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步骤3:生成策略 生成策略和基本配置、框架配置一样,需要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勾选配置,不同的配置会呈现不同的效果。 API设置。 图1 API设置 Json序列化 小驼峰:序列化后的json属性名,采用驼峰格式。 下划线:序列化后的json属性名,采用下划线连接单词。 标准响应体:返回的响应体是否使用标准样式。
应用层 数据访问层 代码生成 x √ x 仅在应用层生成代码。 x x √ 仅在数据访问层生成代码。 √ √ x 在接口层和应用层生成代码。 x √ √ 在应用层和数据访问层生成代码。 √ √ √ 在接口层、应用层和数据访问层皆生成代码。 图3 设置代码生成层 设置完成后,单击“保存”。
如何为对象添加固定字段 使用说明 在AstroPro中,每个业务对象默认只有一个“id”固定字段。除此之外,您还可以为其添加creator、createTime、modifyTime和description四个固定字段。 添加固定字段 在业务设计页面,选中某个业务对象。 单击BO
样式设置完成后,设计器会自动完成以下动作。 如果当前样式在选择器中没有选中任何一个类名或者ID,会自动生成随机类名。 将在样式面板设置完成的样式写入类名规则中。 图9 样式写入到类名样式 将样式选择器自动生成或者选中的类名绑定到当前组件属性中。 图10 属性设置面板 父主题: 配置样式设置
步骤5:生成服务代码 根据配置的业务模型生成该服务的基本代码。代码生成后,会提供一个压缩包,供您使用。关于压缩包中代码的详细介绍,请参见服务开发框架详解。 在服务依赖页面,单击“创建”。 图1 创建服务 输入变更日志描述信息,单击“创建”。 系统开始创建服务,并生成该服务的基本代
义,并且开启Redis缓存。 数据库设置。 图2 设置数据库 数据库:选择数据库的类型,支持MySQL和PostgreSQL。 分库策略:选择数据的分片算法。参考架构选择“数据库分库+分布式缓存”时,需要设置。 MOD:直接使用分片数取模,余数为分片编号(从0开始编号)。适用整数类型的字段。
生成业务代码 使用说明 页面设计完成后,您可以根据配置生成应用的基本代码。代码生成后,会下载至本地,供您使用。 操作步骤 参考登录AstroPro界面中操作,登录AstroPro界面。 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前端开发平台 > 前端应用”。 选择待操作应用,单击模块内的“开发应用”,进入设计器。
EA ,配置对应的环境变量,确保本地开发环境可用。 使用说明 配置文件里的密钥,建议自行加密存储并实现解密逻辑。 输入的密钥,建议按全随机数生成,长度32字节以上。 敏感数据加密 DevSporeSecurity集成Jasypt加解密组件,实现配置文件敏感数据自动加解密。 pom文件中添加如下依赖。
如何自定义DTO 使用说明 自定义DTO相当于数据传输对象,主要用于自定义API时添加参数或返回体。 自定义DTO 在业务设计页面,单击“自定义DTO”。 图1 自定义DTO 单击“新增”,添加一个自定义DTO。 图2 自定义一个Dto1 在自定义API的参数或返回体中,使用自定义DTO。
如何为对象添加枚举字段 使用说明 AstroPro的对象中仅提供了常用的字段类型(简单类型、数组类型),对于某些特殊的字段类型,如枚举类型(例如性别,男、女),此时可以通过添加枚举字段来实现。 图1 查看字段类型 添加枚举字段 在业务设计页面,单击“枚举字段”。 在编辑枚举字段页面,单击,输入枚举名称(如Sex)。
生成服务代码 使用说明 根据配置的业务模型,生成服务的基本代码。代码生成后,会提供一个压缩包,供您使用。关于代码结构的详细介绍,请参见服务开发框架详解。 操作步骤 参考编辑服务中操作,完成业务模型的配置。 在服务依赖中,单击“创建”。 输入变更日志描述信息,单击“创建”。 系统开始创建服务,并生成该服务的代码。
#此处配置的是重试间隔策略,可选值(Exponential/Randomized) randomized-wait-factor: 0.5 #随机策略随机因子(选择随机策略生效:基础间隔500,每次间隔为:500-500*0.5~500+500*0.5) exponentia
如何定义脱敏规则 使用说明 当对象字段中存在某些敏感信息时,可通过定义脱敏规则来进行脱敏处理。 定义脱敏规则 在业务设计页面,单击“脱敏规则”。 图1 选择脱敏规则 单击“新增”,添加一个脱敏规则。 例如,将移动电话的第2位到第5位数字进行脱敏处理。 图2 自定义脱敏规则 在对象的字段中,使用脱敏规则。
设置模板基本配置 选择模板的参考架构。 图4 选择参考架构 数据库设置。 图5 设置数据库 数据库:选择数据库的类型,支持MySQL、PostgreSQL和GaussDB。 分库策略:选择数据的分片算法。参考架构选择“数据库分库+分布式缓存”时,需要设置。 MOD:直接使用分片数取
zed固定间隔(默认Randomized)。 randomized-wait-factor 否 double 0.0-1.0 0.5 随机策略随机因子,默认0.5。 exponential-backoff-multiplier 否 double - 2 指数退避算法的乘数,默认2
r),所有的插件作为观察者注册,DevSpore运行时库里的Publisher模块同时调用所有的观察者插件(插件可能被并发执行且执行的顺序随机),插件执行的结果不能影响请求返回。 实现流程 devspore-horizon整体流程概括如下: 图2 实现流程 典型案例 devspo
指数级/Randomized固定间隔(默认Randomized)) randomized-wait-factor: 0.5 # 随机策略随机因子,默认0.5 exponential-backoff-multiplier: 2 # 指数退避算法的乘数,默认2.0 ignore-exceptions:
集成过来。如何添加服务依赖,请参见添加依赖服务。 步骤四:生成服务代码 基于配置的业务模型生成服务的基本代码。代码生成后,会提供一个压缩包,供您直接使用。 在服务依赖页面,单击“创建”。 图17 创建服务 输入变更日志描述信息,单击“创建”。 系统开始创建服务,并生成该服务的基本
配置连接器 应用场景 通过连接器生成客户端,可以将已有服务的接口抽象和封装为一套标准化的客户端库。这样,其他服务可以通过这些客户端库以统一和简化的方式调用已有服务的接口,无需关心服务的具体实现细节。生成的客户端库可以作为服务间通信的标准工具,减少了重复的代码编写,提高了开发效率和代码的可重用性。
Definition Language),是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的一部分,用于定义和管理数据库的结构。导入DDL通常指的是将数据库结构定义导入到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以便创建或修改数据库的模式。 本章节将为您介绍一系列核心DDL标签,帮助简化您的开发流程并提高编辑效率。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