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CloudPond如何升级? CloudPond由华为云运维团队进行定期升级,升级内容包括相关云服务升级和底层管控工具升级等工作。 通常情况下,升级操作对用户业务没有影响。如果涉及影响业务的升级操作,华为云运维团队会提前知会用户,讨论升级方案。 父主题: 升级和扩容
如果您需要对您所拥有的CloudPond进行分组和管理,可以使用企业管理中的企业项目。 默认情况下,新建的企业项目没有任何权限,您需要通过为企业项目添加用户组,并设置策略,实现企业项目和用户组的关联。将用户加入到用户组,使用户具有用户组中的权限,从而精确地控制用户所能访问的项目,以及所能操作的资源,这一过程称为授权。
也不支持离线环境下的管理操作。 硬件相关限制:CloudPond不支持用户设备入柜。 运维监控限制:CloudPond的运维和监控操作由华为云运维团队统一执行,用户可以通过CES对CloudPond上运行的资源状况进行监控,不能直接访问运维监控平台。 硬件种类和资源使用限制:用于
署于靠近用户业务的任意位置,而华为云上的其他云服务一般部署于华为云的中心区域(简称中心云)。对于您而言,使用这三款产品,如同使用更靠近您实际业务的华为云。 从服务体验来看:三款产品与中心云统一架构,使用体验与中心云一致。 图1展示了三款产品在华为云上的布局。 图1 CloudPond、IEC、IEF在华为云上的布局
CloudPond向用户交付定制化整机柜,为用户在本地提供华为云各类服务。借助CloudPond,您可以安全地存储和处理需要在本地保留的数据,满足监管需求。同时,CloudPond可与用户本地其他资源进行内网连接,数据互联互通更便利。 完全托管的基础设施 CloudPond完全由华为云管理和支持,包括交付、安装
不可用:表示小站运行时出现故障,暂不可用。 请联系华为云运维团队进行联合定位和解决故障。 部署中:表示CloudPond一体化机柜正在用户数据中心进行部署中。 待部署完成后,状态将更改为“可用”。 部署位置 边缘小站部署的地区名称,为用户注册边缘小站时所设置。 对接区域 边缘小站关联的华为云区域名称,为用户注册边缘小站时所选择。
如何调用API 构造请求 认证鉴权 返回结果
修订记录 发布日期 更新内容 2024-04-30 第六次正式发布。 2023-09-13 第五次正式发布。 2023-04-20 第四次正式发布。 2022-09-23 第三次正式发布。 2022-04-22 第二次正式发布。 2021-07-30 第一次正式发布。
配额 权限 对应的API接口 授权项(Action) 依赖的授权项 企业项目 (Enterprise Project) 查询配额 GET /v1/{domain_id}/quotas ies:quota:list - √ 父主题: 权限和授权项
边缘小站监控 权限 对应的API接口 授权项(Action) 依赖的授权项 企业项目 (Enterprise Project) 查看站点容量信息 GET /v1/{domain_id}/edge-sites/{site_id}/metric-data ies:edgeSite:getMetricData
边缘小站 权限 对应的API接口 授权项(Action) 依赖的授权项 企业项目 (Enterprise Project) 创建边缘小站 POST /v1/{domain_id}/edge-sites ies:edgeSite:create - √ 查询边缘小站列表 GET /v
配额 查询配额 父主题: API
边缘小站监控 查看站点容量信息 父主题: API
存储池 查询存储池列表 查询存储池详情 父主题: API
安全性 CloudPond如何保证用户业务数据的安全性? 用户在保证自身业务数据安全性上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计费 CloudPond服务如何收费? 如何购买CloudPond资源?
场地安装 用户如何评估本地数据中心是否适合安装CloudPond? CloudPond机柜是否支持第三方设备,柜内设备是否支持用户自行选择配置? 谁负责CloudPond的硬件和软件安装? 用户需要在CloudPond安装前后做什么?
网络连接 CloudPond对网络的要求是怎样的? CloudPond与中心云之间的网络中断了怎么办?数据是否会发生丢失? 怎样将CloudPond和用户的企业内网网络连通? 在CloudPond上如何访问中心云上的其他云服务?
运维 CloudPond有哪些方面的运维工作,分别是谁负责? CloudPond的硬件设备损坏了怎么办?
CloudPond自建数据中心负载均衡最佳实践 自建数据中心的负载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