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应用拓扑自动发现:通过对RPC调用信息进行动态分析、智能计算,自动生成分布式应用间拓扑关系。 调用链的自动跟踪:多个应用接入APM后,自动针对某一些请求进行采样,采集单个请求的服务之间调用关系以及中间调用的健康情况,实现全局调用链路的自动跟踪。 常用诊断场景的指标下钻分析:根据应用响应时间、请求数、错误率等指标下钻
POST:在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后附加新的数据。 PUT:请求服务器存储一个资源,并用Request-URI作为其标识。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PATCH:请求服务器更新资源的部分内容,当资源不存在的时候,PATCH可能会去创建一个新的资源。
x标准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将对应用响应时间的表现,转为用户对于应用性能的可量化范围为0-1的满意度评价。 Apdex的原理 Apdex定义了应用响应时间的最优门槛为T(即Apdex阈值,T由性能评估人员根据预期性能要求确定),然后根据应用响应时间结合T定义了三种不同的性能表现: S
概述 APM探针通过字节码增强技术进行调用埋点,运行在应用所在的服务器上,实时采集应用性能相关的数据。 安装APM 探针是使用APM服务的前提,详细操作参见为JAVA应用手工安装Agent。 APM支持对租户使用的探针数量进行统计,详细操作参见用量统计。 父主题: 探针管理
版本更新说明 版本号 更新说明 2.0.5 新增uid和tag字段,与setUid和setTag方法。 2.0.4 修复SDK中覆盖了小程序原函数作用域的问题。 2.0.1 添加README帮助文档。 2.0.0 小程序探针上线。 前置条件 将APM上报地址“https://apm-web.cn-north-4
版本更新说明 版本号 更新说明 2.0.5 新增uid和tag字段,与setUid和setTag方法。 2.0.4 修复SDK中覆盖了小程序原函数作用域的问题。 2.0.1 添加README帮助文档。 2.0.0 小程序探针上线。 前置条件 将APM上报地址“https://apm-web.cn-north-4
版本更新说明 版本号 更新说明 2.0.5 新增uid和tag字段,与setUid和setTag方法。 2.0.4 修复SDK中覆盖了小程序原函数作用域的问题。 2.0.1 添加README帮助文档。 2.0.0 小程序探针上线。 前置条件 将APM上报地址“https://apm-web.cn-north-4
如果拓扑图只有灰圈圈需确认是否为基础版,如果是基础版需要切换版本至企业版、专业版,或单击免费体验。 查询时间段是否有实际调用,用户只有在该时间段调用才会生成调用关系,且调用后2~3分钟后,数据才会采集上来,并且需确认浏览器(Windows)和ECS时间是否一致。 用户需排查应用使用是否在支持的范围内,例如:操作系统、Java类型。
否 true API自动上报开关。 API自动上报:用于查看API详情和统计API成功率。 thirdApi 否 true 三方API上报开关。 三方API上报:上报CrossOrigin第三方接口信息。 hashMode 否 true hashMode自动解析开关。 hashM
8.2.0 64bit 8.8.0 64bit 9.0.0 64bit 对于Linux x86_64服务器,ICAgent支持上表中所有的操作系统及版本。 对于Linux ARM服务器,CentOS操作系统仅支持7.4 及其以上版本,上表所列的其他操作系统对应版本均支持。 APM支持的JAVA类型
反馈页面的使用情况,我们能否第一时间复现用户的使用场景;能否知晓用户遇到的详细报错信息而快速修复。 业务实现 APM提供应用体验管理能力,实时分析应用事务从用户请求、服务器到数据库,再到服务器、用户请求的完整过程,采用Apdex(应用性能指数)自动化打分,实时感知用户对应用的满意
导致流失大量用户,如果用户反馈页面的使用情况,APM能否第一时间复现用户的使用场景;能否知晓用户遇到的详细报错信息而快速修复。 业务实现 APM提供应用体验管理能力,实时分析应用事务从用户请求、服务器到数据库,再到服务器、用户请求的完整过程,实时感知用户对应用的满意度,帮助您全面
单击“全部展开”按钮,展示所选实例一段时间的全部调用关系。 单击“重置布局”按钮,恢复到初始拓扑图。 单击刷新时间选择按钮,选择刷新方式和自动刷新的时间,默认“手动刷新”。当前支持“1分钟 自动刷新”、“5分钟 自动刷新”、“15分钟 自动刷新”。 图4 选择刷新方式 单击时间维度选择按钮,默认“近20分钟”。
按钮变成蓝色,仅展示组件之间的调用。 图3 组件之间调用关系 单击刷新时间选择按钮,选择刷新方式和自动刷新的时间,默认“手动刷新”。当前支持“1分钟 自动刷新”、“5分钟 自动刷新”、“15分钟 自动刷新”。 图4 选择刷新方式 单击时间维度选择按钮,默认“近20分钟”。 当前支持“近20分钟
消息处理方法调用次数。 平均响应时间(ms) 平均响应时间(ms)。 错误次数 消息处理错误次数。 最慢调用(ms) 最大响应时间。 创建连接数 创建连接数。 关闭连接数 关闭连接数。 关闭原因 连接关闭的原因。 流量(M) 流量。 0-10ms 响应时间在0-10ms范围请求数。 10-100ms
访问页面的地址。 请求来源 发起请求的来源。 加载时间 页面加载时间。 FCP首屏时间 用户打开一个网站时,直到浏览器首页面内容渲染完成的时间。 FP白屏时间 用户单击一个链接或打开浏览器输入URL地址后,到浏览器开始显示内容的时间。 TTI交互时间 页面从开始加载到主要子资源完成渲染,并
idleClosedCount 因闲置过久被关闭次数 因闲置过久被关闭次数 - INT SUM lifeClosedCount 因存活超过限定时长被关闭次数 因存活超过限定时长被关闭次数 - INT SUM errorClosedCount 因错误被关闭次数 因错误被关闭次数 - INT SUM staleClosedCount
到埋码的代码时会自动引入SDK并自动埋点。请注意,埋码的代码中appId不能为空。 表2 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是否必填 默认值 描述 appId 是 - 前端站点ID,每个站点有自己的appId。 apiRepo 否 true API自动上报开关。 API自动上报:用于查看API详情和统计API成功率。
Agent采集的数据必须跟采集器的指标集的数据模型定义对应,服务器端才会得到处理。 每一种语言和框架的Agent都定义自己的采集器。 采集器被加到某个环境之后,就被实例化成监控项,这种添加过程一般是自动化的。APM Agent会自动发现应用用到的采集插件,自动将采集器加到环境上形成监控项。比如某个j
closeSessionCount 关闭连接数 关闭连接数 - INT SUM closeReason 关闭原因 连接关闭的原因 - STRING LAST maxTime 最大响应时间 最大响应时间 - INT MAX totalTime 总响应时间 总响应时间 - INT SUM ran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