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N的当前用户查询相关的信息。 表1 PGXC_STAT_ACTIVITY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coorname text 当前集群下的CN名称。 datid oid 用户会话在后端连接到的数据库OID。 datname name 用户会话在后端连接到的数据库名称。 pid bigint
S)创建集群页面,单击“安全组”下拉列表旁边的按钮,刷新后在“安全组”下拉列表中选择新建的安全组。 为了使GaussDB(DWS)客户端可以连接集群,用户需要在新建的安全组中添加一条入规则,开放GaussDB(DWS)集群的数据库端口的访问权限。 协议:TCP。 端口范围:800
gs_dump支持导出单个数据库或其内的对象,而gs_dumpall支持导出集群中所有数据库或各库的公共全局对象。 通过导入工具将导出的元数据信息导入至需要的数据库,可以完成数据库信息的迁移。 适用于元数据迁移。 使用gs_restore导入数据 sql/tmp/tar文件格式 在数据库迁移场景下,
区之间的分布情况,如果分布键很好地分布在各个分区中,则可以使查询性能变得更好。 分布列选择不当,在数据导入后有可能出现数据分布倾斜,进而导致某些磁盘的使用明显高于其他磁盘,极端情况下会导致集群只读。合理的选择分布键,对表查询的性能至关重要。此外,合适的分布键还可以使数据的索引更快地创建和维护。
N的当前用户查询相关的信息。 表1 PGXC_STAT_ACTIVITY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coorname text 当前集群下的CN名称。 datid oid 用户会话在后端连接到的数据库OID。 datname name 用户会话在后端连接到的数据库名称。 pid bigint
h、sqlext.h等)和库libodbc.so。这些头文件和库可从unixODBC-2.3.0的安装包中获得。 Windows下的ODBC包 从软件包中获取,包名为dws_8.x.x_odbc_driver_for_windows.zip。Windows环境下,开发应用程序用到的相关头文件和库文件都由系统自带。
库管理 数据库管理 模式管理 函数/过程管理 表管理 视图管理 序列管理 用户/角色管理 父主题: Data Studio
显示在所有CN上执行作业结束后的负载管理记录。此视图用于从GaussDB(DWS)数据库中查询数据,数据库中的数据会被定时清理,清理周期为3分钟。 PGXC_WLM_SESSION_HISTORY视图仅支持在postgres数据库中查询,其它数据库中查询会直接报错。 PGXC_W
integer 用户使用的内存大小,单位为MB。 DN:显示当前DN上用户使用的内存大小。 CN:显示所有DN上用户使用内存的累积和。 total_memory integer 资源池使用的内存大小,单位为MB。值为0表示未限制最大可用内存,其限制取决于数据库最大可用内存max_d
DWS_2000000023 DWS集群中存在持有锁过长的vacuum full操作 告警解释 数据表执行vacuum full操作会持有八级锁,如果对某张表执行vacuum full操作且持有锁周期超过20分钟(可配置)时,则上报集群中存在持有锁过长的vacuum full操作的重要告警;当vacuum
现状和需求 大量的企业经营性数据(订单,库存,原料,付款等)在企业的业务运营系统以及其后台的(事务型)数据库中产生的。 企业的决策者需要及时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类分析,从中获得企业运营的各种业务特征,为下一步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困难 对数据的归类分析往往涉及到对多张数据库表数据的同时访问,
杂作业的CPU使用情况,且该值为相关控制组的CPU使用统计值)。 total_cpu integer 在该机器节点上,用户关联控制组的CPU核数总和。 used_space bigint 已使用的永久表存储空间大小,单位KB。 total_space bigint 可使用的永久表
其它数据库中查询会直接报错。 GS_WLM_SESSION_INFO视图的字段同表1相同,具体字段内容如下: 表1 GS_WLM_SESSION_HISTORY的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datid oid 连接后端的数据库OID。 dbname text 连接后端的数据库名称。 schemaname
创建表films时带有主键约束,使用PRIMARY KEY声明主键code,即表中的code字段只能包含唯一的非NULL值。同时主键会为表films创建索引films_pkey。 插入表中的数据code字段值UA502与表中已存在的中code字段值重复,因此插入数据报错。 处理方法 方法一:检查数
新增参数sslCrl吊销证书的路径,默认为空。 JDBC支持数据库连接重连。 新增参数autoReconnect,是否开启数据库连接自动重连,默认为false。 新增参数reConnectCount,自动重连次数,默认为10。当“autoReconnect=true”时,该参数生效,超过配置的连接次数,重连失败。
建新集群,然后从快照记录的数据中还原数据库信息。从快照恢复数据到新集群的详细步骤请参见恢复快照到新集群。 当选择将快照恢复到原集群时,GaussDB(DWS)会清除当前集群的数据,然后从快照记录的数据中将数据库信息还原到当前集群。从快照恢复数据到原集群的详细步骤请参见恢复快照到原集群。
GaussDB(DWS)是否有高效的删除表数据的方法? 有。删除大批量的日志数据时,使用delete语法需要花费更大的时间,此时可以通过TRUNCATE语法进行大批量删除操作,它的删除速度比delete快得多。 详情请参见TRUNCATE。 功能描述 清理表数据,TRUNCATE
连接后端的数据库OID。 dbname text 连接后端的数据库名称。 schemaname text 模式名。 nodename text 语句执行的CN名称。 username text 连接到后端的用户名。 application_name text 连接到后端的应用名。
ITY视图展示常用的一些定位思路。 表1 部分PG_STAT_ACTIVITY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usename name 登录该后端的用户名。 client_addr inet 连接到该后端的客户端的IP地址。 如果此字段是null,则表示通过服务器机器上UNIX套接字连接
数据库中是不会存储您的密码原文的,而是存储的密码的HASH摘要,在密码校验时与客户端发来的密码摘要进行比对(中间会有加盐操作)。故当您改变了密码算法策略时,数据库也是无法还原您的密码,再生成新的HASH算法的摘要值的。必须您手动修改一次密码或者创建一个新用户,这时新的密码将会采用您设置的HASH算法进行摘要存储,用于下次连接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