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缓存实例备份文件如何存放?备份文件的数量是否有限制? DCS缓存实例备份文件存储在对象存储服务(OBS)中。目前每个缓存实例最多支持存储24个备份文件,当备份文件超过24个时,会自动删除最早的备份文件。 父主题: 数据备份/导出/迁移
AOF文件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会被重写。 如果磁盘达到阈值,无论是否处于时间窗内:当AOF文件大小 > 数据集使用内存时,实例AOF文件会被重写。 如果磁盘未达到阈值,处于重写时间窗内:当AOF文件大小 > 数据集使用内存的1.5倍时,实例AOF文件会被重写。
获取备份文件下载链接 功能介绍 获取指定实例的备份文件下载链接,用于下载备份文件。 该接口当前仅在华北-北京四区域开放。
删除备份文件 功能介绍 删除缓存实例已备份的文件。 URI DELETE /v1.0/{project_id}/instances/{instance_id}/backups/{backup_id} 参数说明见表1。
删除备份文件 功能介绍 删除缓存实例已备份的文件。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获取备份文件下载链接 功能介绍 获取指定实例的备份文件下载链接,下载备份文件。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在外部桶中查找备份文件,查找方式请参考搜索文件或文件夹。 “下载备份文件”下的备份文件路径即备份文件所在的文件夹名称和备份文件名。 单击备份文件右侧的下载图标,下载备份文件。 开启敏感操作保护(可选) 下载备份文件支持敏感操作保护。
是否支持控制台导出RDB格式的Redis备份文件? Redis 3.0实例 Redis 3.0是通过AOF文件持久化的,控制台仅支持备份和下载AOF格式的备份文件。
请不要选择“归档存储”,否则会导致备份文件迁移失败。 上传对象。 您可以拖拽本地文件或文件夹至“上传对象”区域框内添加待上传的文件,也可以通过单击“上传对象”区域框内的“添加文件”,选择本地文件添加。 单次最多支持100个文件同时上传,总大小不超过5GB。
请不要选择“归档存储”,否则会导致备份文件迁移失败。 上传对象。 您可以拖拽本地文件或文件夹至“上传对象”区域框内添加待上传的文件,也可以通过单击“上传对象”区域框内的“添加文件”,选择本地文件添加。 单次最多支持100个文件同时上传,总大小不超过5GB。
请不要选择“归档存储”,否则会导致备份文件迁移失败。 上传对象。 您可以拖拽本地文件或文件夹至“上传对象”区域框内添加待上传的文件,也可以通过单击“上传对象”区域框内的“添加文件”,选择本地文件添加。 单次最多支持100个文件同时上传,总大小不超过5GB。
自建的源Redis实例必须放通SYNC命令,否则无法使用Redis-cli导出RDB文件。 导出RDB文件 导出前准备。 对于主备或集群实例,数据写入RDB文件有一定的时延,时延策略配置在redis.conf文件中。
开启持久化之后,如果AOF文件大小不再变化,说明AOF文件为全量缓存数据。 使用redis-cli登录Redis实例,输入命令“config get dir”可以查找生成的AOF文件保存路径,文件名如果没有特殊指定,默认为:appendonly.aof。
如果Redis 3.0 Proxy集群需要缩容,可以先进行数据备份,然后另外创建对应规格的Proxy集群实例,使用备份文件导入方式,将备份数据文件导入到新的Proxy集群实例。待数据迁移完成后,再释放原来规格的Proxy集群实例。在线迁移操作,可以参考备份文件导入方式。
建议将数据文件格式转换后再执行导入。 windows系统转换成类unix系统的文件格式: dos2unix {filename} 类unix系统转换成windows系统的文件格式: unix2dos {filename} 父主题: 数据备份/导出/迁移
在线迁移 提供可视化Web界面迁移功能,支持备份文件导入和在线迁移两种方式,您可以通过控制台直接创建迁移任务,提高迁移效率。
删除所有备份文件,会影响备份文件相关能力,如故障时执行备份恢复,请谨慎操作。 仅主备、集群或读写分离缓存实例,且处于运行中状态的实例支持手动备份数据,单机实例不支持。 手动备份DCS实例数据 登录分布式缓存服务管理控制台。 在管理控制台左上角单击,选择实例所在的区域。
数据文件批量导入时,遇到select命令会返回错误提示并忽略,同时继续将剩余数据导入。 举例: 源Redis在数据库编号0和2中有数据,生成的AOF或RDB文件包含了这两个库。
请求示例 恢复缓存实例的备份文件。
导出备份文件 执行命令进入解压后的RedisShake文件目录。 cd redis-shake-v2.0.3 编辑RedisShake工具配置文件redis-shake.conf,补充源端所有master节点的连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