED_COMPARISON_OVERWRITE(大小/最后修改时间对比覆盖)来对比进行覆盖判断。FULL_OV
5分钟即可恢复归档存储类型的文件。快速取回模式不支持恢复深度归档存储类型的文件。 标准取回:使用标准取回模式,对于归档存储类型的文件一般可以在3 - 5小时内完成恢复,对于深度归档类型的文件一般可以在12小时内完成恢复。 批量取回:对于归档存储类型的文件一般在5 - 12小时内完成恢复,对于深度归档存储类型的文件一般在48小时内完成恢复。
外,其他所有字符均不支持。 中文字符:迁移过程中,会被转换成URL编码形式。 注意: 不支持中文标点符号迁移,由于中文标点符号不会被转换成URL编码,因此元数据中包含中文标点符号时,将无法迁移成功。 英文字符、数字与中划线【-】:迁移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编码转换,可以直接迁移。 迁移范围
迁移前判断对象是否存在+对比数据需要一次请求:head 对目的端的操作 迁移前对比数据需要一次请求(判断对象是否存在):head 目的端存在源端同名对象(大小不一致,或源端最后修改时间晚于目的端最后修改时间),不同对象,目的端对象会被源端对象覆盖。 对源端的操作 迁移前判断对象是否存在+对比数据需要一次请求:head
一致性校验 大小/最后修改时间校验:默认配置,通过对比源端和目的端对象大小+最后修改时间,判断迁移后数据是否完整。 CRC64校验:通过对比源端和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CRC64值,判断迁移后数据是否完整。如果源端与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不存在CRC64值,则默认使用大小/最后修改时间校验策略。
64值是否相同,判断是否覆盖目的端,需满足源端/目的端对象的加密状态一致。如果源端与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不存在CRC64值,则系统会默认使用SIZE_LAST_MODIFIED_COMPARISON_OVERWRITE(大小/最后修改时间对比覆盖)来对比进行覆盖判断。FULL_OV
修改时间,判断对象是否已存在或迁移后数据是否完整。源端与目的端同名对象大小相同,且目的端对象最后修改时间晚于源端对象最后修改时间,则代表该对象已存在/迁移成功。crc64:目前仅支持华为/阿里/腾讯。迁移前后,通过对比源端和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CRC64值是否相同,判断对象是否已存
64值是否相同,判断是否覆盖目的端,需满足源端/目的端对象的加密状态一致。如果源端与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不存在CRC64值,则系统会默认使用SIZE_LAST_MODIFIED_COMPARISON_OVERWRITE(大小/最后修改时间对比覆盖)来对比进行覆盖判断。FULL_OV
一致性校验 大小/最后修改时间校验:默认配置,通过对比源端和目的端对象大小+最后修改时间,判断迁移后数据是否完整。 CRC64校验:通过对比源端和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CRC64值,判断迁移后数据是否完整。如果源端与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不存在CRC64值,则默认使用大小/最后修改时间校验策略。
64值是否相同,判断是否覆盖目的端,需满足源端/目的端对象的加密状态一致。如果源端与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不存在CRC64值,则系统会默认使用SIZE_LAST_MODIFIED_COMPARISON_OVERWRITE(大小/最后修改时间对比覆盖)来对比进行覆盖判断。FULL_OV
64值是否相同,判断是否覆盖目的端,需满足源端/目的端对象的加密状态一致。如果源端与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不存在CRC64值,则系统会默认使用SIZE_LAST_MODIFIED_COMPARISON_OVERWRITE(大小/最后修改时间对比覆盖)来对比进行覆盖判断。FULL_OV
一致性校验 大小/最后修改时间校验:默认配置,通过对比源端和目的端对象大小+最后修改时间,判断迁移后数据是否完整。 CRC64校验:通过对比源端和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CRC64值,判断迁移后数据是否完整。如果源端与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不存在CRC64值,则默认使用大小/最后修改时间校验策略。
一致性校验 大小/最后修改时间校验:默认配置,通过对比源端和目的端对象大小+最后修改时间,判断迁移后数据是否完整。 CRC64校验:通过对比源端和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CRC64值,判断迁移后数据是否完整。如果源端与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不存在CRC64值,则默认使用大小/最后修改时间校验策略。
64值是否相同,判断是否覆盖目的端,需满足源端/目的端对象的加密状态一致。如果源端与目的端对象元数据中不存在CRC64值,则系统会默认使用SIZE_LAST_MODIFIED_COMPARISON_OVERWRITE(大小/最后修改时间对比覆盖)来对比进行覆盖判断。FULL_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