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URL。如果有queryString,那么在params栏中添加参数。在header中添加认证信息(不同认证方式有不同header,跟https的推理服务相同)。选择单击右上的connect按钮,建立WebSocket连接。 图4 获取API接口调用公网地址 如果信息正确,右下角连接状态处会显示:CONNECTED;
"application/json"); // Set a request URL in the format of https://{Endpoint}/{URI}. request.setUrl(url); //
安装精度评测工具。可以在原先的conda环境,进入到一个固定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 rm -rf lm-evaluation-harness/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EleutherAI/lm-evaluation-harness.git cd lm-evaluation-harness
理。 设置模型的参数,如图13所示。 元模型来源:从容器镜像中选择。 容器镜像所在的路径:单击选择前面创建的镜像。 容器调用接口:选择HTTPS。 host:设置为8443。 部署类型:选择在线部署。 图13 设置模型参数 填写apis定义,单击“保存”生效。apis定义中指定输入为文件,具体内容参见下面代码样例。
其中,index-url为pip源ip地址,使用时需自行替换。本示例以华为源为例,具体如下: [global] index-url = https://mirrors.huaweicloud.com/repository/pypi/simple trusted-host = mirrors
指定网络地址进行访问,也可以将网络地址映射为本地目录后进行访问。 可以通过互联网或专线访问。需要指定桶地址进行访问,使用的是HTTP和HTTPS等传输协议。 只能在BMS中挂载使用,不能被操作系统应用直接访问,需要格式化成文件系统进行访问。 使用场景 如高性能计算、媒体处理、文件共享和内容管理和Web服务等。
ppCode的参数值修改为真实的AppCode值。 Python示例代码如下: import requests API_URL = "https://xxxxxxx/v1/gallery/65f38c4a-bbd0-4d70-a724-5fccf573399a/" headers
I引擎”。 “容器调用接口” 当“AI引擎”选择“Custom”时,才会显示该参数。 模型提供的推理接口所使用的协议和端口号,缺省值是HTTPS和8080,端口和协议需要根据模型实际定义的推理接口进行配置。 “健康检查” 用于指定模型的健康检查。使用Custom引擎时,会显示该参
{} to obs bucket {}".format(log_tar, obs_bucket)) obs_url = "https://%s.obs.%s.myhuaweicloud.com/%s/%s" % (obs_bucket, self.region_id,
若无法访问公网,则可以配置代理,增加`--build-arg`参数指定代理地址,可访问公网。 docker build --build-arg "https_proxy=http://xxx.xxx.xxx.xxx" --build-arg "http_proxy=http://xxx.xxx
开放脚本地址,其中region-id根据实际region修改,例如cn-southwest-2 value: "https://mtest-bucket.obs.{region-id}.myhuaweicloud.com/acc/rank"
'{"prompt": "hello", "temperature":0, "max_tokens":20}' vLLM接口请求参数说明参考:https://docs.vllm.ai/en/stable/dev/sampling_params.html 方式二:使用OpenAI接口请求服务,命令参考如下。
true:只读权限 false:默认值,读写权限 请求示例 如下以查询“job_id”为10,“version_id”为10的作业为例。 GET https://endpoint/v1/{project_id}/training-jobs/10/versions/10 响应示例 成功响应示例
设置模型的参数,如图11所示。 元模型来源:从容器镜像中选择。 容器镜像所在的路径:单击选择镜像文件。具体路径查看5SWR地址。 容器调用接口:选择HTTPS。 host:设置为8443。 部署类型:选择在线服务。 图11 设置模型参数 填写启动命令,启动命令内容如下: sh /home/ma-user/infer/run
from_pretrained(onnx_model_path, torch_dtype=torch.float32).to("cpu") url =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ompVis/stable-diffusion/main/assets/st
方式二:对于提供了onnx模型的仓库,可以直接下载onnx模型。 通过git下载diffusers对应版本的源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huggingface/diffusers.git -b v0.11.1 在diffusers的script
果出现该情况请将编辑器改为utf-8格式后再粘贴代码。 在本地电脑中创建训练脚本“train.py”,内容如下: # base on https://github.com/pytorch/examples/blob/main/mnist/main.py from __future__
TfServingBaseService class MnistService(TfServingBaseService): # 预处理中处理用户HTTPS接口输入匹配模型输入 # 对应上述训练部分的模型输入为{"images":<array>} def _preprocess(self
果出现该情况请将编辑器改为utf-8格式后再粘贴代码。 在本地电脑中创建训练脚本“train.py”,内容如下: # base on https://github.com/pytorch/examples/blob/main/mnist/main.py from __future__
%s", self.model_outputs) def _preprocess(self, data): # https两种请求形式 # 1. form-data文件格式的请求对应:data = {"请求key值":{"文件名":<文件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