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namespace}/job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namespace 是 String object name and auth scope, such as for teams and projects 表2 Quer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printed. 请求参数 表3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用户Token。 通过调用IAM服务获取用户Token接口获取(响应消息头中X-Subject-Token的值)。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0 表4 响应Body参数
Strategic Merge Patch是添加合法的元数据到API对象中,并通过这些新的元数据来决定哪个列表被合并,哪个列表不该被合并。当前这些元数据则作为结构标签。 表4 请求Bod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 是 Object Patch is provided
removed. 表19 io.k8s.api.core.v1.PodDNSConfigOption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name 否 String Required. value 否 String value is the value of the option 表20 io
e}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name 是 String name of the Pod namespace 是 String object name and auth scope, such as for teams and projects 表2 Query参数
removed. 表21 io.k8s.api.core.v1.PodDNSConfigOption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name 否 String Required. value 否 String value is the value of the option 表22 io
e}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name 是 String name of the Pod namespace 是 String object name and auth scope, such as for teams and projects 表2 Query参数
图1 没有分类组织的Pod 如果我们为Pod打上不同标签,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如下图所示。 图2 使用Label组织的Pod 添加Label Label的形式为key-value形式,使用非常简单,如下,为Pod设置了app=nginx和env=prod两个Label。 apiVersion:
e}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name 是 String name of the Pod namespace 是 String object name and auth scope, such as for teams and projects 表2 Query参数
for teams and projects 表2 Quer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etty 否 String If 'true', then the output is pretty printed. 请求参数 表3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pace}/replicaset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namespace 是 String object name and auth scope, such as for teams and projects 表2 Quer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u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name 是 String name of the Pod namespace 是 String object name and auth scope, such as for teams and projects 表2 Query参数
printed. 请求参数 表3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用户Token。 通过调用IAM服务获取用户Token接口获取(响应消息头中X-Subject-Token的值)。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0 表4 响应Body参数
resourceVersion. 请求参数 表2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用户Token。 通过调用IAM服务获取用户Token接口获取(响应消息头中X-Subject-Token的值)。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0 表3 响应Body参数
e}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name 是 String name of the Job namespace 是 String object name and auth scope, such as for teams and projects 表2 Query参数
u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name 是 String name of the Job namespace 是 String object name and auth scope, such as for teams and projects 表2 Query参数
例如需要在容器中执行“/postStart.sh all”命令,则在界面上做如下配置即可,第一行是命令行脚本名称,第二行是参数。 图1 命令行脚本 使用kubectl设置容器生命周期 使用kubectl设置容器生命周期请参见生命周期管理。 父主题: 工作负载
/api/v1/namespaces/{namespace}/pod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namespace 是 String object name and auth scope, such as for teams and projects 表2 Quer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计算加速:提供GPU/Ascend等异构芯片加速能力 大规模网络容器实例调度:支持大规模、高并发的容器创建和管理 随启随用、按需付费:容器按需启动,按资源规格和使用时长付费 图1 大数据AI计算场景 生物基因、药物研发等科学计算 生物基因、药品研发等领域需要高性能、密集型计算,同时对成本较敏感,需要低
#failure=3 这一行表示liveness probe的具体参数配置,其含义如下: delay=0s 表示容器启动后立即开始探测,没有延迟时间 timeout=1s 表示容器必须在1s内做出相应反馈给probe,否则视为探测失败 period=10s 表示每10s探测一次 #su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