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已恢复正常。 对于主备实例: 如果实例一直有流控但是带宽使用率不高,这说明可能存在业务微突发问题,或者大Key热Key问题,建议对实例进行自动诊断分析,优先排除大Key热Key问题。 如果带宽使用率居高不下,说明带宽可能存在超限风险,需要扩容处理。 对于集群实例: 仅有单个或少量
目前华为云支持以下两种方式创建自定义策略: 可视化视图创建自定义策略:无需了解策略语法,按可视化视图导航栏选择云服务、操作、资源、条件等策略内容,可自动生成策略。 JSON视图创建自定义策略:可以在选择策略模板后,根据具体需求编辑策略内容;也可以直接在编辑框内编写JSON格式的策略内容。
实例详情 变更指定实例的带宽 父主题: 历史API
UPGRADING:实例软件升级中。 IPEXCHANGING:IP交换中。 IPROLLBACKING:IP回滚中。 MS_SWAPPING:主备切换中。 AZMigrating:AZ迁移中。 表3 QueryRedisConfig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param_value String
会遇到如何将不同服务器数据同步的问题。通过DCS服务Redis的消息队列pub/sub机制,可以将数据变更消息发布到Redis的频道中,其他游戏服务器订阅该频道,接收数据变更消息,从而实现数据同步。该实践介绍如何使用Redis实现不同服务器数据同步。 Redis客户端通过CCE连接DCS
华为云DCS服务之间进行迁移,如果是同一账号相同Region进行在线迁移,在执行迁移时,会自动放通SYNC和PSYNC命令; 如果是不同Region或相同Region不同账号进行在线迁移,不会自动放通SYNC和PSYNC命令,无法使用在线迁移。推荐使用备份文件导入方式迁移。 其他云厂商迁移到华为云:
新建一个到ECS的SSH连接,使用22号端口。 图1 连接ECS SSH连接配置好后,输入登录用户和密码,连接上ECS。登录后输入TMOUT=0,避免连接超时自动关闭。 图2 输入TMOUT=0 在MobaXterm工具中找到MobaSSHtunnal,建立隧道。 图3 创建隧道 配置本地IP为127
访问缓存实例的操作流程介绍 03:40 访问缓存实例 分布式缓存服务 DCS 缓存管理的操作介绍 04:16 缓存管理 分布式缓存服务 DCS 变更实例规格的操作流程介绍 02:56 变更实例规格 分布式缓存服务 DCS 在线迁移Redis实例数据 04:06 在线迁移Redis实例数据 分布式缓存服务 DCS
MASTER 读取模式,建议值:MASTER,其余配置在发生故障切换场景下,均存在访问失败风险 表6 ClientOptions参数 参数 类型 默认值 说明 autoReconnect boolean true 连接断开后,是否自动发起重连,建议值:true pingBeforeActivateConnection
node_id String 参数解释: 节点ID。 取值范围: 不涉及。 priority_weight Integer 参数解释: 节点主备切换优先级权重。 取值范围: 0-100(1-100优先级逐步降低,1为最高,100为最低,0为禁止倒换)。 is_access Boolean
单机实例不涉及数据同步、数据持久化所需消耗的系统开销,因此能够支撑更高的并发。Memcached的单机实例QPS达到10万以上。 进程监控,故障后自动恢复 DCS部署了业务高可用探测,单机实例故障后,30秒内会重启一个新的进程,恢复业务。 即开即用,数据不做持久化 单机实例开启后不涉及数
建议使用SSL加密Redis客户端与DCS实例之间的传输通道,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单击“确定”,开启公网访问功能。 开启公网访问功能大约需要1~2分钟,请耐心等待。 当前页面会自动跳转到“后台任务”页签,并显示当前任务的操作进度。任务状态为“成功”,表示开启公网访问成功。 父主题: 公网连接Redis 3.0(Redis
备份文件大小(Byte)。 backup_type String 备份类型。 manual:表示备份类型为手动备份。 auto:表示备份类型为自动备份。 created_at String 备份任务创建时间。 updated_at String 备份完成时间。 progress String
连接Redis网络要求 任何兼容Redis协议的客户端都可以访问DCS的Redis实例,您可以根据自身应用特点选用任何Redis客户端,Redis支持的客户端列表请参见Redis客户端。 客户端连接Redis在不同的连接场景下,需要满足不同的连接约束: 使用同一VPC内客户端访问Redis实例。
conf中对RDB的默认策略配置如下: save 900 1 //900秒内有数据变更则写入RDB文件 save 300 10 //300秒内有10条以上数据变更则写入RDB文件 save 60 10000 //60秒内有10000条以上数据变更则写入RDB文件 因此,可以参考以上数据写入RDB的策略,
"city" 6) "Dongjing" 也可以根据实际场景中需要的查询方式调整迁移方案。例如把MySQL数据中的其他列转换为hash中的key,把id列转换为field。 父主题: 业务应用
SLAVE 读取模式,默认读流量分发到从节点,可选值:MASTER、SLAVE、MASTER_SLAVE;建议MASTER,其余配置在故障切换场景下,均存在访问失败风险。 loadBalancer RoundRobinLoadBalancer 负载均衡算法,在readMode为S
通过Pipeline模式可降低网络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简称RTT),减少read()和write()的系统调用和进程切换次数,从而提升程序的执行效率与性能。 因此,在需要执行Redis批量操作,且用户无需立即获得每个操作结果的场景下,可以使用Pipeline作为优化性能的批处理工具。
未配置足够的预留内存(数据部分占用的内存容量过高),可能会导致: 缓存实例操作速度变慢(系统启用swap,性能下降)。 无法备份数据。 数据无法及时主备同步。 实例规格变更失败。 可能会造成进程重启。 配置预留内存操作步骤 请参考修改实例配置参数修改“reserved-memory-percent”参数的值。
权限。 新创建的缓存实例,请在实例创建成功10分钟后,再开启审计日志,否则可能会操作失败。 实例扩容、缩容以及节点迁移的场景下,审计日志会自动关闭。再次使用需重新开启。 审计日志默认只记录写操作命令。 如果需要记录读命令,可以在配置参数中额外增加要记录的自定义命令。请参考修改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