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GROUP ] role_name | PUBLIC } [, ...] [ CASCADE | RESTRICT ]; 回收指定外部服务器上权限。 1 2 3 4 5 REVOKE [ GRANT OPTION FOR ] { { USAGE | ALTER | DROP
GROUP ] role_name | PUBLIC } [, ...] [ CASCADE | RESTRICT ]; 回收指定外部服务器上权限。 1 2 3 4 5 REVOKE [ GRANT OPTION FOR ] { { USAGE | ALTER | DROP
GROUP ] role_name | PUBLIC } [, ...] [ CASCADE | RESTRICT ]; 回收指定外部服务器上权限。 1 2 3 4 5 REVOKE [ GRANT OPTION FOR ] { { USAGE | ALTER | DROP
设置当前事务检查行为的约束条件。 SET CONSTRAINTS 修改/显示/恢复运行参数 表2 修改/显示/恢复运行参数相关SQL 功能 相关SQL 修改运行时配置参数 SET 显示当前运行时参数的数值 SHOW 将指定的运行时参数恢复为缺省值 RESET 设置用户标识符 表3 设置用户标识符相关SQL
384 6000 独享型(1:8) 说明: 独享型(1:8)基于X86架构。 4 32 说明: 该规格不能用于生产环境。仅针对特定用户开放,如需配置白名单权限,您可以在管理控制台右上角,选择工单 > 新建工单,提交开通白名单的申请。 600 8 64 说明: 仅V2.0-2.6及以上的
198 199 // 以下用例以opengaussjdbc.jar为例。 // 认证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直接写到代码中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建议在配置文件或者环境变量中存放(密码应密文存放,使用时解密),确保安全。 // 本示例以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在环境变量中为例,运行本示例前请先在本地环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 认证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直接写到代码中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建议在配置文件或者环境变量中存放(密码应密文存放,使用时解密),确保安全。 // 本示例以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在环境变量中为例,运行本示例前请先在本地环
调用Connection的createStatement方法创建语句对象。 1 2 3 4 5 6 // 认证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直接写到代码中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建议在配置文件或者环境变量中存放(密码应密文存放,使用时解密),确保安全; // 本示例以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在环境变量中为例,运行本示例前请先在本地环
调用Connection的createStatement方法创建语句对象。 1 2 3 4 5 6 // 认证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直接写到代码中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建议在配置文件或者环境变量中存放(密码应密文存放,使用时解密),确保安全。 // 本示例以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在环境变量中为例,运行本示例前请先在本地环
0); // 连接数据库,这里的userName与password分别表示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 // 如果odbc.ini文件中已经配置了用户名密码,那么这里可以留空("");但是不建议这么做,因为一旦odbc.ini权限管理不善,将导致数据库用户密码泄露。 V_OD_erg
0); // 连接数据库,这里的userName与password分别表示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 // 如果odbc.ini文件中已经配置了用户名密码,那么这里可以留空("");但是不建议这么做,因为一旦odbc.ini权限管理不善,将导致数据库用户密码泄露。 V_OD_erg
0); // 连接数据库,这里的userName与password分别表示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 // 如果odbc.ini文件中已经配置了用户名密码,那么这里可以留空("");但是不建议这么做,因为一旦odbc.ini权限管理不善,将导致数据库用户密码泄露。 V_OD_erg
0); // 连接数据库,这里的userName与password分别表示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 // 如果odbc.ini文件中已经配置了用户名密码,那么这里可以留空("");但是不建议这么做,因为一旦odbc.ini权限管理不善,将导致数据库用户密码泄露。 V_OD_erg
198 199 // 以下用例以opengaussjdbc.jar为例。 // 认证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直接写到代码中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建议在配置文件或者环境变量中存放(密码应密文存放,使用时解密),确保安全; // 本示例以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在环境变量中为例,运行本示例前请先在本地环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 认证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直接写到代码中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建议在配置文件或者环境变量中存放(密码应密文存放,使用时解密),确保安全。 // 本示例以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在环境变量中为例,运行本示例前请先在本地环
如果源编码格式到目标编码格式的转换规则不存在,则字符串不进行任何转换直接返回,如GBK和LATIN1之间的转换规则是不存在的,具体转换规则可以通过查看系统表pg_conversion获得。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0); // 连接数据库,这里的userName与password分别表示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 // 如果odbc.ini文件中已经配置了用户名密码,那么这里可以留空("");但是不建议这么做,因为一旦odbc.ini权限管理不善,将导致数据库用户密码泄露。 V_OD_erg
设置当前事务检查行为的约束条件。 SET CONSTRAINTS 修改/显示/恢复运行参数 表2 修改/显示/恢复运行参数相关SQL 功能 相关SQL 修改运行时配置参数 SET 显示当前运行时参数的数值 SHOW 将指定的运行时参数恢复为缺省值 RESET 设置用户标识符 表3 设置用户标识符相关SQL
现表级数据还原。 前提条件 整体方案分为三部分:旧版本保留、快照的维护和旧版本检索。旧版本保留:新增undo_retention_time配置参数,用来设置旧版本保留的时间,超过该时间的旧版本将被回收清理,请联系管理员修改。 语法 TIMECAPSULE TABLE table_name
如果源编码格式到目标编码格式的转换规则不存在,则字符串不进行任何转换直接返回,如GBK和LATIN1之间的转换规则是不存在的,具体转换规则可以通过查看系统表pg_conversion获得。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