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总数据量大于内存 部分数据可以缓存进内存,部分数据需要访问DFV存储池。 测试步骤 以4U*3节点数据库实例为例: 1.首先进行总数据量小于内存大小场景下的写入,读取,以及同时写入和读取操作,并记录各操作的QPS、Avg Latency、P99 Latency。各个workload模型的性能指标的方法如下所示:
您可以在管理控制台右上角,选择“工单 > 新建工单”,请联系客服处理。 进行数据迁移。 启动迁移命令: ./redis-shake.linux -conf=redis-shake.conf -type=restore 由于数据源为RDB文件,因此使用restore模式。 迁移结束后停止进程。
调试 您可以在API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 URI URI格式 GET https://{Endpoint}/v3/{project_id}/configurations URI样例 https://gaussdb-nosql.cn-north-4.myhuaweicloud
用户指南 权限管理 购买实例 连接实例 实例生命周期管理 变更实例 数据迁移 数据库命令 冷热分离 证书管理 数据备份 数据恢复 数据导出设置 参数模板管理 日志管理 监控与告警 CTS审计 GeminiDB Influx标签管理 GeminiDB Influx用户资源配额
您可以在管理控制台右上角,选择“工单 > 新建工单”,联系客服进行处理。 进行数据迁移。 启动迁移命令: ./redis-shake.linux -conf=redis-shake.conf -type=sync 执行日志中出现如下信息,代表全量数据同步完成,进入增量同步阶段。 sync
您可以在管理控制台右上角,选择“工单 > 新建工单”,请联系客服处理。 进行数据迁移。 启动迁移命令: ./redis-shake.linux -conf=redis-shake.conf -type=restore 由于数据源为RDB文件,因此使用restore模式。 迁移结束后停止进程。
代码功能,降低您使用SDK的难度,推荐使用。 SDK列表 表1提供了云数据库 GeminiDB支持的SDK列表,您可以在代码仓库查看SDK更新历史、获取安装包以及查看指导文档。 表1 SDK列表 编程语言 Github地址 参考文档 Java huaweicloud-sdk-java-v3
登录弹性云服务器,具体操作请参见《弹性云服务器快速入门》中“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安装.Net。Windows主机前往进入.NET官网下载,Linux主机需要安装 .NET Core 的密钥和存储库,再安装.Net运行时和SDK: sudo rpm -Uvh https://packages
DynamoDB,用户可以在不改造业务代码的情况下,平滑地迁移至GeminiDB。 产品架构 兼容DynamoDB API的适配服务内嵌在GeminiDB Cassandra内核服务中,对外提供DynamoDB格式的HTTPS服务。同时还能保持原有的CQL协议,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查询回收策略。 URI GET https://{Endpoint}/v3/{project_id}/instances/recycle-policy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用户在某一region下的project ID。获取方法请参见获取项目ID。
示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https://{Endpoint}/v3/{project_id}/configuration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租户在某一region下的project ID。获取方法请参见获取项目ID。
示例调试功能。 URI GET https://{Endpoint}/v3.1/{project_id}/configuration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租户在某一region下的project ID。获取方法请参见获取项目ID。
测试模型 业务模型 负载描述 _read95_update5 读95%,更新5%。 _update50_read50 更新50%,读50%。 _read65_update25_insert10 读65%,更新25%,写10%。 _insert90_read10 写90%,读10%。
例调试功能。 URI GET https://{Endpoint}/v3/{project_id}/recycle-instance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租户在某一region下的project ID。获取方法请参见获取项目ID。
项目ID可以通过调用查询指定条件下的项目列表API获取。 获取项目ID的接口为“GET https://{Endpoint}/v3/projects”,其中{Endpoint}为IAM的终端节点,可以从地区和终端节点获取。接口的认证鉴权请参见认证鉴权。 响应示例如下,其中projects下的“id”即为项目ID。
为保护GeminiDB Redis实例的正常运行,在存储空间即将被写满的时候,数据库会被设置成只读状态,该状态下只支持数据的读取,不支持写入和更新,可以通过扩容存储容量来解除该状态,重新获得写入和更新的能力。 表1 实例设置只读状态说明 存储容量 说明 小于600GB 存储容量使用率达到97%时,实例状态被设置为只读。
PyMongo包 Python语言通过PyMongo来为GeminiDB Mongo数据库提供统一访问接口,应用程序可基于PyMongo进行数据操作,PyMongo支持SSL连接,PyMongo内部通过连接池的方式支持多线程应用。 PyMongo的安装方式官方指南。 父主题: 基于Python连接实例
性能测试数据 不同测试模型下,不同规格且预置相当数据量,测试的OPS*数据(表格中黑色字体),详见表1 测试数据中加粗内容。 表1 测试数据 节点规格 4U16GB 8U32GB 16U64GB 32U128GB 客户端并发数 32 64 128 256 预置数据量 50GB 100GB
连接点,业务连接集群时第一次连接的节点IP,可配置多个 .build(); 设置集群配置。 必须要指定的选项是指定连接点(ContactPoint),一般情况下建议配置三个连接点IP,这样当其中一个无法连接时,还可以尝试其他的连接点。 可以配置的配置项有: AuthProvider:认证方式 Loa
引字段进行查询。 规则3:避免对索引字段频繁更新。 规则4:不建议重复值过多表列建立索引,比如表有一亿条数据,某一列的数据都是一样的或者少数几种,这种情况不建议在该列建索引列。 规则5:counter列不能进行索引。 规则6:频繁更新或者删除的列,不建议在该列建索引列。 规则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