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审视和修改表定义概述 好的表定义至少需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减少扫描数据量。通过分区的剪枝机制可以实现该点。 尽量减少随机I/O。通过聚簇可以实现该点。 表定义在数据库设计阶段创建,在SQL调优过程中进行审视和修改。 父主题: 审视和修改表定义
通用标识符函数 sys_guid() 描述:产生并返回一个全局唯一的标识符,由16个字节组成,生成的标识符有当前机器IP,生成时间戳,随机数生成一个全局唯一的uuid。 参数:无。 返回值类型:raw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gaussdb=# SET a_f
strongAlgorithms=NativePRNGNonBlocking:SUN 方法2的本质是在获取强随机数时,使用伪随机数代替,减少需要消耗的熵值。会影响客户端所有使用该jdk的应用,在获取强随机数时会使用伪随机数代替。 父主题: 常见问题处理
strongAlgorithms=NativePRNGNonBlocking:SUN 方法2的本质是在获取强随机数时,使用伪随机数代替,减少需要消耗的熵值。会影响客户端所有使用该jdk的应用,在获取强随机数时会使用伪随机数代替。 父主题: 常见问题处理
strongAlgorithms=NativePRNGNonBlocking:SUN 方法2的本质是在获取强随机数时,使用伪随机数代替,减少需要消耗的熵值。会影响客户端所有使用该jdk的应用,在获取强随机数时会使用伪随机数代替。 父主题: 常见问题处理
strongAlgorithms=NativePRNGNonBlocking:SUN 方法2的本质是在获取强随机数时,使用伪随机数代替,减少需要消耗的熵值。会影响客户端所有使用该jdk的应用,在获取强随机数时会使用伪随机数代替。 父主题: 常见问题处理
strongAlgorithms=NativePRNGNonBlocking:SUN 方法2的本质是在获取强随机数时,使用伪随机数代替,减少需要消耗的熵值。会影响客户端所有使用该jdk的应用,在获取强随机数时会使用伪随机数代替。 父主题: 常见问题处理
参数 表1 数据库连接参数 参数 描述 url gsjdbc4.jar数据库连接描述符。格式如下: jdbc:postgresql:database jdbc:postgresql://host/database(端口值缺省会使用默认端口) jdbc:postgresql://host:port/database
类型,数字类型,根据expression进行计算哈希值。seed:可选参数,一个int8值,可以对同一个输入值返回不同的结果, 用于计算带随机数的hash值。 返回类型:int8类型的哈希值。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总体上讲,良好的表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减少需要扫描的数据量。通过分区表的剪枝机制可以大幅减少数据的扫描量。 尽量减少随机I/O。通过聚簇可以实现热数据的连续存储,将随机I/O转换为连续I/O,从而减少扫描的I/O代价。 选择分区方案 当表中的数据量很大时,应当对表进行分区,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设置为shufflen表示开启JDBC在指定节点上优先随机负载均衡功能,将应用程序的多个连接首先随机均衡到url上配置的前n个中可用的CN数据库节点。当url上配置前n个节点全部不可用时,连接会随机分配到数据库集群中其他可用CN数据库节点。n为数字,不小于0,且小于等于url上配置的CN数量。
min 指定随机数大小的下边界,生成的随机数大于或等于min。 max 指定随机数大小的上边界,生成的随机数小于max。 实际上,只要求这里的参数类型是NUMERIC即可,对于左右边界的大小并没有要求。 DBE_RANDOM实现的是伪随机,所以若使用的初值(种子)不变,那么伪随机数的数序也不变,使用时需要注意。
min 指定随机数大小的下边界,生成的随机数大于或等于min。 max 指定随机数大小的上边界,生成的随机数小于max。 实际上,只要求这里的参数类型是NUMERIC即可,对于左右边界的大小并没有要求。 DBE_RANDOM实现的是伪随机,所以若使用的初值(种子)不变,那么伪随机数的数序也不变,使用时需要注意。
min 指定随机数大小的下边界,生成的随机数大于或等于min。 max 指定随机数大小的上边界,生成的随机数小于max。 实际上,只要求这里的参数类型是NUMERIC即可,对于左右边界的大小并没有要求。 DBE_RANDOM实现的是伪随机,所以若使用的初值(种子)不变,那么伪随机数的数序也不变,使用时需要注意。
总体上讲,良好的表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减少需要扫描的数据量。通过分区表的剪枝机制可以大幅减少数据的扫描量。 尽量减少随机I/O。通过聚簇可以实现热数据的连续存储,将随机I/O转换为连续I/O,从而减少扫描的I/O代价。 选择分区方案 当表中的数据量很大时,应当对表进行分区,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min 指定随机数大小的下边界,生成的随机数大于或等于min。 max 指定随机数大小的上边界,生成的随机数小于max。 实际上,只要求这里的参数类型是NUMERIC即可,对于左右边界的大小并没有要求。 DBE_RANDOM实现的是伪随机,所以若使用的初值(种子)不变,那么伪随机数的数序也不变,使用时需要注意。
min 指定随机数大小的下边界,生成的随机数大于或等于min。 max 指定随机数大小的上边界,生成的随机数小于max。 实际上,只要求这里的参数类型是NUMERIC即可,对于左右边界的大小并没有要求。 DBE_RANDOM实现的是伪随机,所以若使用的初值(种子)不变,那么伪随机数的数序也不变,使用时需要注意。
130.28,10.145.130.29 #数据库Server IP。 Database=db1 #数据库名称。 Username=omm #数据库用户名。 Password= #数据库用户密码。 Port=8000 #数据库侦听端口。 Sslmode=allow AutoBalance=1
以查看已经转储的慢查询信息,本版本中已废弃。 表1 GS_SLOW_QUERY_INFO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dbname text 数据库名称。 schemaname text schema名称。 nodename text 节点名称。 username text 用户名。 queryid
JDBC类型索引 ORA/MYSQL oid java.lang.Long java.sql.Types.BIGINT ORA/MYSQL numeric java.math.BigDecimal java.sql.Types.NUMERIC ORA/MYSQL tinyint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