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文件存储卷 1.0(待下线) 云容器实例支持创建弹性文件存储1.0(SFS 1.0)挂载到容器中,当前仅支持NFS协议类型的文件系统。SFS 1.0存储卷适用于多种工作负载场景,包括媒体处理、内容管理、大数据分析和分析工作负载程序等场景。 SFS 1.0容量型文件存储即将下线,请谨慎使用
您可以使用本文档提供API对云容器实例进行相关操作,如创建、删除、变更规格等。 在调用云容器实例API之前,请确保已经充分了解云容器实例相关概念,并对Kubernetes基本概念与知识有一定了解,详细信息请参见产品介绍。 父主题: 使用前必读
如果要使用GenericKubernetesClient(参考Code-Examples),则需要9.0.0+以上版本 使用Java SDK 您可以前往开发体验馆Codelabs / Namespace生命周期代码示例(Java)下载相关代码,并在线调试。
图2 查找资源 如果搜索结果为空,请在页面上方切换命名空间,并遍历所有命名空间。 单击操作列的“删除”,对Pod执行删除操作,确保列表中已无该资源。 按需计费资源删除后,可能还会存在账单信息,因为系统通常会在使用后1个小时内对上一个结算周期的费用进行扣款。
监控管理 CCI配合AOM对Pod资源进行基础监控,资源基础监控包含CPU/内存/磁盘等。您可以在CCI控制台查看Pod的监控指标数据,也可以在AOM中查看。 监控指标 在AOM控制台,可以查看容器实例的指标,指标内容请参见表1。 表1 监控指标 指标ID 指标名称 指标含义 取值范围
101 Switching Protocols 切换协议。只能切换到更高级的协议。 例如,切换到HTTP的新版本协议。 200 OK GET、PUT、POST操作正常返回。 201 Created 创建类的请求完全成功。 202 Accepted 已经接受请求,但未处理完成。
用户登录并验证权限 新创建的用户登录控制台,切换至授权区域,验证权限: 在“服务列表”中选择云容器实例,进入CCI主界面,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工作负载 > 无状态(Deployment)”,在右侧页面单击“镜像创建”,如果可以正常创建工作负载,表示“CCI CommonOperations
单击“更换镜像”可以选择新的镜像,如下图所示。 图1 更换镜像 我的镜像:展示了您上传到容器镜像服务的镜像。 开源镜像中心:展示了镜像中心的公共镜像。 共享镜像:展示了容器镜像服务中他人共享的镜像。
# 切换到北京4的context $ kubectl config use-context cci-context-cn-north-4-my-ak 父主题: 使用kubectl(推荐)
CCI自定义策略 如果系统预置的CCI权限,不满足您的授权要求,可以创建自定义策略。自定义策略中可以添加的授权项(Action)请参考权限策略和授权项。 目前支持以下两种方式创建自定义策略: 可视化视图创建自定义策略:无需了解策略语法,按可视化视图导航栏选择云服务、操作、资源、条件等策略内容
对于已上线CCIFullAccess权限的区域,非首次使用CCI服务的用户需手动修改授权,详细切换方案将在CCIFullAccess权限上线声明中同步声明。 父主题: 权限管理
登录成功后,进入控制台,登录后默认区域为“华东-上海一”,请先切换至授权区域。 在“服务列表”中选择“云容器实例CCI”,进入CCI控制台,对IAM用户James的命名空间权限进行验证。 父主题: 权限管理
Ingress 上一节中讲了创建LoadBalancer类型的Service,使用ELB实例从外部访问Pod。 但是Service是基于四层TCP和UDP协议转发的,Ingress可以基于七层的HTTP和HTTPS协议转发,可以通过域名和路径做到更细粒度的划分,如下图所示。 图1
namespace失败:namespace已属于专属节点 请选择非专属命名空间 500 CCI.03.500102 Internal error 内部错误:与CSB交互时出错 请联系客服或等待一段时间后重试 500 CCI.03.500101 Return error 返回出错:返回体JSON转换失败
CCI上传镜像时提示需要认证怎么办? 当前在CCI中上传镜像使用的是“SWR容器镜像服务”。 使用SWR上传镜像,您需要先获取访问权限,请参见下图。如果需了解上传镜像详细步骤,请参见客户端上传镜像。 图1 上传镜像 父主题: 镜像仓库类
挂载OBS使用限制 云容器实例通过辅助容器(SideCar Container)挂载OBS路径,并将路径共享给主容器,如图1所示。 图1 SideCar Container 限制条件 挂载OBS时有如下限制: 创建Pod时需要添加annotations字段:obssidecar-injector-webhook
查看资源使用率 当您创建完工作负载后,您也许会非常关心每个Pod的资源利用率。 云容器实例提供了查看CPU/内存、GPU/显存的界面,您只需要在无状态负载、任务、定时任务中Pod列表的“监控”Tab下即可查看资源使用率,如图1所示。 您也可以在Pod管理中查看所有Pod的资源使用率
基本概念 云容器实例基于Kubernetes的负载模型增强了容器安全隔离、负载快速部署、弹性负载均衡、弹性扩缩容、蓝绿发布等重要能力。 云容器实例提供Kubernetes原生API,支持使用kubectl,且提供图形化控制台,让您能够拥有完整的端到端使用体验,使用云容器实例前,建议您先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
使用Tensorflow训练神经网络 应用场景 当前主流的大数据、AI训练和推理等应用(如Tensorflow、Caffe)均采用容器化方式运行,并需要大量GPU、高性能网络和存储等硬件加速能力,并且都是任务型计算,需要快速申请大量资源,计算任务完成后快速释放。本文将演示在云容器实例中创建
网络访问场景 在前面两节中介绍了如何通过Service和Ingress访问Pod,本节总结一下云容器实例中Pod的访问场景,如图1所示,访问负载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场景,每种场景下可以使用Service和Ingress来解决访问问题。 同一个命名空间中的负载相互访问:只需创建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