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错误原因:通信错误。 解决办法:请检查网络状态,或确认是否出现节点故障。 GAUSS-04262: "Failed to send snapshot to coordinator %u" SQLSTATE: XX000 错误原因:通信错误。 解决办法:请检查网络状态,或确认是否出现节点故障。
"SPI_cursor_open called while not connected" SQLSTATE: XX000 错误原因:spi连接失败。 解决办法:请检查网络或者请联系技术支持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 GAUSS-02252: "%s is not allowed in a non-volatile
集群开启IPv6功能后,内网IP会同时展示IPv4和IPv6,您可根据需要进行使用。 公网域名 通过外部网络访问集群数据库的域名地址。更多信息请参见管理GaussDB(DWS)集群访问域名。 说明: 不支持负载均衡能力。 公网IP 通过外部网络访问集群数据库的IP地址。 说明: 如果创建集群时没有绑定弹性IP,“
创建数据仓库GaussDB(DWS) 参见“创建集群”章节创建GaussDB(DWS)数据仓库。创建成功后,记录集群的内网IP。 为确保ECS与GaussDB(DWS)网络互通,GaussDB(DWS)数据仓库需要与ECS在同一个区域,同一个虚拟私有云和子网下。 表1 DWS规格 参数项 参数取值 区域 华北-北京4
GaussDB(DWS)导入性能都和哪些因素有关联? dws的导入性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集群规格:磁盘io、网络吞吐、内存、cpu规格等。 业务规划:表字段的类型、是否压缩、行存还是列存。 数据存储:集群本地、OBS等。 数据导入的方式选择等。 父主题: 数据迁移
在GaussDB(DWS)上,创建外表tpcds.customer_address_ext用于接收数据服务器上的数据。 假设OBS数据服务器与集群网络连接正常,OBS数据服务器IP为xxx.xxx.x.xx,数据源文件格式为CSV,规划的并行导入与示例保持一致。 其中设置的导入信息如下所示:
入;多个导入任务使用同一GDS时,可以使用-t参数打开GDS多线程并发执行导入。GDS建议挂载在不同物理盘以及不同网卡上,避免物理IO以及网络可能出现的瓶颈。 在GDS IO与网卡未达到物理瓶颈前,可以考虑在GaussDB(DWS)开启SMP进行加速。SMP开启之后会对对应的GD
1分钟 dws013_bytes_in 网络输入吞吐量 该指标用于统计每秒从网络输入每个集群节点的数据总量。 单位:字节/秒 ≥ 0字节/秒 数据仓库节点 1分钟 dws014_bytes_out 网络输出吞吐量 该指标用于统计从每个节点每秒发送到网络的数据总量。 单位:字节/秒 ≥ 0字节/秒
TPC-H测试环境 硬件环境 每个测试环境6个节点,配置如下: CPU 16核:Intel Ice Lake 内存:64GB 网络带宽:9Gbit/s 磁盘:SSD云盘,每块600GB,共2块 软件环境 内核版本:Linux 3.10.0-862.14.1.5.h757.eulerosv2r7
TPC-DS测试环境 硬件环境 每个测试环境6个节点,配置如下: CPU 16核:Intel Ice Lake 内存:64GB 网络带宽:9Gbit/s 磁盘:SSD云盘,每块600GB,共2块 软件环境 内核版本:Linux 3.10.0-862.14.1.5.h757.eulerosv2r7
SSB测试环境 硬件环境 每个测试环境6个节点,配置如下: CPU 16核:Intel Ice Lake 内存:64GB 网络带宽:9Gbit/s 磁盘:SSD云盘,每块600GB,共2块 软件环境 内核版本:Linux 3.10.0-862.14.1.5.h757.eulerosv2r7
组。 安全组的出入规则是否正确。 如果是在互联网环境无法连接,还需要检查以下可能导致异常的原因: 用户网络是否与互联网可以正常连通。 用户网络防火墙策略是否限制了访问。 用户网络是否需要通过代理才能访问互联网。 联系服务人员 如果无法确定原因并解决问题,请提交工单反馈问题。您可以
集群监控开关按钮默认开启。 当集群处于修复过程中时应该先关闭集群监控开关。当修复完成后,再开启集群监控服务。 当集群中有节点下电或集群管理IP网络不通时,集群监控开关和集群采集指标配置按钮不可用。 监控采集 登录GaussDB(DWS) 管理控制台。 在“集群 > 专属集群”页面,找到需要查看监控的集群。
端访问或读取MRS数据源。 视频介绍 准备环境 已创建DWS集群,需确保MRS和DWS集群在同一个区域、可用区、同一VPC子网内,确保集群网络互通。 基本流程 本实践预计时长:1小时,基本流程如下: 创建MRS分析集群(选择Hive、Spark、Tez组件)。 通过将本地txt数
PGSSLROOTCERT PGSSLMODE 该方式应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使用此方式时,建议设置客户端的PGSSLMODE变量为verify-ca。确保了网络数据的安全性。 单向认证 客户端只验证服务器证书的有效性,而服务器端不验证客户端证书的有效性。服务器加载证书信息并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使用根证书来验证服务器端证书的有效性。
别查询视图。普通用户仅支持登录到集群的某个CN查询以gs为前缀的视图。 查询此类实时视图时,因需要获取作业运行实时资源使用情况,会有一定的网络延时。 实例故障时,实时TopSQL视图有可能记录不全。 实时TopSQL中能够记录的SQL语句的规格是: 不记录特殊数据定义语句,如:SET、RESET、SHOW、ALTER
相关参数,确保ECS/BMS底层的OS安全环境。 数据库与外部网络隔离 GaussDB(DWS)在单独的虚拟私有云VPC网络中,各VPC之间相互隔离。数据库作为一个组件,按照防火墙安全区域的划分是属于内部用户接口网络区域内,即受信类区域,不涉及其他区域的划分。客户端和对外服务节点CN之间的通信(命令行工具、GUI
jar文件中提供的umask值是系统设置值,与文件权限相关。建议用户不要修改此值。修改此值将影响文件权限。 DSC是一个单机应用程序,无需与任何网络或数据库连接即可运行。它可以在与任何网络隔离的任何机器上运行。 父主题: 使用DSC
EST数据为例。 网络互通说明:本实践的Oracle数据库在云下,通过云数据迁移服务CDM连接Oracle和DWS。其中CDM通过公网IP与Oracle连通;CDM与DWS默认在同一个区域、虚拟私有云下,网络互通。实际迁移过程请确保网络互通,本章节不详细介绍网络如何打通。 本实践
数据库监控(DMS)是一个为GaussDB(DWS)数据库提供多维度监控服务的系统,为客户数据库的快速、稳定运行提供保驾护航的能力。该功能对业务数据库所使用磁盘、网络、OS指标数据,集群运行关键性能指标数据进行收集、监控、分析。 监控项 节点监控 性能监控 数据库监控 历史查询 实时查询 实例监控 负载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