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部署计算节点时,“状态”列长时间显示为“部署中”(超过20分钟),如何查看计算节点部署情况? 用户部署计算节点的节点,如果是第一次部署计算节点,会从远端拉取计算节点的镜像版本到节点,导致时间较长。当节点上已经存在镜像版本,再次在该节点上部署计算节点时,会直接使用节点上的镜像版本创建计算节点,创建时间较快。
创建数据集时,不允许使用哪些名字? 问题描述 创建数据集时,对数据集名字有一定约束。 解决办法 创建数据集时,不允许使用如下名字: <EOF> A ABS ABSENT ABSOLUTE ACTION ADA ADD ADMIN AFTER ALL ALLOCATE ALLOW ALTER
击立即创建。 图3 选择配置信息 创建后跳转到资源详情页面核对资源详情,查看配置信息是否有误,若要修改配置信息,可返回上一步,重新选择。 图4 配置信息 单击“提交”按钮之后,系统显示任务提交成功。 图5 任务提交成功 单击返回文件系统列表,系统显示创建过程。 图6 创建过程 当
用”。 图1 创建数据申请 在申请使用界面配置使用字段及用数方的访问需求。 图2 设置使用的字段及访问的需求 支持选择访问截止时间、访问方式、访问次数。 不设置访问次数时,则不限制访问次数。 单击保存或者保存并提交审批。 在“可信数据交换 > 数据申请 > 我创建的”的页签下可以查看、编辑、删除已创建的申请。
创建数据集 通过数据集,用户可获取到名下详细的资源列表。同时,对于有敏感信息的数据集,还可以单独设置隐私策略,并在发布到空间侧后对其他参与方生效,限制敏感信息的使用,保障数据安全。 创建结构化数据集 创建数据集前需存在已创建好的连接器,参考创建连接器。 用户登录TICS控制台。
单击“创建合约”。 图1 创建合约 在创建合约对话框填写合约信息。 数据合约的内容有五个部分,包括: 1、合约内容:合约名称、合约描述。 2、数据信息:主要描述结构化数据的列信息,包含数据名称、创建人、创建时间描述等信息。 3、访问需求:主要描述数据用方的需求,包含访问截止时间、访问方式、访问次数。
"NONE" } ] } 响应示例 状态码: 200 创建或更新数据集成功 { "id" : "9c8eb77a731b455cb4183d170fcfc8ff" } 状态码 状态码 描述 200 创建或更新数据集成功 父主题: 数据集注册管理
concurrency:在TICS所属计算节点执行计算时的并行度,默认值为1。当需要提升作业性能时,可以修改该参数,参考配置为CCE集群中规格时建议配置范围为4~8,大规格部署时建议配置范围为8~16,具体根据实际需求和情况调整。 user.task.concurrency:在用户所属计算节点计算时的并行度,默认值为
2、数据信息:主要描述结构化数据的列信息,包含数据名称、创建人、创建时间描述等信息。 3、访问需求:主要描述数据用方的需求,包含访问截止时间、访问方式、访问次数。 4、访问限制:暂不支持。 5、自定义限制:自定义策略支持“<”、“>”和“=”。 供数方可以设置自定义属性来进一步强化数据访问控制。 图2 填写参数 单击“保存并提交审批”。
支持API连接器配置的API数据集。 创建实时隐匿查询作业 用户登录进入计算节点页面。 在左侧导航树上依次选择“作业管理 > 隐匿查询 > 实时隐匿查询”,打开实时隐匿查询作业页面。 在“实时隐匿查询”作业页面中,单击“创建”。 图1 创建作业 在作业创建页面中输入作业名称,选择不可区分
测试连接器创建参数 功能介绍 本接口用于测试连接器创建参数。 - 测试mysql连接器时需上传驱动文件,详见应用示例 - 该接口需将请求body转换为json字符串,详见请求示例 - 可校验连接器账户密码、网络连通性。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URI POST /v1/
入部署计算节点时设置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 图2 前往计算节点 登录成功后,进入到计算节点界面,选择左侧导航栏中“连接器管理”,单击“创建”,在弹出的界面配置创建连接器的参数,配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测试功能为数据源连通性及密码正确性的检查测试。 图3 创建连接器(以RDS服务为例)
查询训练作业下的成功模型 功能介绍 查询训练作业下的成功模型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URI GET /v1/{project_id}/leagues/{league_id}/fl-job-instance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入部署计算节点时设置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 图2 前往计算节点 登录成功后,进入到计算节点界面,选择左侧导航栏中“连接器管理”,单击“创建”,在弹出的界面配置创建连接器的参数,配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测试功能为数据源连通性及密码正确性的检查测试。 图3 创建连接器(以RDS服务为例)
创建数据 数据拥有方公司A创建和发布数据集。可供选择有两种数据资产类型:结构化数据集、非结构化数据集。创建数据集后,发布数据集,此时对空间内的所有代理可见。 父主题: 可信数据交换场景
获取可信计算节点访问token 功能介绍 本接口用于获取访问token。 用户使用账号密码获取访问token,有效期一天。 账户密码错误超过五次,账户将被锁定1分钟。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URI POST /v1/agent/user/token 请求参数 表1 请求Header参数
对重试操作配置后,配置CPU配额和内存配额。执行批量预测作业时,会创建新容器来执行,这两个配额参数的值为创建新容器的CPU核数和内存大小,默认CPU核数为1,内存大小512M。 然后勾选“选择训练作业”列表中的某一训练作业,然后勾选“选择模型”列表中对应模型,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作业创建。 参数配置完成后,单击确认,完成批量预测任务的创建。
创建实时预测作业 前提条件 空间组建完成,参考组建空间。 空间成员完成计算节点部署,配置参数时选择挂载方式和数据目录,参考部署计算节点。 空间成员在计算节点中完成数据发布,参考发布数据。 约束限制 避免作业名重复。 必须选择一个已有的FiBiNet模型才能创建实时预测作业。 实时
前提条件 已提前准备好训练数据,和评估/预测数据。 存在未参与其他预处理作业的结构化数据集,且在创建数据集时已定义字段的分布类型。注意预处理作业对数据集的发布状态无要求。 创建数据预处理作业 用户登录TICS控制台。 进入TICS控制台后,单击页面左侧“计算节点管理”,进入计算节点管理页面。
仅IEF计算节点支持创建横向评估型作业。 创建可信联邦学习评估型作业 用户登录进入计算节点页面。 在左侧导航树上依次选择“作业管理 > 可信联邦学习”,打开可信联邦学习作业页面。 在“可信联邦学习”页面,单击“创建”。 图1 创建作业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配置作业名称相关参数,完成后单击“确定”。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