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添加多条“必须满足”规则时,只需要满足一条规则就会进行调度。 尽量满足 即软约束,设置尽量满足的条件,对应prefer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 添加多条“尽量满足”规则时,满足其中一条或者都不满足也会进行调度。
说明: 添加多条亲和性规则时,即设置多个标签筛选需要亲和的Pod,则本次创建的Pod必须要同时亲和所有满足标签筛选的Pod,即所有满足标签筛选的Pod要处于同一拓扑域中才可以调度。
策略化的智能路由与弹性流量管理 支持对服务配置负载均衡、服务路由、故障注入、熔断等治理规则,并结合一站式治理系统,提供实时的、可视化的微服务流量管理;无侵入智能流量治理,应用无需任何改造,即可进行动态的智能路由和弹性流量管理。 权重、内容等路由规则,实现应用灵活灰度发布。
升级期间请勿进行灰度发布、流量规则配置等操作。
图4 基于流量比例 流量配比:可以为默认版本与灰度版本设置流量配比,系统将根据输入的流量配比来确定流量在两个版本间分发的比重。 基于请求内容 目前支持基于Cookie内容、自定义Header、Query、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的规则约束,只有满足规则约束的流量才可访问到灰度版本。
图1 按需计费ASM资源生命周期 欠费预警 系统会在每个计费周期后的一段时间对按需计费资源进行扣费。当您的账户被扣为负值时,我们将通过邮件、短信和站内信的方式通知到华为云账号的创建者。 欠费后影响 当您的账号因按需ASM资源自动扣费导致欠费后,账号将变成欠费状态。
按需计费模式产品根据使用量类型的不同,分为按小时、按天、按月三种周期进行结算,具体扣费规则可以参考按需产品周期结算说明。应用服务网格的按需计费模式按小时进行结算。
Sidecar 对Sidecar代理进行整体设置。 VirtualService 用于网格内路由的设置。
该配置控制sidecar注入时不设置fsgroup为1337,此修改会修正业务容器挂载文件属组被设置为1337的错误做法。
设置完成后,单击“策略下发”。 灰度策略的生效需要几秒时间,您可以在监测灰度运行状态页面,观察灰度版本的运行状态。 创建蓝绿发布 登录应用服务网格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灰度发布”。在蓝绿发布下,单击“创建”。 配置灰度版本基本信息。
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以下任意方式来防止流量丢失: 使用 runAsUser 将 Init 容器的 uid 设置为 1337。 1337 是 Sidecar 代理使用的 uid。 这个 uid 发送的流量并非通过 Istio 的 iptables 规则进行捕获。
优势 内置灰度流程:基于细粒度的分流规则,在ASM中内置了多种典型的灰度发布流程,提供一个灰度发布的向导,方便用户便捷的进行灰度发布实践。在一个服务版本正常工作,正常处理流量的同时,用户可以创建一个新的灰度版本。当灰度版本启动成功后,引导用户配置灰度规则来切分流量。
删除已添加的iptables规则 以root用户登录虚拟机。 执行以下命令删除添加的istio iptables规则。
请求的访问地址与转发规则匹配(转发规则由外部访问地址+URL组成)时,此请求将被转发到对应的目标服务处理。单击图标,弹出“添加路由”对话框。 URL匹配规则 前缀匹配:例如映射URL为/healthz,只要符合此前缀的URL均可访问。
图1 统一到期日 更多关于统一到期日的规则请参见如何设置统一到期日。 父主题: 续费
产品架构 图2 产品架构 产品功能 灰度发布 基于请求内容灰度规则:支持基于请求内容灰度规则,可以配置Header、Cookie等多种请求信息。 基于流量比例灰度规则:支持基于流量比例灰度规则,根据权重比例分配流量。
令牌受众:设置哪些服务可以使用JWT Token访问目标服务,多个受众用“,”隔开,若为空表示对访问的服务不受限制。 jwks:JWT规则集。 JWT认证的原理及应用示例请参见JWT认证原理和在ASM中对入口网关进行JWT请求认证。 父主题: 安全
创建增强型弹性负载均衡时,需要注意确保所选VPC和子网与创建集群时设置的VPC和子网保持一致,详情请参见创建负载均衡器 。 登录应用服务网格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服务网关”。 在右侧页面,单击“添加服务网关”,配置对外访问网络参数。
详细的退订规则请参见云服务退订规则概览。 如果您已开启“自动续费”功能,为避免继续产生费用,请在自动续费扣款日(默认为到期前7日)之前关闭自动续费。 对于包年/包月网格,即使集群已被删除,服务网格仍然会继续计费,如果网格不再使用,请将其退订。
统一通过网格的控制面下发流量规则,对所有形态的数据面进行一致的管理。 父主题: 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