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服务加入Istio后,如何获取客户端真实源IP? 问题现象 服务启用Istio后,访问日志中无法获取到客户端源IP。 解决方案 本文以绑定ELB类型Service的nginx应用为例,详细步骤如下: ELB侧开启获取客户端IP 独享型ELB默认开启源地址透传功能,无需手动开启。
ECS)使用IPv4,那么启用IPv6后,工作节点可在双栈模式下运行,即工作节点可以拥有两个不同版本的IP地址:IPv4地址和IPv6地址,这两个IP地址都可以进行内网/公网访问。 图1 IPv4/IPv6双栈集群示意图 使用场景 如果您的应用需要为使用IPv6终端的用户提供访问
为ELB Ingress配置HTTPS证书 Ingress支持配置SSL/TLS证书,以HTTPS协议的方式对外提供安全服务。 当前支持在集群中使用以下方式配置Ingress证书: 使用TLS类型的密钥证书:需要将证书导入至Secret中,CCE会将该证书自动配置到ELB侧(证书
取客户端源IP。 当节点访问类型Service的“服务亲和”配置为“节点级别”时,流量不经过转发直接访问节点上的容器,因此Service后端的容器可以获取客户端源IP。 若已使用Istio服务网格,获取源IP地址的方法请参见服务加入Istio后,如何获取客户端真实源IP? 支持获取源IP地址的场景
ELB IPv4私网地址检查异常处理 检查项内容 检查集群内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所关联的ELB实例是否包含IPv4私网IP。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删除关联无IPv4私网地址ELB的负载均衡型Service。 解决方案二:为无IPv4私网IP地址的ELB绑定一个私网IP。步骤如下:
CCE集群的节点可以更改IP吗? 不支持修改私网IP:当前CCE的集群中把节点私网IP作为kubernetes node名称,kubernetes node名称不支持修改,修改后会导致节点不可用及容器网络异常等故障,所以不支持更换节点私网IP。 支持修改公网IP:节点上的公网IP可以在ECS控制台更换。
Name,缩写SAN)允许将多种值(包括IP地址、域名等)与证书关联。SAN通常在TLS握手阶段被用于客户端校验服务端的合法性:服务端证书是否被客户端信任的CA所签发,且证书中的SAN是否与客户端实际访问的IP地址或DNS域名匹配。 当客户端无法直接访问集群内网私有IP地址或者公网弹性IP地址时,您可以将
前剩余可加入的IPv6网卡数。 配置了共享带宽的IPv6双栈Pod:Pod创建时,CNI会等待IPv6双栈网卡插入共享带宽完成后才会返回成功;Pod删除时,会等待Pod完全删除或最长30秒删除状态后进行IPv6双栈网卡移出共享带宽。 如果Pod对应的IPv6双栈网卡加入共享带宽失
在VPC网络集群中访问集群外地址时使用Pod IP作为客户端源IP 在使用VPC网络的CCE集群中,Pod与集群外部通信时,系统默认会将源Pod的IP地址转换为节点的IP地址,使Pod以节点IP的形式与外部进行通信。这一过程被称为“Pod IP伪装”,技术上也称为源网络地址转换(Source
如何使容器重启后所在容器IP仍保持不变? 单节点场景 如果集群下仅有1个节点时,要使容器重启后所在容器IP保持不变,需在工作负载中配置主机网络,在工作负载的yaml中的spec.spec.下加入hostNetwork: true字段。 多节点场景 如果集群下有多个节点时,除进行以
r,负载均衡器只支持ipv4私网;设置pulic,负载均衡器支持ipv4私网和ipv4公网。设置public会创建对应的弹性公网ip,并收取一定费用。 配置建议: 需要对外网提供服务时,需要有公网访问地址,需要选择public类型。无对外访问需求,仅在局域网内访问时,设置inner类型即可。
r,负载均衡器只支持ipv4私网;设置pulic,负载均衡器支持ipv4私网和ipv4公网。设置public会创建对应的弹性公网ip,并收取一定费用。 配置建议: 需要对外网提供服务时,需要有公网访问地址,需要选择public类型。无对外访问需求,仅在局域网内访问时,设置inner类型即可。
集群与虚拟私有云、子网的关系是怎样的? “虚拟私有云”类似家庭生活中路由器管理192.168.0.0/16的私有局域网,是为用户在云上构建的一个私有网络,是弹性云服务器、负载均衡、中间件等工作的基本网络环境。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可以设置不同规模的网络,一般可为10.0.0.0/8~24,172
使用已有EIP的annotation配置 annotation 是否可选 参数说明 yangtse.io/eip-id 必选 弹性公网IP的ID。 获取方法: 登录弹性公网IP控制台,在弹性公网IP列表单击需要绑定的EIP名称,找到“ID”字段复制即可。 检查Pod的EIP就绪 容器网络控制器会在Pod
iptables与IPVS如何选择 kube-proxy是Kubernetes集群的关键组件,负责Service和其后端容器Pod之间进行负载均衡转发。 CCE当前支持iptables和IPVS两种服务转发模式,各有优缺点。 特性差异 iptables IPVS 定位 成熟稳定的
容器访问公网有如下方法可以实现。 给容器所在节点绑定弹性公网IP(容器网络模型为VPC网络或容器隧道网络)。 给Pod IP绑定弹性公网IP(仅支持云原生2.0网络模型集群,在VPC控制台中手动为Pod的弹性网卡或辅助弹性网卡绑定弹性公网IP。不推荐使用,因为Pod被重调度后IP会变化导致新的Pod无法访问公网)。
erences的Pod固定IP,暂不支持Deployment、DaemonSet等其他类型的工作负载配置Pod固定IP,且不支持已设置HostNetwork的Pod配置固定IP。 对Pod的IP地址无明确要求的业务不建议配置固定IP,因为配置了固定IP的Pod,Pod重建的耗时会略微变长同时IP地址的利用率会下降。
服务转发模式 支持IPVS和iptables两种转发模式,具体请参见iptables与IPVS如何选择。 iptables:社区传统的kube-proxy模式。适用于Service数量较少或客户端会出现大量并发短链接的场景。IPv6集群不支持iptables模式。 IPVS:吞吐更高
216.34 ipv6enable Boolean 参数解释: 集群是否使用IPv6模式,1.15版本及以上支持。 约束限制: 开启IPv6后不支持iptables转发模式;VPC网络模式不支持IPv4/IPv6双栈网络。 取值范围: true: 开启IPv4/IPv6双栈模式 false:
如果业务容器需使用主机网络模式且又监听在非安全端口上,可以通过在节点上手动添加iptables规则来缓解此漏洞。 执行以下命令,在集群中配置iptables规则,用于拒绝非本地对127.0.0.1的访问流量: iptables -I INPUT --dst 127.0.0.0/8 ! --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