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配置项名称 配置项的名称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name 以小写字母开头,由小写字母、数字、中划线(-)组成,长度253以内,且不能以中划线(-)结尾,同一命名空间下名称不能重复 无 配置项创建后名称不允许修改 - 配置项资源名称,为资源主键,指定后不支持修改
Exec:Probe执行容器中的命令并检查命令退出的状态码,如果状态码为0则说明已经就绪。 HTTP GET:往容器的IP:Port发送HTTP GET请求,如果Probe收到2xx或3xx,说明已经就绪。 TCP Socket:尝试与容器建立TCP连接,如果能建立连接说明已经就绪。 Readiness
CCE给租户提供的是一个专属的独享集群,由于节点、网络等资源当前没有严格的隔离,在集群同时被多个外部不可控用户使用时,如果安全防护措施不严,就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开发流水线场景,当允许多用户使用时,不同用户的业务代码逻辑不可控,存在集群以及集群下的其它服务被攻击的风险。 启用企业主机安全服务(HSS)
业务上报nvidia版本和cuda版本不匹配? 容器中查看cuda的版本,执行如下命令: cat /usr/local/cuda/version.txt 然后查看容器所在节点的nvidia驱动版本支持的cuda版本范围,是否包含容器中的cuda版本。 相关链接 工作负载异常:GPU节点部署服务报错
oleBinding、ingressClass、validatingWebhookConfiguration 解决方案 使用kubectl连接集群。 查找NGINX Ingress相关资源。 className="nginx" namespace="kube-system" className=`if
CLOSE_WAIT 状态的空闲 conntrack 条目在 conntrack 表中保留的时间 配置建议: 不建议配置 系统中最大的连接跟踪表项数目 系统中最大的连接跟踪表项数目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conntrack-min 大于等于0 131072 允许 CCE
纳管节点时失败,报错“安装节点失败”如何解决? 问题描述 节点纳管失败报错安装节点失败。 问题原因 登录节点,查看/var/paas/sys/log/baseagent/baseagent.log安装日志,发现如下报错: 查看节点LVM设置,发现/dev/vdb没有创建LVM逻辑卷。
默认情况下,kubectl drain命令会保留某些系统级Pod不被驱逐,例如everest-csi-driver。 使用kubectl连接集群。 查看集群中的节点。 kubectl get node 选择一个节点,查看节点上存在的所有Pod。 kubectl get pod --all-namespaces
流量分发、弹性伸缩 大型企业客户需要将业务同时部署在不同地域的云机房中,并能根据业务的波峰波谷进行自动弹性扩容和缩容,以节约成本。 业务上云、数据本地托管 对于金融、医疗等行业用户,由于安全合规要求,敏感数据要求存储在本地IDC中,而一般业务由于高并发、快响应等方面的特点需要部署在云上,并需要进行统一管理。
Manager的策略设置为static,允许为节点上具有某些资源特征的pod赋予增强的CPU亲和性和独占性。用户如果直接在ECS控制台对CCE节点变更规格,会由于变更前后CPU信息不匹配,导致节点上的负载无法重新拉起,也无法创建新负载。 登录CCE节点(弹性云服务器)并删除cpu_manager_state文件。 删除命令示例如下:
kubernetes.io/arch在1.14版本中已经废弃,计划在1.18版本中移除。 禁止通过--node-labels设置kubernetes.io和k8s.io为前缀的标签,老版本中kubernetes.io/availablezone该label在1.17中移除,整改为failure-domain
健康检查探针偶现检测失败,是由于容器内的业务故障所导致,您需要优先定位自身业务问题。 常见情况有: 业务处理时间长,导致返回超时。 tomcat建链和等待耗费时间太长(连接数、线程数等),导致返回超时。 容器所在节点,磁盘IO等性能达到瓶颈,导致业务处理超时。 父主题: 容器设置
{$POD_IP}:8081 } 合理配置缓存策略 如果CoreDNS配置了上游DNS服务器时,可以通过合理的缓存策略允许CoreDNS在无法连接上游DNS服务器时使用已过期的本地缓存。 登录CCE控制台,单击集群名称进入集群。 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插件中心”,在CoreDNS下单击“编辑”,进入插件详情页。
node是调用kubelet的metrics API来获取数据的,因此看到的是节点上已使用的资源总和除以可分配的所有资源。 社区issue链接:https://github.com/kubernetes/kubernetes/issues/86499。 场景示例 例如,某节点的参数可通过kubectl
调整后 产品类型 产品 计费模式 使用类型 单价单位 规格 云容器实例 CCI 云容器实例 - Autopilot Resources 按需 时长 元/秒 Autopilot 内存资源 云容器实例 CCI 云容器实例 - Autopilot Resources 按需 时长 元/秒 Autopilot
用更新节点池功能为节点池添加其他规格的节点,然后等待业务调度至新节点后,将原节点缩容。 登录CCE控制台,进入集群,在左侧选择“节点管理”。 找到目标节点池,单击“更新”。 在“节点规格”中勾选新的规格,单击“下一步 规格确认”,然后提交更新。 节点池配置更新后,单击节点池名称后的“扩缩容”。
对应云服务的计费说明。 集群中的节点不支持在ECS控制台进行计费模式变更。 表1 支持变更计费模式的计费项 计费项 变更说明 集群 变更集群的计费模式。集群转包周期时可同时选择将集群下的按需节点转为包年/包月计费。 节点(弹性云服务器 ECS) 实例规格 变更节点的计费模式会同时
description 描述信息以annotation注记形式承载,所有annotation总计不超过256kb “” 允许 - 用户自定义 密钥的描述信息 配置建议: 用户根据需求记录密钥的描述信息,如密钥的归属、用途等 父主题: 密钥
使用集群接口时,无需配置集群管理(IAM)权限,仅需在调用集群接口时带上集群证书。但是,集群证书需要有集群管理(IAM)权限的用户进行下载,在证书传递过程中可能存在泄露风险,应在实际使用中注意。 父主题: 权限
云容器引擎CCE如何定价/收费? 计费模式 云容器引擎提供包年/包月、按需计费两种计费模式,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求。关于计费模式的详细介绍请参见计费模式概述。 包年/包月是一种预付费模式,即先付费再使用,按照订单的购买周期进行结算,因此在购买之前,您必须确保账户余额充足。 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