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图4 多个资源设为自动续费 选择续费时长,并根据需要设置自动续费次数,单击“开通”。 图5 开通自动续费 父主题: 续费
如图1所示。 图1 进入目录 右键选择“新建 > DWORD值”,添加AnonymousUid,AnonymousGid两个值,设置值为0。如图2所示。 图2 添加值 完成修改注册表后,重启服务器方可生效。
图3 多个资源转按需 查看资费变更的相关信息后,单击“到期转按需”。 图4 到期转按需 父主题: 变更计费模式
图2 我的配额 在页面右上角,单击“申请扩大配额”。 图3 申请扩大配额 在“新建工单”页面,根据您的需求,填写相关参数。 其中,“问题描述”项请填写需要调整的内容和申请原因。 填写完毕后,勾选协议并单击“提交”。
lsattr /etc/resolv.conf 回显如图2所示信息,表明文件处于锁定状态。 图2 锁定状态的文件
直接删除.nfs文件如果报错,类似如下场景: 图1 删除.nfs文件报错 图中情况则表明有程序仍然在使用该文件,可以使用lsof命令来查看进程号。 图2 查看进程号 如果确认该进程可以结束,可以直接执行kill -9 [进程号]来结束该进程,之后再进行删除文件的命令。
在如下图所示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复制资源ID。 图1 获取资源ID 在控制台顶部菜单栏中选择“费用 > 费用账单”。 进入费用账单页面。 选择“流水和明细账单 > 明细账单”,在筛选条件中选择“资源ID”,并输入步骤2复制的资源ID,单击图标即可搜索该资源的账单。
rpm -qa|grep nfs 图1 查看是否已安装软件包 执行如下命令,安装nfs-utils软件包。 yum -y install nfs-utils 图2 执行安装命令 图3 安装成功 重新执行挂载命令。将文件系统挂载到云服务器上。
SFS Turbo监控图标如图1所示,关于云监控的其他操作和更多信息,请参考《云监控服务用户指南》。 图1 SFS Turbo监控图表 父主题: 使用CES监控SFS Turbo文件系统
选择“流水和明细账单 > 明细账单”,在如下图所示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复制资源ID。 图1 复制资源ID 登录管理控制台,选择“存储 > 弹性文件服务”。 进入文件系统列表页面。
图1 按需转包年/包月 进入“按需转包年/包月”页面,选择文件系统的购买时长,确认预计到期时间和配置费用后单击“去支付”。 图2 按需转包年/包月 进入支付页面,选择支付方式,确认付款,支付订单后即可完成按需转包年/包月。 父主题: 变更计费模式
图3 绑定存储库 如上图,单击“绑定存储库”。 选择属性(名称、ID、状态或企业项目)筛选,或输入关键字搜索存储库。 图4 筛选存储库 选择存储库,单击“确定”。如果已绑定存储库,请跳过步骤5-步骤7。
图1 查看命令路径 执行vi /etc/sudoers命令编辑sudoers文件。 在root账号下添加普通用户账号,下图以添加普通用户Mike为例。 图2 添加用户 编辑完成后,单击“Esc”,并输入:wq,保存文件并退出。
图1 删除SFS Turbo文件系统 图2 退订SFS Turbo文件系统 在文件系统列表中查看文件系统是否删除或退订成功。 父主题: SFS Turbo文件系统管理
那么,创建的预算如下: 图3 预算基本信息 图4 设置成本范围 图5 设置提醒 详细介绍请参见使用预测和预算来跟踪成本和使用量。 资源优化 您可以通过云监控服务监控资源的使用情况,识别空闲资源,寻找节约成本的机会。
图1 添加入方向规则 单击“确定”,完成安全组配置。重新访问文件系统进行验证。
在管理控制台左上角单击图标,选择区域。 选择“服务列表 > 管理与监管 > 云审计服务”,进入云审计服务信息页面。 单击左侧导航树的“事件列表”,进入事件列表信息页面。
在包年/包月SFS Turbo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种方式进行续费,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文件系统计费生命周期 文件系统从购买到到期前,处于正常使用阶段,资源状态为“可用”。 到期后,资源状态变为“已过期”。
本章节为您介绍对用户授权的方法,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前提条件 给用户组授权之前,请您了解用户组可以添加的SFS Turbo系统策略,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选择,SFS Turbo支持的系统策略及策略间的对比,请参见:SFS Turbo系统权限。
图1 专属弹性文件服务架构图 功能描述 规格丰富 支持标准型、性能型等,满足不同应用场景性能诉求。 弹性扩展 容量按需扩容,性能线性增长。 安全可靠 三副本冗余:存储数据持久度高达99.9999999%。 数据加密:存储池支持数据加密,保护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