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Server,BMS)是一款兼具弹性云服务器和物理机性能的计算类服务,为企业提供专属的云上物理服务器,为核心数据库、关键应用系统、高性能计算、大数据等业务提供卓越的计算性能以及数据安全。 可靠性功能 常见故障模式 父主题: 云服务可靠性介绍
使用数据加密服务DEW托管凭据。实现对数据库账号口令、服务器口令、SSH Key、访问密钥等各类型凭据的统一管理、检索与安全存储。 使用数据加密服务DEW中的凭据管理服务(CSMS)定期轮换凭证。 使用IAM委托。委托操作权限给云服务或者其它账号。 相关云服务和工具 数据加密服务
RES01-01 应用组件高可用部署 应用系统内的所有组件均需要高可用部署,避免单点故障。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应用系统内各组件需要根据其具体能力,采用不同的高可用部署方案: 使用原生高可用实例:当云服务既支持单节点资源,又支持主备或集群资源时,应用的关键节点应使用主备或集群
SEC08-01 明确隐私保护策略和原则 明确隐私保护策略和原则是指在处理个人数据时,明确规定和遵守的保护个人隐私数据的总体策略和原则。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明确个人数据的分级及影响。个人数据包括:自然人的email地址、电话号码、生物特征(指纹)、位置数据、IP地址、医疗信
AS弹性伸缩 弹性伸缩(Auto Scaling,以下简称AS)是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通过设置伸缩规则来自动增加/缩减业务资源。当业务需求增长时,AS自动增加弹性云服务器(ECS)实例或带宽资源,以保证业务能力;当业务需求下降时,AS自动缩减弹性云服务器(ECS)实例或带宽资源,
双Region方案 采用双Region时,前端以ECS为例,建议方案如下: 类别 实施方案 冗余 ELB、ECS、DCS、Kafka、RDS、DDS等云服务实例均高可用部署。 备份 RDS、DDS数据库自动备份,在数据故障时使用最新备份数据恢复,可以满足可用性目标要求。 容灾 应
RES15 升级不中断业务 软件版本在重新部署或升级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避免业务中断,减少业务影响。 RES15-01 自动化部署和升级 RES15-02 自动化检查 RES15-03 自动化回滚 RES15-04 灰度部署和升级 父主题: 变更防差错
分布式缓存服务(Distributed Cache Service,简称DCS)是华为云提供的一款兼容Redis的高速内存数据处理引擎,可提供即开即用、安全可靠、弹性扩容、便捷管理的在线分布式缓存能力,满足用户高并发及数据快速访问的业务诉求。 可靠性功能 常见故障模式 父主题: 云服务可靠性介绍
RES03-01 集群跨AZ部署 应用内所有组件均采用跨AZ容灾部署,以避免单AZ故障时业务中断。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云服务实例具备跨AZ高可用实例时,优先使用云服务实例自身的跨AZ高可用实例。 云服务实例只支持发放单AZ实例,不支持跨AZ高可用实例时,需要借助其他云服务或应用层实现跨AZ容灾;以ECS为例:
RES06-01 故障模式分析 故障模式分析是在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通过对各组成单元潜在的各种故障模式及其对产品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把每一种潜在故障模式按它的严酷度予以分类,找出单点故障和产品的薄弱环节,提出可以采取的预防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可靠性的一种设计方法。 当应用系统部
跨云容灾方案 当重要应用系统已经在IDC或其他云上部署,并需要容灾到华为云,以提供高可用的容灾方案。假定应用系统在IDC或其他云上可以达到99.9%的可用性,则在容灾到华为云后,能提供99.99%的可用性。 跨云应用典型架构为前端无状态应用层+后端数据库,其中前端无状态应用可采用
际需要选取合适的数据库服务;例如RDS for MySQL和TaurusDB,在选取时应考虑更多因素,如性能等因素,这些因素可以从官方资料查看。 父主题: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资源
性能看护 PERF06-01 分层看护 PERF06-02 性能劣化自动定界定位 PERF06-03 自动告警 父主题: PERF06 性能看护
内部知识管理类应用典型部署架构(99.9%) 内部知识管理类应用通常用于内部操作,且在故障时只会对内部员工造成影响,可以承受较长的恢复时间和恢复点,其可用性目标通常要求达到99.9%,即每年中断时间可以为8.76小时。 导致业务中断的时间包含故障中断时间及由于升级配置维护等导致的中断时间,假定分别中断时间如下:
设计原则 建立持续改进的团队文化和标准化运维体系 在卓越运营中,团队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运营是一门不断改进的艺术。只有不断从已有事故中学习经验,持续学习和改进,才能最终达到卓越运营。故而,团队应该培养持续学习和改进的文化,此外,在事故发生时,应该以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思考系统的改进,
信息管理类应用典型部署架构(99.95%) 信息管理类应用通常用于内部操作,且在故障时只会对内部员工造成影响,可以承受一定的恢复时间和恢复点,其可用性目标通常要求达到99.95%,即每年故障时长可以为4.38小时。 假定故障中断与变更中断的时长分别如下: 故障中断:假定每年故障中
努力。开发团队需要在开发阶段考虑性能因素并进行优化;运营团队则需要在运营阶段持续监控和优化性能。记录并公开性能目标,以便开发和运营团队便捷查看性能目标,可以帮助开发和运营团队更好地理解和达成共同的目标。 评估客户反馈 客户反馈对于任何组织都至关重要,我们非常重视客户声音及客户满意
SEC06-05 执行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一种安全评估方法,模拟攻击者的行为,通过模拟真实的攻击场景来评估系统、应用程序或网络的安全性。渗透测试旨在发现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弱点和潜在的安全风险,以帮助组织改进其安全措施、加固防御,并保护系统免受真实攻击的威胁。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概述 本章节以典型Web应用为例,介绍不同可用性目标要求下部署的典型架构示例。针对每种场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设计,来达成可用性目标。 类别 应用可用性影响 冗余 应用内组件的高可用能力,在应用内部分节点故障时业务自动恢复能力 备份 应用数据被破坏的情况下的恢复能力 容灾 在Re
团队之间的协作方式,例如规定不同团队的响应时间、服务级别目标(SLO) 或服务等级协议(SLA),同时应该记录团队间沟通信息,确保有足够的数据用于后续的改进。 例如一种运维组织设计是:将运维组织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阶梯型运维支持团队,一线受理客户的服务请求,第一时间将大部分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