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查询配额 功能介绍 该接口用于查询单租户在GaussDB(DWS)服务下的配额信息。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URI GET /v1.0/{project_id}/quota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项目ID。获取方法,请参见获取项目ID。
数据源的名称。 [MPPODBC] Driver 驱动名,对应odbcinst.ini中的DriverName。 Driver=DRIVER_N Servername 服务器的IP地址。 Servername=10.145.130.26 Database 要连接的数据库的名称。 Database=gaussdb
网络地址函数和操作符 cidr和inet操作符 网络地址函数 父主题: 函数和操作符
GaussDB(DWS) SSD云盘和SSD本地盘的区别? SSD云盘支持后期进行扩容,推荐您使用SSD云盘。两者的区别如下: SSD云盘: 使用SSD类型的EVS作为数据存储介质,存储容量更加灵活,且可以随着数据的增长,进行磁盘扩容操作。 由于SSD云盘不和ECS规格进行强绑定,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规格调整。
多个字段用“,”隔开。 外表的字段个数和字段类型,需要与OBS上保存的数据完全一致。 SERVER dfs_server 外表的外部服务器名称,这个server必须存在。外表通过设置外部服务器连接OBS读取数据。 此处应填写为参照创建外部服务器创建的外部服务器名称。 OPTIONS参数
查询订阅事件 功能介绍 该接口用于查询订阅的事件。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URI GET /v2/{project_id}/event-sub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项目ID。获取方法,请参见获取项目ID。
这个值是从query_band的字段中取出来的,位置1。 user_name String 连接到后端的用户名。 application_name String 连接到后端的应用名。 client_address String 连接到后端的客户端的ip地址。 client_hostname
查询集群参数组 功能介绍 该接口用于查询集群所关联的参数组。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URI 1 GET /v1.0/{project_id}/clusters/{cluster_id}/configuration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fmt.Println(err) } } 更多编程语言的SDK代码示例,请参见API Explorer的代码示例页签,可生成自动对应的SDK代码示例。 状态码 状态码 描述 200 查询主机概览成功。 204 处理成功,但没有返回任何内容。 400 请求错误。
指定子查询不提升的hint 功能描述 优化器在对查询进行逻辑优化时通常会将可以提升的子查询提升到上层以避免嵌套执行,但对于某些场景,嵌套执行不会导致性能下降过多,而提升之后扩大了查询路径的搜索范围,可能导致性能变差。对于此类情况,可以使用no merge hint指定子查询不提升
ussdb” database为要连接的数据库名称。 host为数据库服务器名称或IP地址,当集群绑定弹性负载均衡(ELB)时,应设置为ELB的IP地址。 port为数据库服务器端口。缺省情况下,会尝试连接到localhost的8000端口的database。 支持多ip端口配置
性能统计 在数据库的运行过程中,会涉及到锁的访问、磁盘IO操作、无效消息的处理,这些操作都可能是数据库的性能瓶颈,通过GaussDB(DWS)提供的性能统计方法,可以方便定位性能问题。 输出性能统计日志 参数说明:对每条查询,以下4个选项控制在服务器日志里记录相应模块的性能统计数据,具体含义如下:
性能统计 在数据库的运行过程中,会涉及到锁的访问、磁盘IO操作、无效消息的处理,这些操作都可能是数据库的性能瓶颈,通过GaussDB(DWS)提供的性能统计方法,可以方便定位性能问题。 输出性能统计日志 参数说明:对每条查询,以下4个选项控制在服务器日志里记录相应模块的性能统计数据,具体含义如下:
了网络数据的安全性。 单向认证 客户端只验证服务器证书的有效性,而服务器端不验证客户端证书的有效性。服务器加载证书信息并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使用根证书来验证服务器端证书的有效性。 设置如下环境变量: PGSSLROOTCERT PGSSLMODE 为防止基于TCP链接的安全攻击,
CHEMA s1下所有的表(包括未来创建的新表),供日常读取,但是不允许进行数据插入、修改或删除。 实现原理 DWS有基于角色的用户管理,需要先创建一个的只读角色role1,再将对应的角色授权到实际的用户user1即可。具体参见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 操作步骤 使用系统管理员dbadmin连接DWS数据库。
这个值是从query_band的字段中取出来的,位置1。 user_name String 连接到后端的用户名。 application_name String 连接到后端的应用名。 client_address String 连接到后端的客户端的ip地址。 client_hostname
24,公式中的dop_limit为集群中每个DN对应的CPU数,计算公式为:dop_limit = 单机器的CPU逻辑核数 / 单机器的DN数。 最小值5000。 增大这个参数可能导致GaussDB(DWS)要求更多的SystemV共享内存或者信号量,可能超过操作系统缺省配置的最大值。这种情况下,请酌情对数值加以调整。
通过执行pg_table_size这个查询接口,对于不存在的表会返回NULL或者报错。 处理方法 通过Function的exception方式屏蔽该报错,将大小统一到一个值,对于不存在的表,可以用大小为-1来表示,函数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rt”的值,可以在GaussDB(DWS)的管理控制台查看。请登录GaussDB(DWS)管理控制台,单击“连接客户端”, 在“数据仓库连接字符串”区域,选择指定的集群,获取该集群的“内网访问地址”或“公网访问地址”。具体步骤请参见获取GaussDB(DWS)集群连接地址。 配置环境变量。
所有者不可以修改、删除使用者创建的资源,比如GaussDB(DWS)集群、ECS、ELB等。 在子网的“IP地址管理”页面中,所有者可以查看使用者创建资源的IP地址和资源ID等信息。 所有者可以正常使用、删除、管理VPC下的所有资源。 如果使用者在已停止共享的子网中仍拥有资源,则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