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表1 安全组规则 方向 协议/应用 端口 源地址 入方向 ICMP 全部 0.0.0.0/0 入方向 UDP 全部 0.0.0.0/0 配置验证 分别在两台弹性云服务器上部署容器,通过ping来测试容器网络是否能连通。 以使用Docker部署容器为例,在ECS1上先创建一个网络连接my-net并指定容器网段为10
目的地址:0.0.0.0/0,下一跳:VPC2和VPC3的对等连接。 由于上述的创建云专线创建了专线,此处有一条系统自动下发的到专线的路由 配置验证 登录弹性云服务器ECS1访问用户IDC,在ECS2中可以收到ECS1发给用户IDC的报文,报文经过ECS2中的防火墙,被防火墙规则过滤。
)内对应的端口也已经放通,安全组规则才会对实例生效。 请参考添加安全组规则中的“检查安全组规则是否生效”小节,检查ECS内端口开放情况,并验证配置是否生效。 当找到问题原因后,您可以参考添加安全组规则或修改安全组规则选择正确的方向或协议类型、放通需要开放的端口。 网络ACL规则与安全组规则冲突
执行如下命令,查看是否配置成功。如图2所示,则表示配置成功(例如:192.168.1.0/24)。 iptables -t nat --list 图2 验证设置 添加自定义路由,详见在路由表中添加路由。 目的地址是0.0.0.0/0,下一跳地址是SNAT服务器的私有IP或者虚拟IP(例如:192
default via 10.0.1.1 dev eth1 10.0.1.0/24 dev eth1 scope link 执行以下命令,验证源端云服务器和目的端云服务器是否可以正常通信。 ping -I 源端云服务器主网卡地址 目的端云服务器地址 ping -I 源端云服务器扩展网卡地址
default via 10.0.1.1 dev eth1 10.0.1.0/24 dev eth1 scope link 执行以下命令,验证源端云服务器和目的端云服务器是否可以正常通信。 ping -I 源端云服务器主网卡地址 目的端云服务器地址 ping -I 源端云服务器扩展网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