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标签”、和“描述”,设置“输出路径”、“优先级”、“计算节点标签”、“超时时间”和“加速类型”。 基本信息:包含作业名称、标签、描述。 输出路径:存放输出结果的路径,格式以/开头。例如项目中的output文件夹,输出路径可设置为/output。 不填写路径时,默认以“作业名-UUID”格式生成输出路径。
选择“autogenome”镜像。 CPU 设置CPU为8.0核。 GPU 设置GPU为1.0。 内存 设置内存大于50G。 存储路径 单击“存储路径”右侧文件夹图标,设置用于存储Notebook数据的OBS路径。如果想直接使用已有的文件或数据,可将数据提前上传至对应的OBS路径下。 包含本项目桶最多挂载6个,不包含本项目桶最多挂载5个。
“标签”、和“描述”,设置“输出路径”、“优先级”、“计算节点标签”、“超时时间”和“加速类型”。 基本信息:包含作业名称、标签、描述。 输出路径:存放输出结果的路径,格式以/开头。例如项目中的output文件夹,输出路径可设置为/output。 不填写路径时,默认以“作业名-UUID”格式生成输出路径。
像。 CPU 设置CPU大小。 取值范围:1~128,默认为1。 GPU 设置GPU大小。 取值范围:0~16,默认为0。 内存 设置内存大小。 取值范围:2~512,默认为2。 存储路径 单击“存储路径”右侧文件夹图标,设置用于存储Notebook数据的OBS路径。如果想直接使
检查同一时刻投递作业的输出路径是否存在重复。若存在重复,则很有可能是并发写入同一个文件导致的异常,若不存在请联系服务技术支持解决。 解决方案 平台提供了作业级输出路径,流程级输出路径,子任务级输出路径用于做不同层级的文件隔离。如下图所示,如果三者填写的路径相同,请修改输出路径后重试,如果填写
选择“工具>Nextflow”,单击“新建流程”。 填写流程基本信息。 名称:设置流程名称。名称长度为1-56,只允许出现中划线、下划线、字母和数字。 标签:选择流程标签,最多可添加5个。 描述:设置流程相关描述。 单击“下一步”,添加流程文件。 单击“流程文件”后面的“添加”,添加流程文件。
环境。 使用自己的电脑搭建Docker环境。 使用华为云弹性云服务器ECS搭建Docker环境。 本示例中使用华为云弹性服务器ECS,并通过ECS搭建Docker环境。在创建ECS时,可以选择ECS的操作系统。例如,ECS如果为Linux操作系统,可以依次执行如下命令快速安装容器引擎。
数据控制与数据审计 数据保护策略 项目内的数据支持精细化的权限控制,可对数据分享、下载、删除进行设置。您可以在项目的“设置”页面设置数据权限。数据权限仅可以有项目所有者设置。 分享:关闭分享后,项目内数据不允许分享给其他项目,包括拷贝、引用两种方式。 下载:关闭下载后,项目内数据不允许下载至本地。
您可以对某个数据设置禁止删除。设置禁止删除后,该目录只能添加数据,不支持删除数据。也可以通过“允许删除”取消禁止删除设置。 图7 开启禁止删除数据 支持设置最多15个数据的禁止删除状态。 如果平台或者父目录设置禁止删除状态,则对应的数据根路径或者子路径均为禁止删除状态,子路径不支持同时
待计算路径:选择待计算的路径。待计算路径起点是中心配体名称,终点是其他配体的名称。在相似度计算完成之前默认未勾选。您也可以添加路径或者重置路径。添加路径和重置路径可以通过单击右边的“添加路径”或者“重置”进行操作。添加路径也可以在左侧微扰图中直接通过两个分子之间进行连线添加。可以在微扰图中单击某条待计算路径上的,删除该条待计算路径。
Failed 未满足前提条件,服务器未满足请求者在请求中设置的其中一个前提条件。 413 Request Entity Too Large 由于请求的实体过大,服务器无法处理,因此拒绝请求。为防止客户端的连续请求,服务器可能会关闭连接。如果只是服务器暂时无法处理,则会包含一个Retry-After的响应信息。
设置消息邮件配置 功能介绍 设置消息邮件配置 URI PUT /v1/{project_id}/messages/email-server-config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华为云项目ID,您可以从获取项目ID中获取。
创建作业。也可以将团队成员引入到项目中,并通过设置成员角色实现项目权限的划分。 您可以创建项目,并向其中上传数据、创建作业。 在“项目列表”中,展示了当前用户有权限访问的项目。 图1 项目列表 查看项目信息 项目信息中提供了项目设置,成员管理,数据审计,您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查看。
对于pod配置,暂不支持用户侧设置。若用户侧设置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对应Process执行失败。相关信息可参考https://www.nextflow.io/docs/latest/process.html#pod 对于publishDir配置,用户侧设置时需要使用一定的技巧。目前测试结果表明下面两种写法是可行的,
task-4-qvina-w:分子对接。 task-5-docking summary:汇总分子对接结果。 图3 数据路径和流程图 图4 设置数据库 设置完成后,单击“提交”,执行药物虚拟筛选任务。 对于“运行中”的任务,单击图标,允许取消、强制停止或删除。 对于“已取消”、
开启公共授权,则数据全网可见,所有用户均可访问。 配置公共读可参考配置标准桶策略,将桶策略设置为“公共读”。一般私密数据不建议用此方法。 目前仅支持访问用户个人OBS下的链接,不支持读取其他用户公共读的链接。 上传待检测的图片 请参见OBS文档上传对象。 获取图片URL 请参见OBS文档获取对象URL。
登录界面 子用户(子管理员、操作员) 登录医疗智能体管理控制台。 选择IAM用户登录,填写账号名、IAM用户名、密码,登录平台。 账号名:与管理员(购买平台的账户)的账号名一致。 IAM用户名、密码:创建子用户时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 图2 IAM用户登录界面 父主题: 用户管理
购买时长:如果选择的“包年包月”计费,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购买时长;如果选择的“按需”计费,无需选择购买时长。 勾选自动续费后,系统将在产品到期前自动续费,无需用户再手动操作。按月购买,自动续费周期为一个月。 单击“下一步”,确认订单详情。 单击“立即购买”,并支付订单,完成服务购买。 购买成功后,需
安装/卸载Nextflow 安装Nextflow Nextflow需要用户自己进行安装,安装的权限只有管理员拥有。 在平台右上角用户名中选择“系统设置”。 在“Nextflow配置”模块,单击“安装”。 图1 安装Nextflow 选择安装方式。目前支持GitHub获取和上传安装包两种方式。
长。 图3 靶点设置 图4 Target1设置 图5 Target2设置 图6 靶点设置完成 通过“靶点设置”上传靶点,并且设置对接口袋。 此处靶点设置为可选参数,如果选择靶点设置,可以将对接活性作为一个约束条件进行分子优化。靶点1对应的约束条件是target1_binding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