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不同场景下配置连接参数 以下示例场景中node代表“host:port”,host为数据库服务器名称或IP地址,port为数据库服务器端口。 容灾场景 某客户有两套数据库集群,其中A集群为生产集群,B集群为容灾集群。当客户执行容灾切换时,A集群将降为容灾集群,B集群将升为生产集群
示例:不同场景下连接数据库参数配置 以下示例场景中node代表“host:port”,host为数据库服务器名称或IP地址,port为数据库服务器端口。 容灾场景 某客户有两套数据库集群,其中A集群为生产集群,B集群为容灾集群。当客户执行容灾切换时,A集群将降为容灾集群,B集群将
内容。 该函数效果等同于DDL语句,运行后会清空所有数据库连接的词典缓存,重新加载词典时会造成BM25文本索引增删查操作大幅度变慢,不建议在线使用。 入参类型:regdictionary, "char", text[] 出参类型:BOOLEAN 代码示例: gaussdb=# CREATE
秒不再变化。 comm_proxy_attr 参数说明:通信代理库相关参数配置。 该参数仅支持欧拉2.9系统下的集中式ARM单机。 本功能在线程池开启状态下生效,即enable_thread_pool为on。 配置该参数时需同步配置GUC参数local_bind_address为libos_kni的网卡IP。
秒不再变化。 comm_proxy_attr 参数说明:通信代理库相关参数配置。 该参数仅支持欧拉2.9系统下的集中式ARM单机。 本功能在线程池开启状态下生效,即enable_thread_pool为on。 配置该参数时需同步配置GUC参数local_bind_address为libos_kni的网卡IP。
使用gsql连接 gsql是GaussDB自带的客户端工具。使用gsql连接数据库,可以交互式地输入、编辑、执行SQL语句。具体连接方式请参考通过gsql连接实例。 分布式场景下:客户端工具通过连接CN访问数据库。因此连接前,需获取CN所在服务器的IP地址及CN的端口号信息。客户
CONCURRENTLY/REINDEX INDEX CONCURRENTLY功能内部调用,用户不建议使用。如使用,会返回错误提示信息。 用于在线重建分布式全局二级索引中切换新旧分布式全局二级索引。 ALTER INDEX [ IF EXISTS ] index_name GSISWITCH;
不同场景下配置连接参数 以下示例场景中node代表“host:port”,host为数据库服务器名称或IP地址,port为数据库服务器端口。 容灾场景 某客户有两套数据库实例,其中A数据库实例为生产数据库实例,B数据库实例为容灾数据库实例。当客户执行容灾切换时,A数据库实例将降为
不同场景下配置连接参数 以下示例场景中node代表“host:port”,host为数据库服务器名称或IP地址,port为数据库服务器端口。 容灾场景 某客户有两套数据库实例,其中A数据库实例为生产数据库实例,B数据库实例为容灾数据库实例。当客户执行容灾切换时,A数据库实例将降为
不同场景下配置连接参数 以下示例场景中node代表“host:port”,host为数据库服务器名称或IP地址,port为数据库服务器端口。 容灾场景 某客户有两套数据库实例,其中A数据库实例为生产数据库实例,B数据库实例为容灾数据库实例。当客户执行容灾切换时,A数据库实例将降为
连接池参数 当使用连接池访问数据库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库连接是被当作对象存储在内存中的,当用户需要访问数据库时,并非建立一个新的连接,而是从连接池中取出一个已建立的空闲连接来使用。用户使用完毕后,数据库并非将连接关闭,而是将连接放回连接池中,以供下一个请求访问使用。 pooler_port
连接池参数 当使用连接池访问数据库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库连接是被当作对象存储在内存中的,当用户需要访问数据库时,并非建立一个新的连接,而是从连接池中取出一个已建立的空闲连接来使用。用户使用完毕后,数据库并非将连接关闭,而是将连接放回连接池中,以供下一个请求访问使用。 pooler_port
连接池参数 当使用连接池访问数据库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库连接是被当作对象存储在内存中的,当用户需要访问数据库时,并非建立一个新的连接,而是从连接池中取出一个已建立的空闲连接来使用。用户使用完毕后,数据库并非将连接关闭,而是将连接放回连接池中,以供下一个请求访问使用。 pooler_port
UB-tree增删改查 Insert操作:UB-tree的插入逻辑基本不变,只需增加索引插入时直接获取事务信息填写xmin字段。 Delete操作:UB-tree额外增加了索引删除流程,索引删除主要步骤与插入相似,获取事务信息填写xmax字段(B-tree索引不维护版本信息,不需要删除操作)
PG_AM PG_AM系统表存储有关索引访问方法的信息。系统支持的每种索引访问方法都有一行。 表1 PG_AM字段 名称 类型 引用 描述 oid oid - 行标识符(隐含属性,必须明确选择)。 amname name - 访问方法的名称。 amstrategies smallint
UB-tree增删改查 Insert操作:UB-tree的插入逻辑基本不变,只需增加索引插入时直接获取事务信息填写xmin字段。 Delete操作:UB-tree额外增加了索引删除流程,索引删除主要步骤与插入相似,获取事务信息填写xmax字段(B-tree索引不维护版本信息,不需要删除操作)
PG_AM PG_AM系统表存储有关索引访问方法的信息。系统支持的每种索引访问方法都有一行。 表1 PG_AM字段 名称 类型 引用 描述 oid oid - 行标识符(隐含属性,必须明确选择)。 amname name - 访问方法的名称。 amstrategies smallint
PG_AM PG_AM系统表存储有关索引访问方法的信息。系统支持的每种索引访问方法都有一行。 表1 PG_AM字段 名称 类型 引用 描述 oid oid - 行标识符(隐含属性,必须明确选择)。 amname name - 访问方法的名称。 amstrategies smallint
PG_AM PG_AM系统表存储有关索引访问方法的信息。系统支持的每种索引访问方法都有一行。 表1 PG_AM字段 名称 类型 引用 描述 oid oid - 行标识符(隐含属性,必须明确选择)。 amname name - 访问方法的名称。 amstrategies smallint
PG_AM PG_AM系统表存储有关索引访问方法的信息。系统支持的每种索引访问方法都有一行。 表1 PG_AM字段 名称 类型 引用 描述 oid oid - 行标识符(隐含属性,必须明确选择)。 amname name - 访问方法的名称。 amstrategies small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