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备份迁移提供了多种任务状态,以便区分不同阶段的迁移任务。 数据备份迁移任务的状态和说明,请参见表1。 表1 备份迁移任务状态和说明 状态 说明 恢复中 正在进行备份文件到目标数据库的迁移任务。 成功 备份文件到目标数据库的迁移任务执行成功。 失败 备份文件到目标数据库的迁移任务执行失败。 预检查失败
注意事项 为保证任务的正常运行,DRS提供了自动化的检查方法,在您启动DRS任务前,会针对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的相关配置、条件进行检查。主要的检查项和对应的处理建议请参考预检查项。除了预检查项目之外,您还需要注意的事情参见表4。 表4 注意事项 类型名称 使用和操作限制 源数据库限制 不支持选择源数据库的空库进行同步。
pg_authid的select权限(用于同步用户的密码)。 数据库的CONNECT权限,模式的USAGE权限,表的SELECT权限,序列的SELECT权限,系统表pg_catalog.pg_authid的SELECT权限(用于同步用户的密码),无主键表的UPDATE、DELETE和TRUN
不支持系统库的迁移以及事件状态的迁移。 不支持宽松模式可以写入但严格模式下无法写入的非标浮点类型的数据的迁移,这种非标浮点类型数据可能会有无法命中的风险导致数据迁移失败。 全量和增量迁移不支持隐藏列(INVISIBLE),隐藏列是MySQL 8.0.23开始支持的特性,例如: CREATE
上云操作 本章节通过购买TaurusDB实例、创建DRS迁移任务,将自建MySQL服务器的数据迁移到TaurusDB实例。 创建TaurusDB实例 创建DRS迁移任务 确认数据迁移结果 父主题: 实施步骤
DDM为源链路源库分片数量和信息怎么填写 DRS支持DDM为源的迁移和同步,在创建任务时,需要先按照源端DDM绑定的RDS实例个数选择分片数量,以实时同步为例,如图1。例如源端DDM有两个DN节点,挂载的RDS for MySQL实例1和实例2,则“源端实例数据库实例个数”设置为
上述弹性公网IP连通。 以上讲述的是精细配置白名单的方法,还有一种简单设置白名单的方法,在安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源数据库MySQL实例的网络白名单设置为0.0.0.0/0,代表允许任何IP地址访问该实例。 上述的网络白名单是为了进行数据迁移设置的,迁移结束后可以删除。 目标数据库安全规则设置:
GaussDB 数据库和应用迁移 UGO 数据复制服务 DRS 数据管理服务 DAS 使用说明 本实践的资源规划仅作为演示,实际业务场景资源以用户实际需求为准。 本实践端到端的数据为测试数据,仅供参考。 全量同步可以实现数据迁移;增量同步可以实现实时同步源端和目标端两个库之间的数据。 前提条件
断时间和业务影响最小化,实现数据库平滑迁移上云,支持全部数据库对象的迁移。 图1 实时迁移 支持的数据库类型 目前,DRS实时迁移支持的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类型,如下表所示。 表1 迁移方案 源数据库类型 目标数据库类型 迁移类型 相关文档 本地自建MySQL数据库 ECS自建MySQL数据库
安全性是华为云与您的共同责任,如图1所示。 华为云:负责云服务自身的安全,提供安全的云。华为云的安全责任在于保障其所提供的 IaaS、PaaS 和 SaaS 类云服务自身的安全,涵盖华为云数据中心的物理环境设施和运行其上的基础服务、平台服务、应用服务等。这不仅包括华为云基础设施和各项云服务技术的安全功能和性能本
由于一些不可控原因,实时灾备在同时操作双边数据时,存在一定的数据不一致的可能性,本章节主要介绍常见的数据异常场景。以下场景均以dr1、dr2库进行示例。 场景一:双主灾备,双边同时操作同一行操作,导致多数据 初始数据如下图所示(seqno为主键,column1为非主键)。 图1 dr1、dr2库初始数据 双方数据库同时分别执行如下操作:
源数据库 数据库的CONNECT权限,模式的USAGE权限,表的SELECT权限,序列的SELECT权限,系统表pg_catalog.pg_authid的select权限(用于同步用户的密码)。 数据库的CONNECT权限,模式的USAGE权限,表的SELECT权限,序列的SELECT权限,系统表pg_catalog
释放执行同步任务所使用的同步实例和资源。 结束任务中 正在释放同步任务所使用的同步实例和资源。 结束任务失败 释放同步任务所使用的同步实例和资源失败。 已结束 释放同步任务所占同步实例成功。 对于创建失败的任务,DRS默认保留3天,超过3天将会自动结束任务。 对于未启动、状态为配置中的任务,D
)、“同步模式”,选择“规格类型”和“可用区”,选填“标签”。 图1 同步实例信息 单击“开始创建”。 配置源库及目标库信息。 填写源库的IP、端口、用户、密码等信息。 填写完成后,需要单击“测试连接”,测试连接信息是否正确。 填写目标库的账户和密码。 填写完成后,需要单击“测试连接”,测试连接信息是否正确。
本页面内容仅做确认,无法修改,确认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数据加工。 在该页面可以对迁移的表进行加工。包括选择迁移的列,重新命名迁移后的列名,本次实践将“c1”重新命名为“new-line”。 选择需要加工的表。 编辑“c1”列。 将“c1”重新命名为“new-line”,单击“确定”。 单击“下一步”。
CTS”,进入云审计服务信息页面。 单击左侧导航树的“事件列表”,进入事件列表信息页面。 事件列表支持通过高级搜索来查询对应的操作事件,详细信息如下: 时间范围:可在页面右上角选择查询最近1小时、最近1天、最近1周及自定义时间段的操作事件。 事件类型、事件来源、资源类型和筛选类型:在下拉框中选择查询条件。
CTS”,进入云审计服务信息页面。 单击左侧导航树的“事件列表”,进入事件列表信息页面。 事件列表支持通过高级搜索来查询对应的操作事件,详细信息如下: 时间范围:可在页面右上角选择查询最近1小时、最近1天、最近1周及自定义时间段的操作事件。 事件类型、事件来源、资源类型和筛选类型:在下拉框中选择查询条件。
CTS”,进入云审计服务信息页面。 单击左侧导航树的“事件列表”,进入事件列表信息页面。 事件列表支持通过高级搜索来查询对应的操作事件,详细信息如下: 时间范围:可在页面右上角选择查询最近1小时、最近1天、最近1周及自定义时间段的操作事件。 事件类型、事件来源、资源类型和筛选类型:在下拉框中选择查询条件。
Redis迁移场景填写,连接源端Redis集群的子任务个数,输入值在1到16之间,且输入值不能大于源端Redis集群的分片个数,请根据源端Redis集群的规模合理选择。建议集群的每4个分片设置1个源端分片个数,即每1个子任务连接源端集群的4个分片。 最小值:1 最大值:16 缺省值:0 表12
Redis迁移场景填写,连接源端Redis集群的子任务个数,输入值在1到16之间,且输入值不能大于源端Redis集群的分片个数,请根据源端Redis集群的规模合理选择。建议集群的每4个分片设置1个源端分片个数,即每1个子任务连接源端集群的4个分片。 最小值:1 最大值:16 缺省值:0 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