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Exporter已部署成功。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验证: 登录集群节点执行如下任意一种命令: curl http://{集群IP}:9216/metrics curl http://{集群任意节点私有IP}:30003/metrics 访问地址:http://{集群任意节点的公网IP}:30003/metrics。 图2
'prometheus' # metrics_path defaults to '/metrics' # scheme defaults to 'http'. static_configs: - targets: ['localhost:9090'] remote_write: -
Host”中,将“region”的“字段类型”设置为“变量”,“字段值”选择“region”。 图15 设置region 在“配置动作 > Path”中,将“projectId”的“字段类型”设置为“表达式”,“字段值”设置为全局变量“projectId”。 图16 设置projectId “转换器
(CCE)、云容器实例 (CCI)、云监控 (Cloud Eye)、分布式消息 (DMS)、弹性云服务器 (ECS)云服务数据的访问权限。该权限设置针对整个AOM服务生效。 前提条件 AOM已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IAM为您创建名为“ aom_admin_trust ” 的委托。创建委托的具体操作请参见创建委托。
Exporter已部署成功。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验证: 登录集群节点执行如下任意一种命令: curl http://{集群IP}:9121/metrics curl http://{集群任意节点私有IP}:30378/metrics 访问地址:http://{集群任意节点的公网IP}:30378/metrics 如发
使用开源工具Beats采集日志并上传到LTS。具体操作请参见:使用KAFKA协议上报日志(LTS)。 Logstash 使用开源工具Logstash采集日志并上传到LTS。具体操作请参见:使用KAFKA协议上报日志(LTS)。 SNMP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远程监控网络设备,有v1、v2、v3三个版本。具体操作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64 error_msg String 调用失败响应信息描述。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1024 http_code Integer http返回码 最小值:0 最大值:999 状态码: 401 表4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error_code
设置告警规则详情。具体的参数说明如表3所示。 设置完成后,监控的指标数据以折线图形式显示在告警条件上方。单击“新增指标”可多次添加监控指标,并为指标设置统计周期和检测规则等信息。 图2 设置告警规则详情 表3 告警规则详情填写说明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示例 多指标 按设置的多个指标数据和对应告警条件逐条计算,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则触发告警。
采集开关 为了减少内存、数据库、磁盘空间占用,您可以按需进行采集设置。 日志采集开关 前提条件:弹性云服务器上已安装ICAgent,详细操作请参见安装ICAgent。 登录AOM控制台,选择“配置管理 > 日志配置”,选择“采集开关”页签。 开启或者关闭日志采集开关。 “日志采集
单击“告警”或“事件”页签,查看告警或事件信息。 设置时间范围,查看已设时间范围内产生的告警或事件。您可以使用AOM预定义的时间标签,例如近1小时、近6小时等,也可以自定义时间范围,最长可设置为31天。 设置告警或事件信息的刷新频率。单击,根据需要从下拉列表中选择,例如,手动刷新、1分钟等。 设置搜索条件后,单击
全面掌握应用、资源及业务的实时运行状况。 图1 AOM使用流程 开通AOM(必选) 创建子账号并设置权限(可选) 给企业中不同职能部门的员工创建IAM用户,还可以根据企业用户的职能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 购买云主机(必选) 每一台主机对应云上的一台虚拟机(例如:弹性云服务器ECS)
业务code的正确值相同。配置url监控项详见:配置url监控项。 选填 设置时间范围,查看已设时间范围内的数据。您可以使用AOM预定义的时间标签,例如近1小时、近6小时等,也可以自定义时间范围,最长可设置为1天。 单击“调用链”,进入调用链详情页面。 图2 调用链详情 您可以根据需要执行以下操作: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64 error_msg String 调用失败响应信息描述。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1024 http_code Integer http返回码 最小值:0 最大值:999 状态码: 404 表5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error_code
为了方便查看,可以在主机列表上方设置运行状态、主机类型、主机名称、IP地址等过滤条件,实现主机列表过滤显示。 通过开启或关闭“隐藏控制节点”开关,自定义控制节点的展示与隐藏。系统默认隐藏控制节点。 单击“隐藏控制节点”后的,可同步主机信息。 在页面右上角设置主机信息的统计条件。 设置时间范围,查看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64 error_msg String 调用失败响应信息描述。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1024 http_code Integer http返回码 最小值:0 最大值:999 状态码: 401 表5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error_code
查看组件通信协议监控项 通信协议监控项可以对通信协议的访问进行监控,可以监控的通信协议包含Websocket类型。 查看组件通信协议 登录AOM 2.0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应用监控 > 组件列表”,进入组件列表页面。 在左侧“快速筛选”栏中,选择“区域”、“应用”以及“技术栈”。
告警规则”,单击右上角的“添加告警”。 设置事件类告警规则。 设置告警基本信息:在“规则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告警规则名称,并根据需要填写规则的描述信息。 图1 设置告警基本信息 设置告警规则的详细信息。 设置“规则类型”为“事件类告警”。 设置告警来源、触发对象和触发策略。 表1 告警规则填写说明
统计周期为“1分钟”,检测规则设置为“平均值>1”,触发条件为连续周期“3”,告警级别为“紧急”,表示连续三个统计周期,指标的平均值大于已设置的阈值1时,生成紧急告警。 单击“高级设置”,设置检查频率、告警恢复等信息。本示例可保持系统默认设置。 设置告警通知策略。具体参数说明请参见表2。
标,可以按如下方案设置: 告警条件a的指标设置为“aom_node_cpu_used_core”,其余参数采用默认设置。该指标用于统计测量对象已经使用的CPU核个数。 告警条件b的指标设置为“aom_node_cpu_limit_core”,其余参数采用默认设置。该指标用于统计测量对象申请的CPU核总量。
您可以根据需要执行以下操作: 设置时间范围,查看已设时间范围内的拓扑图。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设置时间范围: 方式一:使用AOM预定义好的时间标签,例如,近1小时、近6小时等,您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时间粒度。 方式二:通过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自定义时间范围,您最长可设置为30天。 单击“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