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Readiness Probe的工作原理 通过Endpoints就可以实现Readiness Probe的效果,当Pod还未就绪时,将Pod的IP:Port从Endpoints中删除,Pod就绪后再加入到Endpoints中,如下图所示。 图1 Readiness Probe的实现原理 Exec
Pod出现Terminating 状态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节点异常:在节点处于“不可用”状态时,CCE会迁移节点上的容器实例,并将节点上运行的Pod置为Terminating状态。 待节点恢复后,处于Terminating状态的Pod会自动删除。 容器无响应:如果Pod中的容器在终止过
Ingress时,CCE会根据Ingress配置中的域名、URL等转发规则,在ELB侧配置相应的转发策略。 为了满足复杂的流量路由需求,CCE集成了ELB的高级转发策略能力,支持URL重定向、重写等高级转发能力,但高级转发策略的排序逻辑与普通的转发策略存在差异。 具体如下: 未开启ELB
2023/04/20 23:59:59)。 在产生的总费用中,可以将使用云容器引擎产生的费用根据资源类型划分进行分析: 集群计费构成分析 节点计费构成分析 弹性负载均衡计费构成分析 集群计费构成分析 根据集群的使用阶段,每个阶段的计费如下: 计费时间段 计费模式 计费时长 计费规格
创建节点/节点池时自动配置RuntimeMaxUse 您可以设置节点或节点池安装后执行脚本,在新建节点或节点池时通过脚本配置RuntimeMaxUse大小。 首先您需要确认创建节点或节点池的操作系统,例如CentOS 7.6。 在同集群、同操作系统的节点上进行脚本命令可行性的测试,在节点上手动执行命令,确
创建对等连接 单击“立即创建”。 单击已创建的对等连接名称,添加路由。 单击“添加路由表”,在vpc-X的路由表中,添加vpc-A的网段,即172.16.0.0/16。 同时勾选“添加另一端VPC的路由”,在vpc-A的路由表中,添加vpc-X的网段,即192.168.0.0/16。 图2
属本节点的Pod间直接互相访问。在升级、缩容,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退出场景,容器A已停止运行,对应的网络资源被回收。此时同节点的报文仍持续尝试在往容器A的IP发送报文。内核中的ipvlan模块首先尝试根据目的IP来二层转发这些报文,但是由于Pod A已无法找到该IP所属的网卡,ip
本示例中共有3个VPC,包括ECS所在VPC和测试集群、生产集群所在的VPC。这些VPC位于同一个区域内,且这些VPC的子网网段不重叠。 vpc-X:192.168.0.0/16(安装Gitlab和Jenkins的ECS所在VPC) vpc-A:172.16.0.0/16(测试集群所在VPC)
5-gpu,设置对应的容器规格。 启动命令添加 pip install matplotlib;python /home/basicClass.py 。 挂载刚刚创建的OBS存储盘: 单击“创建”。等待job执行完成,进入OBS页面,可以查看到以图片形式展示的执行结果。 通过kubectl创建可以按如下YAML执行。
先级任务,即在线作业。 Pod的入口带宽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annotations["kubernetes.io/ingress-bandwidth"] 1M-4.29G 无 允许 - Pod的入口带宽限制 Pod的出口带宽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排水任务检查异常处理 节点镜像层数量异常检查 检查集群是否满足滚动升级条件 轮转证书文件数量检查 Ingress与ELB配置一致性检查 集群网络组件的NetworkPolicy开关检查 集群与节点池配置管理检查 Master节点时区检查 父主题: 升级集群
方案2: 容器业务的创删文件操作建议在容器挂载的本地存储(如emptyDir、hostPath)或云存储的目录中进行,这样不会占用thinpool空间。 方案3: 使用overlayfs存储模式的操作系统,可将业务部署在此类节点上,避免容器内创删文件后占用的磁盘空间不立即释放问题。
节点运维 节点预留资源策略说明 默认数据盘空间分配说明 节点可创建的最大Pod数量说明 CCE节点kubelet和runtime组件路径与社区原生配置差异说明 将节点容器引擎从Docker迁移到Containerd 节点系统参数优化 配置节点故障检测策略 创建节点时执行安装前/后脚本
创建密钥对 背景信息 在创建集群之前,您需要创建密钥对,用于登录工作节点时的身份验证。 如果用户已有密钥对,可重复使用,不需多次创建。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选择“计算 > 弹性云服务器”。 在左侧导航树中,选择“密钥对”。 单击“创建密钥对”,并按照提示完成创建,详情请参见密钥对。
) 默认取值: 不涉及 X-Auth-Token 是 String 参数解释: 调用接口的认证方式分为Token和AK/SK两种,如果您使用的Token方式,此参数为必填,请填写Token的值,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token。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不涉及 默认取值: 不涉及
”中找到集群上报的AOM实例,查看上述组件的指标。 图2 查看指标 自建Prometheus采集Master节点组件指标 如果您需要通过Prometheus采集Master节点组件指标,可通过以下指导进行配置。 集群版本需要v1.19及以上。 在集群中需安装自建的Promethe
Pod回收控制器(pod-garbage-collector-controller)配置 终止状态pod触发回收的数量阈值 集群中可保留的终止状态Pod数量,超出该数量终止状态Pod将会被删除回收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terminated-pod-gc-threshold
请求至kube-apiserver的QPS配置 与kube-apiserver通信的qps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kube-api-qps 大于等于0 100 允许 CCE Standard/CCE Turbo 与kube-apiserver通信的qps 默认值100;1000节点以上规格值为200
请求超时时间 kube-apiserver的请求超时时间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request-timeout 大于等于0 1m0s 系统配置,不支持修改 CCE Standard/CCE Turbo 请求处理的超时时间 配置建议: 除特殊情况,建议保持默认值1m0s
(可选)登录SWR管理控制台,选择左侧导航栏的“组织管理”,单击页面右上角的“创建组织”,创建一个组织。 如已有组织可跳过此步骤。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我的镜像”,单击右侧“客户端上传”,在弹出的页面中单击“生成临时登录指令”,单击复制登录指令。 在集群节点上执行上一步复制的登录指令,登录成功会显示“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