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该问题可通过优化审计日志规则,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 影响范围 受影响的集群版本: v1.15.11-r1 v.1.17.9-r0 只需对已有节点进行修复,新建节点默认无此问题。 升级过程需要重启auditd组件。 检查方法 以root用户登录node节点。
配置一致性哈希规则 Nginx Ingress可以通过“nginx.ingress.kubernetes.io/upstream-hash-by”注解实现一致性哈希规则的配置,如下所示: 请参见通过kubectl连接集群,使用kubectl连接集群。
带宽:设置执行该条同步规则时的最大网络带宽,“-1”表示无限制。 创建完成后,选中后单击“复制”即可完成同步。 父主题: 容器镜像迁移
父主题: 容器设置
设置极速文件存储挂载参数 本章节主要介绍如何设置极速文件存储的挂载参数。极速文件存储仅支持在PV中设置挂载参数,然后通过创建PVC绑定PV。 前提条件 CCE容器存储(Everest)版本要求1.2.8及以上版本。
/29 21 ServiceAccount Token安全性提升说明 产品变更公告 2022/11/24 22 Kubernetes安全漏洞公告(CVE-2022-3172) 漏洞公告 2022/09/23 23 Linux Kernel openvswitch 模块权限提升漏洞预警
白名单 如果被访问服务设置白名单,白名单未添加节点网段或容器网段。 对于此类问题,您需要添加容器和节点网段到白名单。具体白名单的设置步骤,请在对应服务的帮助文档中查找。
是否启用 可选择启用或关闭该策略规则。 填写完成上述参数,单击“确定”,您可以在列表中查看添加的策略规则。重复以上步骤,您可以添加多条策略规则,但策略的触发时间不能相同。 设置完成后,单击“创建”。
如何设置CCE集群中的容器网段? 进入CCE控制台,在创建集群时进行“容器网段”设置。 当前可供选择的容器网段为10.0.0.0/8~18,172.16.0.0/16~18,192.168.0.0/16~18。
设置插件支持的“参数配置”。 表1 swr-cosign插件参数配置 参数 参数说明 KMS密钥 选择一个密钥,仅支持 EC_P256、EC_P384、SM2 类型的密钥。 您可以前往密钥管理服务新增密钥。
设置指定节点调度(nodeSelector) 在Kubernetes中,选择某个节点调度最简单的方式是在工作负载中配置nodeSelector字段,您可以通过nodeSelector字段设置希望调度的目标节点标签。Kubernetes只会将Pod调度到拥有指定标签的节点上。
资源退订,相关注意事项请参见退订规则说明。 操作步骤 在执行退订操作前,请确保将退订的云资源上的数据已完成备份或者迁移,退订完成后云资源将被删除,数据无法找回,请谨慎操作。 页面中间有关于5天无理由退订的已退订次数和剩余退订次数提示,请注意查看。 进入“云服务退订”页面。
Ingress与ELB配置一致性检查 检查项内容 检查到您集群中Ingress配置与ELB配置不一致,请确认是否在ELB侧修改过Ingress自动创建的监听器、转发策略、转发规则、后端云服务器组、后端云服务器和证书配置。
变更规格 当前包年/包月资源的规格不满足您的业务需要时,您可以进行变更规格操作: 变更集群规格:您可以在CCE控制台发起变更集群规格操作,变更时系统将按照如下规则为您计算变更费用: 扩大集群规格:新配置价格高于老配置价格,此时您需要支付新老配置的差价。
操作步骤 您可以查看工作负载弹性策略的规则、最新状态和事件,参照界面中的报错提示有针对性的解决异常事件。 登录CCE控制台,单击集群名称进入集群。
填写以下参数: 规则名称:集群过载告警 企业项目:default 规则类型:指标告警规则 配置方式:按全量指标 告警规则详情:指标选择vein_overload_level,范围可选择对应集群或者选择全部。 当指标值小于等于1时,表示集群重度过载,推荐设置紧急告警。
默认数据盘:单击后方的“展开高级设置”可设置数据盘空间分配,对数据盘上存在的容器引擎、镜像、临时存储等进行空间划分,避免因磁盘空间不足导致业务异常。数据盘空间分配详细说明请参见默认数据盘空间分配说明。 其他普通数据盘:单击后方的“展开高级设置”,可选择挂载设置。
设置容器网络流量访问规则。
详情请参见配置安全组规则。 通过公网使用SSH方式登录时要求该节点(弹性云服务器 ECS)已绑定弹性公网IP。 只有运行中的弹性云服务器才允许用户登录。 Linux操作系统用户名为root。
resource: namespace pod: resource: pod metricsQuery: sum(last_over_time(<<.Series>>{<<.LabelMatchers>>}[1m])) by (<<.GroupBy>>) 图2 设置自定义采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