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删除子资产 选中子资产,点击删除。 图1 删除子资产 父主题: 工作台
配置分析任务输入 点击目标分析任务,如下图1所示。 图1 目标分析任务 点击资产ID的修改图标进行修改,如下图2所示(只有属性引用类型为“引用其他资产属性”的输入参数需要配置资产ID)。 图2 资产ID 父主题: 工作台
管道作业管理 新建管道作业 获取管道作业列表 获取管道作业详情 更新管道作业 删除管道作业 启动管道作业 停止管道作业 父主题: API列表
存储组管理 查询存储组列表 创建存储组 更新存储组 删除存储组 父主题: API列表
移动子资产 选中一个资产,鼠标拖动到目标父资产上释放鼠标 图1 移动子资产 父主题: 工作台
实时分析相关错误码 IoTA.03011001 作业定义错误 IoTA.03011002 作业名称错误 IoTA.03011003 作业描述错误 IoTA.03011004 作业类型错误 IoTA.03011006 作业名已存在 IoTA.03011007 作业数量超出限制 IoTA
时序洞察 预览列表展示 原始数据查看 图表探索分析 父主题: 时序分析
实时分析 作业开发 作业调试 作业运行
转换类算子 产品过滤 数据计算 相邻消息计算 数据扁平 删除属性 选择属性 数据过滤 超时插补 数据聚合 父主题: 算子使用指南
添加分析任务 点击添加分析任务,如下图1中①所示 输入名称,选择类型,完成输入参数、表达式的定义,并把分析任务的输出映射到具体所需的属性后点击确定即可,如下图1中②所示;分析任务概念详细介绍请见分析任务定义。 图1 添加分析任务 父主题: 模型管理
日志 在资产监控页面可以观察分析任务执行日志,点击日志按钮打开日志页面,如下图1所示。 图1 日志管理 在日志页面点击添加,选择资产和分析任务,再点击确定,如下图2所示。 图2 添加分析任务 点击右侧刷新按钮可以查看到最新的执行日志,如下图3所示。 图3 查看执行日志 父主题: 资产管理
资产属性 获取资产属性最新值 获取资产属性聚合值 获取资产属性历史值 父主题: API列表
服务控制台总览 数据分析服务控制台总览页为您提供数据分析流程介绍以及业务资源使用情况总览。 可以通过资产模型使用量、数据存储量和计算单元使用量,监控当前业务资源的使用情况。 流程介绍 图1 流程介绍 配置数据源 数据分析服务会将数据源的数据存储并进行后续分析。点击图标即可进入数据源配置界面。
产品简介 IoT数据分析基于物联网资产模型,整合物联网数据集成,清洗,存储,分析,可视化,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降低开发门槛,缩短开发周期,快速实现物联网数据价值变现。 功能介绍 IoT数据分析服务提供以下分析能力 实时分析:基于大数据流计算引擎,提供物联网实时分析能力。为了降
用户可以配置算子名称、选择存储组、填写存储名称,并选择所需要的属性及属性类型等信息,如图所示: DIS输出 将数据输出到DIS云服务,IoT数据分析服务仅在华为云部署时支持输出到DIS云服务。 用户在“数据源”页面配置好数据源后,在该算子配置处选择即可,如图所示: 父主题: 编辑处理流程
DIS输出 算子简介 名称: DIS输出,IoT数据分析服务仅在华为云部署形态支持DIS数据源 功能说明: 数据输出到DIS云服务。 约束:下游不允许接任何算子。 算子配置 基础配置项 算子名称: 配置项英文名:name 说明: 算子名称,对算子进行个性化的命名,以辅助增加可读性
如何查看审计日志 操作场景 在您开启了云审计服务后,系统开始记录云服务器的相关操作。云审计服务管理控制台保存最近7天的操作记录。 本节介绍如何在云审计服务管理控制台查看最近7天的操作记录。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角的,选择区域和项目。 单击“服务列表”,选择“管理与部署
DIS数据源 算子简介 名称: DIS数据源,IoT数据分析服务仅在华为云部署形态支持DIS数据源。 功能说明: 使用DIS云服务作为pipeline的数据源,从DIS中获取数据。 约束: 下游不允许对接数据源,目前有:IoT设备接入数据源、DIS数据源,及产品过滤算子。 算子配置
IoTA.99999998 网关服务内部错误 错误码描述 网关服务内部错误。 可能原因 API网关服务系统内部异常导致业务暂时无法正常使用。 处理建议 请联系技术支持工程师协助解决。 父主题: 公共错误码
设备时序探索中找不到设备 设备 ID 的显示区域为空,如下图: 可能的原因: 1、未添加 IoTDA 实时数据源(IoT 设备接入云服务)或者其它数据源,请参照“IoT数据分析> 用户指南> 数据源配置”添加数据源。 2、未创建数据管道,或者数据管道未运行,请参照“IoT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