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v2/{project_id}/alarms/batch-delete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v2/{project_id}/alarms/{alarm_id}/resources/batch-create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v2/{project_id}/dashboards/{dashboard_id}/widget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v2/{project_id}/alarms/action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v2/{project_id}/dashboard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v2/{project_id}/alarms/{alarm_id}/resources/batch-delete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V1.0/{project_id}/resource-groups 参数说明 表1 参数说明 名称 类型 是否必选 说明 project_id String 是 项目ID。 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项目ID。 请求样例: POST https://{云监控的endpoint}/V1
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V1.0/{project_id}/alarm-template 参数说明 表1 参数说明 名称 是否必选 说明 project_id 是 项目ID。 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项目ID。 样例 POST https://{云监控的endpoint}/V1
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V1.0/{project_id}/alarms 参数说明 表1 参数说明 名称 是否必选 说明 project_id 是 项目ID。 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项目ID。 样例 POST https://{云监控的endpoint}/V1
L。 请求消息 单次POST请求消息体大小不能超过512KB,否则请求会被服务端拒绝。 POST请求发送周期应小于最小聚合周期,否则会出现聚合数据点不连续。例如:聚合周期为5分钟,发送周期为7分钟,则5分钟情况的聚合数据会出现每10分钟才出现一个点。 POST请求体中时间戳(co
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V1.0/{project_id}/events 参数说明 表1 参数说明 名称 是否必选 说明 project_id 是 项目ID。 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项目ID。 样例 POST https://{云监控的endpoint}/V1
事件监控接口授权项说明 权限 对应API接口 授权项 IAM项目 企业项目 上报自定义事件。 POST /V1.0/{project_id}/events ces:events:post √ × 父主题: 权限和授权项
不能满足具体业务需求的场景。 POST /V1.0/{project_id}/metric-data ces:metricData:create √ × 批量查询指定时间范围内指定指标的指定粒度的监控数据,目前最多支持10指标的批量查询。 POST /V1.0/{project_
请求服务器更新资源的部分内容。 当资源不存在的时候,PATCH可能会去创建一个新的资源。 在获取用户Token的URI部分,您可以看到其请求方法为“POST”,则其请求为: 1 POST https://iam.cn-north-1.myhuaweicloud.com/v3/auth/tokens 请求消息头
/V1.0/{project_id}/alarms/{alarm_id} ces:alarms:delete √ √ 创建一条告警规则。 POST /V1.0/{project_id}/alarms ces:alarms:create √ √ 父主题: 权限和授权项
状态码 正常 返回值 说明 200 OK GET和PUT操作正常返回。 201 Created POST操作正常返回。 202 Accepted 请求已被接受。 204 No Content DELETE操作正常返回。 异常 返回值 说明 400 Bad Request 服务器未能处理请求。
华东(上海) 华南(广州) 请求方式 当探测协议为HTTP(S)时可配置此参数。 HTTP(S)标准的请求方法,包括GET、POST、HEAD,其中POST支持提交内容。 HEAD 端口号 当探测协议为TCP或UDP时可配置此参数。 8080 高级配置 暂不配置 现在配置:不同探测协议对应的高级配置不同。
Monitoring)作为网络性能监控中的关键功能,通过遍布全国的网络探测节点,模拟用户的实际请求来检测目标服务、DNS或IP地址等对象。这种主动式的网络测试能够监控目标对象在不同地理位置和运营商网络环境下的可用性、性能以及用户体验。利用这一功能,不仅可以加快故障识别与定位的速度,还能够帮助企业
关系型数据库事件 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即开即用、稳定可靠、弹性伸缩、便捷管理的在线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在使用关系型数据库中,需持续关注数据库状态,可通过事件监控,对异常事件告警进行处理,保证业务稳定运行。 表1 RDS重点事件 事件名称 事件说明 处理步骤 创建实例业务失败
"total": 7 } } 若请求失败,则会返回错误码及对应的错误信息说明,详细错误码信息请参考返回错误码说明。 创建告警规则。 发送“POST https://云监控的终端节点/V1.0/{project_id}/alarms”。 在Request Body中传入参数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