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如果该应用没有关联业务模板,则呈现如下图所示的配置页面: 图4 未关联业务模板的应用配置 如果未关联业务模板,应用的配置数据为增量修改,本次修改会和之前的配置数据按key进行比对,不一致进行修改,本次新增key为新增数据。 如果需要删除之前的配置项,需要将对应的配置项置为null。 如果需要删
请勾选“释放云服务器绑定的弹性公网IP地址”和“删除云服务器挂载的数据盘”。 删除自定义应用 访问IoT边缘,单击“管理控制台”进入IoT边缘控制台。 选择左侧导航栏“边缘节点 > 应用管理”进入页面。 根据应用名称选择需要删除的自定义应用,如iot_edge_process,单击操作列的“删除”即可。
模块管理”页签,单击“部署应用”,将制作的自定义应用部署到边缘节点上运行。 边缘应用:选择上述制作的应用名称,如:iot_edge_app 选择版本:选择已发布的与边缘节点相同架构的应用版本,如1.0.0 模块名称:自定义。 等待3秒后,刷新应用界面,可看到部署的自定义应用的实例状态为“运行中”,表明该应用容器已运行起来。
当前为公测阶段,实验室环境仅验证过海康DS-2CD2Q10FD-IW摄像头,其余型号当前无验证不保证支持。 视频数采,提供网络监控摄像头的接入能力,通过Onvif协议实现和设备的交互,实现监控视频数据的采集、推送、预览等。 父主题: 基于IoT边缘实现视频数采(Onvif协议)
于“部署中”怎么处理? 检查MQTT(S)设备与边缘节点之间的网络是否互通,是否有取消限制边缘节点的7883端口开放(安全组/防火墙); 校验设备接入参数是否正确,边缘节点提供MQTTS接入的端口为7883。 专业版的部署依赖于IEF服务,请检查IEF服务是否正常。 父主题: 节点管理
下载Demo 可参考创建工程的步骤创建新的工程,也可以下载Demo,解压并导入示例代码。 父主题: 集成ModuleSDK(C#)
password 密码(onvif协议接入时的密码或者GB设备的认证密码) password rtsp_url 监控设备的rtsp取流地址。默认不配置由数采应用自行获取设备的主码流地址,如果配置则以配置的地址为视频数据的采集地址 rtsp://10.58.239.64:554/stream01
添加边缘应用具体请参考添加应用。 提供两种不同的部署方式,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部署方式。 容器化部署 部署方式选择”容器化部署”。 建议直接勾选“立即发布”,方便后面直接部署应用的时候,能够获取到最新版本。 软件和运行配置 选择上传到SWR服务的镜像,如未发现镜像,请检查镜像是否为公开
项目打包 根据您的需求进行相关代码的开发,并将项目打包,以编辑器IDEA为例: 选中项目->右键open Module setting Artifacts->单击+号>JAR->From modules with dependencies->模块选择monitor-app,选择monitorapp的Main入口类
中需要填入项目ID,项目ID获取步骤如下: 用户登录后,鼠标滑动到右上角的用户名上,单击“我的凭证”。 在“我的凭证”页面的项目列表中的项目ID栏的值就是项目ID参数值,如果有多个,请选择与所属区域相对应的项目ID。 父主题: 附录
修改数据源配置并下发后,驱动会接收到更新过的数据影子。在连接建立成功的前提下,若修改端点信息或组配置信息后,下发修改项未生效,优先考虑配置错误的可能。 采集未避开坏点 现象描述:在出坏点问题后,通过主动采集的方式感知坏点地址并配置组配置信息内的对应寄存器有效地址后,坏点信息仍继续上报、相邻点无法成功上报数据。
应用管理概述 应用管理是IoT边缘提供的边缘应用管理能力,通过将系统预置的应用或用户自定义的应用部署到边缘节点,可在边侧进行协议解析、数据处理、本地子系统集成等能力拓展。当前IoT边缘支持容器化部署和安装包部署的方式,您可以制作镜像上传到容器镜像服务(SWR),也可以选择上传安装
个集成ModuleSDK的软件进程或者重启集成ModuleSDK的软件进程,会导致鉴权失败等问题。 镜像包打包 构建需要打包的项目 构建项目,此处示例,构建好的文件存放在目录 /home/ModuleSDK-Demo 下 安装docker 请确认您使用的系统已经安装Docker(Docker版本需要高于17
个集成ModuleSDK的软件进程或者重启集成ModuleSDK的软件进程,会导致鉴权失败等问题。 镜像包打包 上传需要打包的项目。将项目上传到网络能访问到的Linux机器上,放到目录下(比如 /home/MyCApp)。 安装docker。 请确认使用的系统已经安装docker(docker版本需要高于17
运行多个集成ModuleSDK的软件进程或者重启集成ModuleSDK的软件进程,会导致鉴权失败等问题。 镜像包打包 上传打包的项目。 将jar文件上传到联网的linux机器上,如目录(/home/monitor)中 安装docker。 请确认使用的系统已经安装docker(docker版本需要高于17
安装部署边缘节点时,需要具备的网络环境。 边缘环境需要具备访问公网的能力,与OBS云服务互通。 确认自身内网是否具备访问公网能力,存在网络隔离,如涉及通信是否在同一个子网内,可参考虚拟私有云 VPC。 服务器下载工具版本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对应端口是否开放,可参考表3。 部署边缘节点的服务器/网关与应用所在的镜像仓库网络互通。
配置OPC-UA服务端的用户身份,添加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如 用户名:edge-test 密码:1234 定义数据源属性。 例如在OPC UA服务端模拟器的地址空间中,可认为Simulation是接入OPC UA服务端的一个设备,该设备有 Counter, Random等属性数据,地址为ns=3;i=1001和ns=3;i=1002。
对应版本? IoT边缘云服务,专业版和基础版大于1-1-22版本的EdgeHub,不再支持集成Java SDK小于2.1.2版本的应用、不再支持集成C SDK编译日期小于2021-07-07 14:32:56版本的应用,专业版不受影响。 父主题: Module-SDK
通过”容器化部署”的SDK应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查看日志。 登录节点 查看SDK容器ID 通过docker ps查看 查看SDK容器日志 通过docker logs -f 容器ID查看实时日志。 通过运行SDK的Demo应用,可以看到如下打印信息(仅供参考)。 图1 SDK开始运行的日志 图2
安装专业版节点,执行安装命令时失败,一直提示“edgedaemon not found"? 请检查安装节点的系统版本,已知CentOS8会触发这个错误。原因是CentOS8缺少edge_daemon的依赖。推荐使用CentOS7.6。 父主题: 节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