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SET SESSION AUTHORIZATION 功能描述 把当前会话里的会话用户标识和当前用户标识都设置为指定的用户。 注意事项 只有在初始会话用户有系统管理员权限的时候,会话用户标识符才能改变。否则,只有在指定了被认证的用户名的情况下,系统才接受该命令。 语法格式 为当前会话设置会话用户标识符和当前用户标识符。
dmin属性的用户以及在运维模式下具有运维管理员属性的用户可以查看,其余用户需要赋权后才可以使用。 返回的结果信息:disk_page_res表示磁盘上页面的校验结果;mem_page_res表示内存中页面的校验结果;is_repair表示在校验的过程中是否触发修复功能,t表示已修复,f表示未修复。
普通视图而言的。普通视图是虚拟表,应用的局限性较大,任何对视图的查询实际上都是转换为对SQL语句的查询,性能并没有实际提高。物化视图实际上就是存储SQL执行语句的结果,起到缓存的效果。物化视图常用的操作包括创建、查询、删除和刷新。 根据创建规则,物化视图分为全量物化视图和增量物化
隐含转换绝不能有奇怪的或不可预见的输出。 如果一个查询不需要隐含的类型转换,分析器和执行器不应该进行更多的额外操作。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类型匹配、格式清晰的查询不应该在分析器里耗费更多的时间,也不应该向查询中引入任何不必要的隐含类型转换调用。 另外,如果一个查询在调用某个函数时需要进行隐式转换,当
储相应的数据。 调整分区键,使每次查询结果尽可能存储在相同或者最少的分区内(称为“分区剪枝”),通过获取连续I/O大幅度提升查询性能。 实际业务中,经常将时间作为查询对象的过滤条件,因此,可考虑选择时间列为分区键,键值范围可根据总数据量、一次查询数据量调整。 RANGE/LIST分布
'database';查询获取需要查询库的OID,在表空间base和pg_tblspc目录下统计该OID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数目database_obj_num。如果该目录中包含子目录,则需要进入查看对象文件数目,依次类推;使用ls | wc -l查询目录下文件数目。 根据基准测试结果中的单文件
将当前被迭代数据行的各个列复制到dest指向的值中。 error (rs *Rows)NextResultSet() 判断是否有进一步的结果集 boolean 参数说明 参数 参数说明 dest 查询列需要被复制到该参数指向的值 父主题: Go接口参考
PQexecPreparedBatch 功能描述 发送一个请求来用给定的批量参数执行一个预备语句,并且等待结果。 原型 PGresult* PQexecPreparedBatch(PGconn* conn, const
PQexecPreparedBatch 功能描述 发送一个请求来用给定的批量参数执行一个预备语句,并且等待结果。 原型 PGresult* PQexecPreparedBatch(PGconn* conn, const
SUMMARY_STAT_XACT_ALL_TABLES 显示数据库各节点所有Schema中所有普通表和toast表的事务状态信息的汇总求和结果。 表1 SUMMARY_STAT_XACT_ALL_TABLE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schemaname name 此表所在的Schema名。
PQexecPreparedBatch 功能描述 发送一个请求来用给定的批量参数执行一个预备语句,并且等待结果。 原型 PGresult* PQexecPreparedBatch(PGconn* conn, const
SUMMARY_STATIO_ALL_INDEXES SUMMARY_STATIO_ALL_INDEXES视图包含集群中的每个索引行, 显示特定索引I/O的统计汇总结果。 表1 SUMMARY_STATIO_ALL_INDEXE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schemaname name 该索引的模式名。 relname
SUMMARY_STAT_XACT_USER_TABLES 显示数据库各节点Schema中用户表的事务状态信息的汇总求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SUMMARY_STAT_XACT_USER_TABLE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schemaname name 此表所在的Schema名。
SUMMARY_REL_IOSTAT 获取集群上所有节点的数据文件I/O统计信息的汇总求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SUMMARY_REL_IOSTAT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phyrds numeric 读物理文件的数目。 phywrts numeric 写物理文件的数目。 phyblkrd
FOREIGN TABLE)是一种方便的机制,用于访问外部数据源并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和查询。通过创建外表,用户可以将存储在文件系统、外部表、视图等外部数据源中的数据集成到GaussDB数据库中,并像操作普通表一样进行查询、连接和并行操作等。在当前数据库创建一个GDS外表,用于数据并行导入导出。
GENERATE_SERIES(1,5000),'test'; gaussdb=# ANALYZE test_int4_maxvalue with global; -- 查询指定分区id1 gaussdb=# 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_int4_maxvalue PARTITION(id1);
较大。 通常,数据表在各DN上是hash分布的,因此分布列的选择很重要。通过table_skewness()来查看上述inventory表在各DN的数据分布倾斜,查询结果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不使用任何基于代价的查询改写策略。 pullup_subquery 简单子查询展开改写规则开启使用基于代价的查询改写策略。 pullup_sublink_any_exists 单个或AND条件里的ANY非相关子链接和[NOT] EXISTS相关子链接改写规则开启使用基于代价的查询改写策略。
常用的逻辑操作符有AND、OR和NOT,运算结果有三个值,分别为TRUE、FALSE和NULL,其中NULL代表未知。运算优先级顺序为:NOT>AND>OR。 运算规则请参见表1,表中的a和b代表逻辑表达式。 表1 运算规则表 a b a AND b的结果 a OR b的结果 NOT a的结果 TRUE TRUE
min_t1; avg(expression) 描述:所有输入值的均值(算术平均)。 返回类型: 对于任何整数类型输入,结果都是NUMBER类型。 对于任何浮点输入,结果都是DOUBLE PRECISION类型。 否则和输入数据类型相同。 示例: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