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ping rain done #./ping.sh x.x.x.x >>/dev/null & 通过VI编辑器将以上脚本粘贴在ping.sh文本中。 给文件授权 chmod 777 ping.sh。 使用文件执行ping命令: ./ping.sh x.x.x.x >>/dev/null
标签搜索 背景信息 对已增加的标签键和标签值进行搜索,包括VPN网关、对端网关和VPN连接。 操作步骤 站点入云VPN企业版VPN网关搜索标签。 登录管理控制台。 在管理控制台左上角单击图标,选择区域和项目。 在页面左上角单击图标,选择“网络 > 虚拟专用网络VPN”。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虚拟专用网络
按标签搜索VPN网关 场景描述 用户在使用VPN服务时,根据使用场景不同,可以将VPN资源按照特定规则进行分类,便于资源管理与费用计算。 VPN支持对接标签管理服务(Tag Management Service,简称TMS),通过给账号下VPN资源添加标签,可以对VPN资源进行自
配置客户端 约束与限制 同一客户端连接多个服务端场景,服务端配置的客户端网段信息不能存在包含或重合关系,否则,VPN客户端连接时可能分配到相同IP地址导致连接失败。 同一个客户端设备不能同时与同一个VPN网关建立多条VPN连接,否则只有其中一条VPN连接能通。 OpenVPN客户
每个接口所需要的权限,与各个接口所对应的授权项相对应,只有发起请求的用户被授予授权项所对应的策略,该用户才能成功调用该接口。例如,用户要调用接口来查询VPN 网关列表,那么这个IAM用户被授予的策略中必须包含允许“vpn:vpnGateways:list”的授权项,该接口才能调用成功。
查询VPN网关可用区(V5) 功能介绍 查询VPN网关可用区,响应体信息比v5.1接口更少(例如IPv6、边缘站点等新特性)。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URI GET /v5/{project_id}/vpn-gateways/availability-zones 表1
VPN隧道创建完成后会在物理接口port下自动生成一个VPN隧道接口。 图7 VPN隧道接口 完成IPsec隧道配置。 图8 完成IPsec隧道配置 配置路由 添加静态路由。 添加去往云端VPC子网172.16.0.0/24的子网路由,出接口为VPN隧道接口。 图9 添加静态路由 配置多出口策略路由。
查询VPN网关可用区(V5.1) 功能介绍 查询VPN网关可用区,响应体信息比v5接口更多(例如IPv6、边缘站点等新特性)。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URI GET /v5.1/{project_id}/vpn-gateways/availability-zones 表1
客户侧设备组网与基础配置假设 内网接口:ethnet0/0 所属zone为Trust,接口IP为b.b.b.1/24。 外网接口:ethnet0/1 所属zone为Untrust,接口IP为B.B.B.Y/24。 缺省路由:目标网段0.0.0.0/0 出接口ethnet0/1,下一跳为ethnet0/1的网关IP
0/16 接口分配方式 手动分配 本示例以“手动分配”为例。 自动分配 手动分配 本端隧道接口地址 配置在VPN网关上的tunnel接口地址。 169.254.70.1 对端隧道接口地址 配置在对端网关上的tunnel接口地址,该接口地址需要和对端网关实际配置的tunnel接口地址保持一致。
本端隧道接口地址 仅“接口分配方式”采用“手动分配”时需要配置。 配置在VPN网关上的tunnel接口地址。 - 对端隧道接口地址 仅“接口分配方式”采用“手动分配”时需要配置。 配置在对端网关上的tunnel接口地址,该接口地址需要和对端网关实际配置的tunnel接口地址保持一致。
0/16 接口分配方式 手动分配 本示例以“手动分配”为例。 自动分配 手动分配 本端隧道接口地址 配置在VPN网关上的tunnel接口地址。 169.254.70.1 对端隧道接口地址 配置在对端网关上的tunnel接口地址,该接口地址需要和对端网关实际配置的tunnel接口地址保持一致。
} } } } 获取Token后,再调用其他接口时,您需要在请求消息头中添加“X-Auth-Token”,其值即为Token。例如Token值为“ABCDEFJ....”,则调用接口时将“X-Auth-Token: ABCDEFJ....”加到请求消息头即可,如下所示。
静态路由配置所示。 图1 静态路由配置 配置tunnel接口。 选择“高级 > 接口管理 > 逻辑接口”。 配置两个tunnel接口,信息填写完毕后单击“添加”。 关键参数配置如图 tunnel接口配置所示。 图2 tunnel接口配置 配置VPN连接。 选择“高级 > VPN > IPSec
云下公网IP不能被二次NAT为设备的接口IP。 安全策略:放行云下子网访问云上子网的所有协议,放行两个公网IP间的ESP、AH及UDP的500和4500端口。 路由配置:添加访问云上子网的出接口路由为隧道接口或IPsec协商出口,注意出接口的下一跳ARP解析要可达。 更多故障排
文字符必须为UTF-8编码。 每个接口的请求消息体内容不同,也并不是每个接口都需要有请求消息体(或者说消息体为空),GET、DELETE操作类型的接口就不需要消息体,消息体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接口而定。 对于管理员创建IAM用户接口,您可以从接口的请求部分看到所需的请求参数及参数
跳指向本地出接口网关IP。 图5 新建静态路由 表2 新建静态路由参数设置 参数名称 说明 协议类型 IPv4。 源虚拟路由器 选择默认的“public”。 目的地址/掩码 云端子网地址。 目的虚拟路由器 选择默认的“public”。 出接口 本端公网IP配置的接口。 下一跳 本端公网地址下一跳。
用,计费周期为1小时。 只支持按需转包年/包月 本端隧道接口地址 配置在VPN网关上的tunnel接口地址。 支持 对端隧道接口地址 配置在对端网关上的tunnel接口地址,该接口地址需要和对端网关实际配置的tunnel接口地址保持一致。 支持 分支互联 “连接模式”采用“BGP路由模式”,支持分支互联功能。
跳指向本地出接口网关IP。 图5 新建静态路由 表2 新建静态路由参数设置 参数名称 说明 协议类型 IPv4。 源虚拟路由器 选择默认的“public”。 目的地址/掩码 云端子网地址。 目的虚拟路由器 选择默认的“public”。 出接口 本端公网IP配置的接口。 下一跳 本端公网地址下一跳。
生命周期(Life Cycle): 86400 客户侧设备组网与基础配置假设 部署模式:网关模式。 内网接口:LAN 接口IP为192.168.10.1/24。 外网接口:线路1 即WAN1 接口IP为22.22.22.22/24。 缺省路由:线路1的网关IP,如22.22.22.1。 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