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连接状态显示已连接,但云上与云下的主机网络仍不通? 可能原因:IDC侧VXLAN隧道未配置或配置错误。 解决方法: 登录云下IDC交换机,排查IDC交换机隧道相关配置。排查可参考远端隧道网关配置方法。
和远端VXLAN交换机之间的二层网络通信。 创建二层连接时,需要配置以下信息: 配置主接口IP/备接口IP,支持自动生成或手动配置,该接口用来连接本端二层连接子网Subnet-layer-L01和企业交换机。 配置远端隧道IP(200.51.51.100)和隧道号(10001),
应用场景 某公司希望将云下IDC的部分业务迁移上云,在IDC内,业务主机采用集群部署,组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 迁移上云过程中,该公司有以下诉求: 按主机粒度迁移上云,迁移中不能中断业务。 由于IDC内主机访问配置文件中记录的不是域名地址,而是真实的IP地址,迁移上云不改变原有主机IP地址。
使用CES服务监控ESW网络指标 ESW支持的监控指标 查看ESW的监控指标 创建告警规则 配置监控数据存储至OBS
在云下IDC侧的隧道交换机上配置VXLAN隧道。 本文中子网Subnet D作为配置在交换机上的隧道网段,配置信息如下: 源地址:为云下隧道IP(200.51.51.100)。 目的地址:为云上隧道IP(192.168.0.98)。 隧道号:5530 配置线下交换机存在两种主要场景
常见问题 了解更多常见问题、案例和解决方案 热门案例 哪些用户侧交换机可以与华为云企业交换机做对接? 为什么二层连接配置完成后状态一直显示未连接? 企业交换机支持与其他云配置二层网络通信吗? 二层连接状态显示已连接,但云上与云下的主机网络仍不通? 如何排查带宽超过限制? 静态BGP、全动态BGP、优选BGP之间有何区别?
C的安全策略等,不支持使用ESW。 通常,服务器端会通过ARP学习确定回复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但是某些主机或硬件设备(如F5负载均衡器)配置了原路径返回能力,回复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取自请求报文的源MAC地址,当通过ESW实现云上云下三层访问场景时,可能会出现网络不通问题,请提前排查。
情。 如何选择可用区? 是否将资源放在同一可用区内,主要取决于您对容灾能力和网络时延的要求。 如果您的应用需要较高的容灾能力,建议您将资源部署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可用区内。 如果您的应用要求实例之间的网络延时较低,则建议您将资源创建在同一可用区内。 区域和终端节点 当您通过API使用
并给用户组授予角色,才能使得用户组中的用户获得对应的权限,这一过程称为授权。授权后,用户就可以基于被授予的权限对云服务进行操作。 ESW部署时通过物理区域划分,为项目级服务。授权时,“作用范围”需要选择“区域级项目”,然后在指定区域(如华北-北京1)对应的项目(cn-north
您即将访问非华为云网站,请注意账号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