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name" : "volcano", "enable" : true }, { "name" : "coredns", "enable" : false }, { "name" : "everest", "enable" :
9系统报此错误属正常现象,也可通过下述解决方案进行处理。 解决方案: 确认报错unknown authority的第三方镜像服务器地址和端口。 从"实例拉取镜像失败"事件信息中能够直接看到报错的第三方镜像服务器地址和端口,错误信息为: Failed to pull image "bitnami/redis-cluster:latest":
container 允许 CCE Standard/CCE Turbo 拓扑管理策略的资源对齐粒度,默认为容器粒度对齐 容器指定DNS解析配置文件 容器内使用的DNS 解析配置文件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resolv-conf 无 /etc/resolv.conf
[镜像名称1:版本名称1] [镜像仓库地址]/[组织名称]/[镜像名称2:版本名称2] [镜像名称1:版本名称1]:请替换为您本地所要上传的实际镜像的名称和版本名称。 [镜像仓库地址]:可在SWR控制台上查询,b中登录指令末尾的域名即为镜像仓库地址。 [组织名称]:请替换为a中创建的组织。
台呈现为准。 前端协议:“HTTPS” 对外端口:443 证书来源:ELB服务器证书 服务器证书:cert-test 后端协议: “GRPC” 转发策略配置 域名:实际访问的域名地址,不配置时可通过IP地址访问Ingress。请确保所填写的域名已注册并备案,一旦配置了域名规则后,必须使用域名访问。
eulerosv2r9.x86_64 2023年6月 更新系统内核,修复安全漏洞。 修复IPVS模式下,EulerOS 2.9节点上升级CoreDNS后出现概率性解析超时的问题。 4.18.0-147.5.1.6.h841.eulerosv2r9.x86_64 2023年1月 更新系统内核,修复安全漏洞。
优先级:设置为1。 策略:选择“拒绝”,表示禁止访问目标地址。 类型:选择“IPv4”。 协议端口:根据内网apiserver地址中的端口,填写“5443”。 目的地址:选择“IP地址”,并填写内网apiserver地址的IP。 填写完成后,单击“确定”。 在容器中执行如下命令
过加固,当出现在CloudShell中无法访问集群时,请检查5443端口是否放通了198.19.0.0/16网段。 集群必须安装CoreDNS才能使用CloudShell。 当前仅北京一、北京四、上海一、上海二、广州、贵阳一和乌兰察布一支持使用CloudShell登录容器。 Cl
故障场景下大规模迁移操作产生更坏的影响 配置建议: 无特殊需求建议保持默认配置 比例配置过大可能导致区域在规模故障场景下仍尝试执行大规模迁移动作,导致集群过载等风险 节点迁移速率 当某区域健康时,在节点故障的情况下每秒删除 Pods 的节点数比例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after:容器部署 部署 部署成本高。 每给一家客户部署一套系统,就需要购置一台虚拟机。 成本降低50%以上。 通过容器服务实现了多租隔离,在同一台虚拟机上可以给多个企业部署系统。 升级 升级效率低。 版本升级时,需要逐台登录虚拟机手动配置升级,效率低且容易出错。 秒级升级。 通过更换镜像版本的
Service,Headless Service会生成每个Pod的集群DNS地址,可以实现对有状态负载某个特定实例的访问,对于多副本具有主副关系的MySQL 数据库,需要使用Headless Service对MySQL主服务器进行读写,并对其他副本进行数据复制。本示例中MySQL为单实例,因此并未使用Headless
种哈希方法等 ClusterIP连通性 集群内部ClusterIP地址无法ping通 集群内部ClusterIP地址可以正常ping通 说明: 由于社区安全加固,v1.27及以上版本的集群中ClusterIP地址无法ping通。 额外限制 当集群中超过3000个Service时,可能会出现网络延迟的情况。
创建一台位于vpc-X(192.168.0.0/16网段)的ECS服务器,推荐规格为4vCPUs 16GiB,系统为Huawei Cloud EulerOS 2.0,并绑定一个弹性公网IP用于拉取公网镜像。 安装指定版本的Docker 登录ECS服务器。 在Huawei Cloud EulerOS
0/16(安装Gitlab和Jenkins的ECS所在VPC) vpc-A:172.16.0.0/16(测试集群所在VPC) vpc-B:172.17.0.0/16(生产集群所在VPC) 弹性云服务器ECS 本示例中共有1台ECS,ECS位于vpc-X(192.168.0.0/16网段)。
的可定制的云原生策略控制器,有助于策略的执行和治理能力的加强,在集群中提供了更多符合Kubernetes应用场景的安全策略规则。 开源社区地址:https://github.com/open-policy-agent/gatekeeper 使用方式:https://open-policy-agent
应用需要对接哪些外部服务,例如数据库,文件存储等等。 应用部署在虚拟机上时,该类配置需要每次部署时手动配置。容器化部署,可通过环境变量的方式注入到容器中,部署更为方便。 本例需要对接MySQL数据库。您需要获取数据库的配置文件,如下“服务器地址”、“数据库名称”、“数据库登录用户名”和“数据库登录密码”将通过环境变量方式注入。
参见容器网络与主机网络的Pod IP分配差异。 图1 VPC网络模型节点可分配容器IP数配置 节点默认会占用掉3个容器IP地址(网络地址、网关地址、广播地址),因此节点上 可分配给容器使用的IP数量 = 您选择的容器IP数量 - 3,例如上面图中可分配给容器使用的IP数量为 128-3=125。
建议临时申请,制作完成后删除。 ECS_VPC_ID 虚拟私有云ID。 临时ECS服务器使用,需要与执行机一致。 ECS_NETWORK_ID 子网的网络ID。 临时ECS服务器使用,建议与执行机一致,非子网的子网ID。 ECS_SECGRP_ID 安全组ID。 临时ECS服务器使用,该安全组入
https://*.*.*.*:5443 CoreDNS is running at https://*.*.*.*:5443/api/v1/namespaces/kube-system/services/coredns:dns/proxy To further debug and
restartPolicy: Always terminationGracePeriodSeconds: 30 dnsPolicy: ClusterFirst securityContext: {} imagePullSecr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