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则表示请求成功。 响应消息头 对应请求消息头,响应同样也有消息头,如“Content-type”等。 对于创建&更新北向NA信息接口,平台会返回“Content-type”、Date等消息头。 响应消息体 响应消息体通常以结构化格式返回,与响应消息头中Content-type对应,传递除响应消息头之外的内容。
description String 描述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128 config_tabs Object 配置项数据 default_values Object 默认数据 create_time String 创建时间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256 update_time String
t_IoT10”,单击“详情”进入节点详情页。 选择左侧“应用模块 > 模块管理”,单击“部署应用”填写基本信息后“确认”。 功能用途: 数据采集 边缘应用:iec104 选择版本:当前最新的版本 边缘应用部署任务下发成功后,应用状态为已停止。 数采应用部署成功后或者升级数采应用
01”,单击“详情”进入节点详情页。 选择左侧“数采配置 > 视频”,单击“视频监控”。 此处使用了自定义的rtsp地址来模拟摄像头的视频数据,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配置该参数则由数采应用自行获取网络摄像头的主码流rtsp地址,例如:rtsp://10.58.238.25:554/S
/* * 描述:收到设备上报数据的回调处理,样例代码在马达设备状态错误时对马达进行重启 * 参数: * device_id:设备ID * product_id: 产品ID * body: 上报的数据 * body_len: 上报数据的大小 * */ EDGE_RETCODE
坏点 报错信息: 单击采集时数据大部分点位正常采集,但个别点位报错为Exception Code(结合各厂家自己定义的报错方式与协议Exception Code分析),优先考虑出现坏点导致采集失败。 排查位置: 参考告警接收到的报错信息,或驱动日志里的metadata信息,找到对
使用eclipse/IDEA创建工程。 3. 下载ModuleSDK,并在工程中导入jar包。 4. 开发代码 开发数据处理的代码示例,详细说明请参考开发应用集成ModuleSDK进行数据处理。 /** * 监控APP,检视设备上报的数据,并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 */ public class MonitorApp
创建通道 路由转发提供管理数据接收端通道的能力,包括基本的新增、删除、修改以及分配等功能。 操作步骤 访问IoT边缘,单击“管理控制台”进入IoT边缘控制台。 选择左边导航栏“边缘节点 > 路由转发”进入页面,单击右上角“添加数据接收端点”,添加通道; 当前通道支持MQTT、IoTDB、InfluxDB
自行获取设备的主码流地址,如果配置则以配置的地址为视频数据的采集地址 rtsp://10.58.239.64:554/stream01 push_url 表示视频数据的推送地址。当前仅支持rtmp,如果为空代表不推送视频数据 rtmp://100.93.18.171:1985/e
修改专业版(Docker)或基础版节点的云端日志级别,但没有生效? 问题描述 对既有节点的“日志数据配置-云端日志级别”进行修改,例如:从on调整为error,期望由原先的上报所有日志改为只上报error级别及error以上级别的日志,在控制台上修改成功,但等待一段时间后,发现边
展开Sys-default安全组,单击“更改安全组规则”,选择“入方向规则”,单击“添加规则”。 SSH协议端口(22)的入方向TCP协议默认开放,无需修改。 边缘节点需要使用7883和8943端口,为了方便省事,可以选择全部放通。 出方向规则默认不做限制,无需修改。 填写参数信息后,单击“确定”。
hub用于数据通信。 业务应用需要集成边缘SDK,才能够接收云端下发的配置,集成SDK方式见插件侧开发。 进程包插件:是集成了边缘SDK的应用程序打包而成,可作为边缘节点的自定义应用部署到边缘服务器上,以进程方式运行,可在节点上进行设备数据协议解析、子系统数据解析、数据业务处理、
系统可选 负责边缘设备数据的计算和处理,需与数据清洗配合使用。 $edge_apigw 系统可选 边缘节点的API网关,负责为边缘应用提供路由转发,正反向代理等能力,需与路由管理配合使用。 $industry_dc_bsi 系统可选 负责采集MES、ERP等子系统数据,对接到异构系统。
注意: 升级过程中可能导致节点数据上传中断。 填写配置节点数据信息后,鸿蒙系统因为默认根目录为只读权限,避免数据读写问题,建议节点的根目录配置在/data目录下,单击“立即创建”。 图2 配置节点数据 表2 专业版节点信息 参数名称 说明 数据存储路径 默认(允许修改存储路径)
WPS:每秒上报给平台的点位数 园区/城市/工业子系统数采 1000设备接入,100TPS消息并发 x86_64、ARM 6U 12G >20G 每增加1000设备,100TIPS,增加0.5U、1G内存 最大支持10000设备,1000TIPS TIPS:每秒上报给平台的消息数 表2
Token是服务端生成的一串字符串,作为客户端进行请求的一个令牌。第一次登录后,服务器生成一个Token并将此Token返回给客户端,以后客户端只需带上这个Token前来请求数据即可,无需再次带上用户名和密码。Token有效期是24小时,从客户端获取开始算起(24小时是相对时间),需要使用同一个Token鉴权时,建
能后台随机生成。 主备切换时长(切换成功并且业务恢复)与网关上安装的应用数量、应用启动时间、点位数有关。 在主备切换期间,没有办法处理数据,数据是丢失的。 部署应用 选择您的边缘节点,单击“节点名称”进入节点详情页。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应用模块 > 模块管理”页签,单击左上角“部
边缘应用管理:IoT边缘节点的云端管理界面,支持容器、进程应用一键部署、升级、卸载等。 边缘数据采集:在分配的边缘节点上部署数采应用,通过数采配置,下发至边缘节点执行数据采集。 边缘数据转发:路由转发配置下发至分配的边缘节点上执行,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转发。 图1 总览 父主题: 从这里开始
本实验将指导您搭建一个基于IoT边缘服务的边缘节点,并在边缘节点上进行容器应用镜像插件部署,将用户自定义的容器镜像部署到边缘节点上,并实现节点上应用之间的数据流转。 通过本实验,您将能够: 了解并掌握IoT边缘服务的功能特点与使用方法。 掌握通过IoTEdge云服务将自定义容器镜像部署到边缘节点的方法。
每个账户支持创建边缘节点数 100个 单个边缘节点可连接设备数 1000个 单个边缘节点每秒钟设备消息数 100TPS 单个边缘节点设备数据缓存保留天数 14天 单个边缘节点设备数据缓存最大容量 64GB 单个MQTT设备支持的连接数 1个 单个设备消息最大字节数 1MB 应用管理 单个边缘节点支持添加应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