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远程维护 远程维护是IoT边缘网关提供的Web版客户端工具,可帮助您使用SSH协议进行远程访问主机或直接下载edge应用模块日志。 前提条件 专业版和基础版边缘节点均支持远程维护功能。 节点状态为未安装/升级中/删除中时,无法使用远程登录功能。 远程主机安装了SSH服务端程序,并
启用TPM硬件加密 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安全芯片是指符合TPM(可信赖平台模块)标准的安全芯片,它能有效地保护服务器,防止非法用户访问敏感数据。 通过安装节点时,选定开启TPM加密功能,实现对节点侧密钥、鉴权凭证等敏感数据的硬件加密。 图1 开启TPM硬件场景下边缘网关访问云端
OT数采配置 配置数据源 数据源提供OT数据的设备和系统,如DCS、SCADA、PLC、数据库等。 创建数采连接 访问IoT边缘,单击“管理控制台”进入IoT边缘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边缘节点 > 节点管理”,节点名称选择“test_IoT10”进入页面。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数采配置
使用 1. 验证北向应用NA通过云端ITIntegration调用IT应用(IA) 验证方法可选择API Explorer、Postman等接口测试工具、实际构建南向应用NA三种方式来验证。 如果使用Postman等接口调试工具或者实际构建南向应用NA来测试请参考API参考。 API
注册基础版节点(鸿蒙系统) 鸿蒙系统下当前仅支持基础版节点的安装,基础版节点的“系统应用”采用进程包部署方式。适用于Linux Core系统,无Docker环境。以下步骤均使用基于瑞芯微 RK3568 芯片的DAYU200开发板进行节点安装测试。 在注册前请检查机器网络是否正常,是否能够连接到公网。
创建API 创建API分组。 API网关>开放API>右上方创建分组。 编辑分组 填写分组名称(自定义),带年纪确定完成创建。 创建API。 进入API分组,创建API,API提供erp数据上传的请求转发功能。 创建过程说明: 1. 基本信息。 API名称:自定义。 所属分组:默认。
计费说明 您在使用IoT边缘服务时,需要开通相关依赖的云服务,如“IoTDA设备接入服务”等,这些服务会单独计费,IoTDA计费请参考:IoTDA计费。 IoT边缘的运行引擎包含基础版、专业版,其中部署类型为KubeEdge的专业版节点依赖IEF管理,涉及IEF服务按应用实例数进
OT数采配置 添加数采模板 描述数采配置项的元数据,数采配置包括数据源配置元数据、点位采集配置元数据。 系统数据源模板导入 数据源模板描述了数据源配置项的元数据,用户在配置数据源之前,需要先导入数据源模板。IoT边缘服务当前已经预置通用数据源模板,可以直接使用,系统也支持用户自定义导入模板。
节点概览 您可以查看边缘节点列表中节点状态及详细信息。在节点详情页,选择“节点概览”页签。 访问IoT边缘,单击“管理控制台”进入IoT边缘控制台。 选择左侧导航栏“边缘节点 > 节点管理”进入页面。 图1 边缘节点列表 选择您的边缘节点,单击“节点名称”进入节点详情页。 图2 节点详细信息
主备配置 图1 构架图 通过主备配置,保证主机数据的可靠性和相关业务的可持续性。 [主] 执行边缘所有业务, [备] 下载所有镜像且仅执行edge_agent、edge_keepalive应用,在主节点发生宕机,网络故障等情况下进行主备倒换,且原主节点恢复后不会进行抢占。 使用约束
注册专业版节点(KubeEdge) 基于智能边缘平台(IEF)的容器应用部署和管理能力,提供跨节点的资源调度以及故障迁移,边云一致的容器生态和服务协同,共享边缘市场。 注册专业版节点 访问IoT边缘,单击“管理控制台”进入IoT边缘控制台。 选择左侧导航栏“边缘节点 > 节点管理”单击右上角“注册节点”。
点位计算 业务流程 点位计算业务流程如图1 流程图所示,先进行点位缩放得到真实值,再用真实值进行点位清洗得到上报值。 图1 流程图 点位缩放 对数采数据做规整,减少应用对数据处理和适配的工作量,如从PLC采集上来的原始数据,需要经过计算后才能表达真实含义。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见点位缩放。
应用模块 在节点详情页的“模块管理”页签,可部署边缘应用、配置业务应用、数据流转配置。 关于部署边缘应用的更多使用描述,可参见部署应用。 关于数据流转配置的更多使用描述,可参见数据流转配置。 图1 部署边缘应用 配置业务应用 业务应用支持应用自定义配置,应用部署成功之后,根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