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图3 查看数据库防护状态 数据库防护状态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3 数据库防护状态说明 数据库防护状态 说明 未防护 RDS资产未在DBSS中配置并开启防护。
在安全云脑控制台上,具体输出查询与分析语法位置如下所示: 图1 输入查询与分析语法 基本语法 SQL由查询语句和分析语句组成,以竖线 | 分隔。查询语句可单独使用,分析语句必须与查询语句一起使用。
图1 进入应急策略管理页面 在应急策略管理页面中,单击“新增”,右侧弹出新增应急策略页面。 在新增策略页面中,配置策略信息。 表1 新增应急策略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阻断对象 输入需要阻断的单个(或多个)IP地址或IP地址段,如有多个IP地址或地址段,请使用英文逗号隔开。
图1 进入漏洞管理页面 筛选“等级”为“高危”、“是否已处理”为“未处理”的Linux漏洞、Windows漏洞和应用漏洞,优先进行修复。 在进行漏洞修复前,需提前和您的业务相关人员确认漏洞修复是否会对业务造成影响。 图2 筛选漏洞 修复漏洞。
图1 进入目标工作空间管理页面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威胁管理 > 智能建模”,进入智能建模页面后,选择“模型模板”页签,进入模型模板页面。 图2 模型模板页面 在模型模板列表中,单击目标模型模板所在行“操作”列的“详情”,右侧弹出模板详情页面。
图1 进入目标工作空间管理页面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威胁管理 > 告警管理”,进入告警管理页面。 图2 告警管理页面 在告警管理列表中,单击目标告警所在行“操作”列的“转事件”,右侧弹出转事件配置页面。 同时,还可以在某条告警详情页面,单击页面右上角的“告警转事件”。
安全云脑属于Global级项目,但是,在控制台上还是有Region级的选择框提示: 图1 region选择框 具体原因如下: 方便切换区域 如果您进入的region未部署安全云脑,可以在此处切换至已部署区域。
图1 进入目标工作空间管理页面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安全态势 > 安全大屏”,进入安全大屏页面。 图2 进入安全大屏页面 单击综合态势感知大屏右下角的“播放”,进入综合态势感知大屏信息页面。 页面中各个模块的功能介绍、数据信息等详见下述内容。 安全评分 展示当前资产安全健康得分。
图1 进入目标工作空间管理页面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风险预防 > 基线检查”,进入基线检查页面后,选择“安全遵从包”页签,并在安全遵从包页面中,选择“检查计划”页签,进入检查计划管理页面。 图2 进入检查计划页面 在检查计划页面中,单击“创建计划”,系统右侧弹出新建检查计划页面。
图1 进入目标工作空间管理页面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设置 > 数据集成”,进入云服务日志接入页面。 图2 数据集成页面 在待接入云产品的“审计相关日志”列,单击,开启接入的云服务日志。
图1 域账号信息 父主题: 实施步骤
图1 进入目标工作空间管理页面 在安全云脑管理页面选择“风险预防 > 漏洞管理”,进入漏洞管理页面。 图2 进入漏洞管理页面 在漏洞管理页面,查看漏洞信息。 表1 查看漏洞信息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漏洞类型分布 呈现漏洞整体数量,及各类型漏洞分布情况。
图1 进入目标工作空间管理页面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威胁管理 > 安全舆情”,默认进入舆情监测页面后,单击操作指引中的“去购买”或页面中的“购买舆情报告”。 图2 舆情监测页面 在购买舆情报告页面,配置参数信息。
图1 进入目标工作空间管理页面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安全态势 > 态势总览”,进入态势总览页面。 图2 态势总览 在态势总览页面查看您的资产安全总览情况,并进行相关操作。
图1 进入剧本管理页面 在剧本页面中,分别筛选“重复告警自动关闭”和“高危告警自动通知”剧本,如果剧本未启用,单击剧本所在行“操作”列的“启用”。 在弹出启用确认信息框中,选择最新的剧本版本,并单击“确认”。
图1 查看项目ID 父主题: 附录
图1 进入目标工作空间管理页面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风险预防 > 基线检查”,进入基线检查页面,对不合格的基线检查项目进行处理。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风险预防 > 漏洞管理”,进入漏洞管理页面,对漏洞进行处理。
策略配置方式:选择“JSON视图”。 策略内容:请直接复制粘贴以下内容。
空间托管 单账号单Region内最多创建1个空间托管视图。 一个托管视图可以跨Region管理不同账号下的最多150个工作空间。 单账号最多创建10个账号委托。
华为云提供有安全云脑(SecMaster)和态势感知(Situation Awareness,SA)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如下: 图1 SA与SecMaster的关系与区别 简而言之,安全云脑(SecMaster)包含了态势感知(SA)、安全智能分析(ISAP)和安全编排与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