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连接云下的多台服务器需要购买几个连接? VPN属于IPsec VPN,它是用于打通云上VPC和用户侧数据中心子网的VPN,所以购买VPN连接的个数与服务器的数量无关,而与这些服务器所在的数据中心数量有关。 一个VPN网关支持绑定两个EIP和用户侧网关进行通信: 如果用户侧数据中心
可以通过查询企业路由列表查看ER实例的ID。 vpc_id String 否 功能说明: 当attachment_type为vpc时,vpc_id是VPN网关关联的业务VPC的ID。 当attachment_type为er时,vpc_id是VPN网关的接入VPC的ID,此时可以使用任意VPC的ID。 约束:36位UUID。
如何通过安全组控制使VPN不能访问VPC上的部分虚拟机,实现安全隔离? 如果用户需要控制VPN站点只能访问VPC的部分网段或者部分主机,可以通过安全组进行控制。 配置示例:不允许客户侧的子网192.168.1.0/24访问VPC内子网10.1.0.0/24下的ECS。 配置方法: 创建两个安全组:安全组1和安全组2。
支持多种连接模式:一个网关支持配置策略、静态路由和BGP路由多种连接模式,满足不同对端网关的接入需要。 支持分支互访:支持云上VPN网关作为VPN Hub,云下站点通过VPN Hub实现分支互访。 即开即用:部署快速,实时生效,在用户数据中心的VPN设备进行简单配置即可完成对接。 关联企业路由器(Enterprise
VPN是打通的点到点的网络,实现两点之间的私网互访,不能打通点到端的网络。 适用典型场景: 不同region之间创建VPN,实现跨region的VPC间网络互访。 与其他公有云创建VPN,如与阿里云的VPC间网络互访。 与客户IDC机房打通VPN,实现线上VPC与线下的IDC网络互访。
功能说明:EIP的带宽ID。 格式:36位UUID。 bandwidth_size Integer 功能说明:EIP的带宽大小,单位:Mbit/s。每个region能够提供的EIP最大带宽不同,EIP的最大带宽受限于EIP服务,可以使用工单来提高帐户下的EIP的最大带宽。 取值范
在管理控制台左上角单击图标,选择区域和项目。 在页面左上角单击图标,选择“网络 > 虚拟专用网络VPN”。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虚拟专用网络 > 企业版-VPN网关”。 单击“终端入云VPN网关”进入“终端入云VPN网关”页面,单击目标VPN网关操作列的“查看服务端”。 基本信息:可查
在IDC侧的网络设备上,配置网络参数。 由于组网为DC和VPN的双链路互备,因此配置路由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DC和VPN的路由类型保持一致,构造双链路互备需要配置为BGP路由。 配置DC和VPN路由的主备优先级,确保DC的优先级高于VPN。 DC和VPN网络链路的断连感知时间建议和云上网络保持一致。
SSL VPN SSL VPN是一种基于SSL协议的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允许远程用户通过加密的方式安全地访问企业内部网络资源。 父主题: 基本概念
IKEv1协议是一个混合型协议,其自身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安全及性能上的缺陷,已经成为目前实现的IPsec系统的瓶颈。 IKEv2协议保留了IKEv1的基本功能,并针对IKEv1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同时兼顾简洁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健壮性的需要,整合了IKEv1的相关文档,由RFC4
IKEv1协议是一个混合型协议,其自身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安全及性能上的缺陷,已经成为目前实现的IPsec系统的瓶颈。 IKEv2协议保留了IKEv1的基本功能,并针对IKEv1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同时兼顾简洁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健壮性的需要,整合了IKEv1的相关文档,由RFC4
站点入云VPN是基于IKE/IPsec协议族,提供IP层安全的隧道技术,为IP数据包提供机密性和完整性,避免用户数据在不安全网络(如Internet)上被窃取、泄漏和篡改。 用户在创建站点入云VPN连接时,可以在策略配置中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认证算法的配置。 站点入云VPN推荐使用的算法根据安全性从高到低排序如表
IKEv1协议是一个混合型协议,其自身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安全及性能上的缺陷,已经成为目前实现的IPsec系统的瓶颈。 IKEv2协议保留了IKEv1的基本功能,并针对IKEv1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同时兼顾简洁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健壮性的需要,整合了IKEv1的相关文档,由RFC4
IKEv1协议是一个混合型协议,其自身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安全及性能上的缺陷,已经成为目前实现的IPsec系统的瓶颈。 IKEv2协议保留了IKEv1的基本功能,并针对IKEv1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同时兼顾简洁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健壮性的需要,整合了IKEv1的相关文档,由RFC4
告警。发送通知的对象选择消息通知服务的主题,其它配置项默认。 创建VPN连接状态告警规则。 创建过程与带宽类同。资源类型选择虚拟专用网络,监控范围指定资源为特定的VPN连接,选择类型自定义创建,告警策略选择连接状态小于1时进行告警。发送通知的对象选择消息通知服务的主题,其它配置项默认。
VPN网关:虚拟专用网络在云上的虚拟网关,与用户本地网络、数据中心的对端网关建立安全私有连接。 对端网关:用户数据中心的VPN设备或软件应用程序。控制台上创建的对端网关是云上虚拟对象,用于记录用户数据中心实体设备的配置信息。 VPN连接:VPN网关和对端网关之间的安全通道,使用IKE和IPsec协议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
参考标准和协议 与VPN相关的参考标准与协议如下: RFC 2403: The Use of HMAC-MD5-96 within ESP and AH RFC 2404: The Use of HMAC-SHA-1-96 within ESP and AH RFC 2409: The
持配置的非固定IP接入、固定IP接入的VPN连接组数量合计最多为100个。 不支持修改。 每VPN网关支持配置的本地子网数量 50 不支持修改。 不同款型网关支持接收的BGP路由数量 100 基础型和国密型网关支持接收的BGP路由数量最多为100。 专业型1网关支持接收的BGP路由数量最多为200。
VPN支持标准IPsec协议,用户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确认用户侧数据中心的设备能否与云进行对接: 设备是否具备IPsec功能和授权:请查询设备的特性列表获取是否支持IPsec VPN。 关于组网结构,要求用户侧数据中心有固定的公网IP或者经过NAT映射后的固定公网IP(即NAT穿越,VPN设备在NAT网关后部署)也可以。
VPN支持标准IPsec协议,用户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确认用户侧数据中心的设备能否与云进行对接: 设备是否具备IPsec功能和授权:请查询设备的特性列表获取是否支持IPsec VPN。 关于组网结构,要求用户侧数据中心有固定的公网IP或者经过NAT映射后的固定公网IP(即NAT穿越,VPN设备在NAT网关后部署)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