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默认值:300秒 取值范围为:1~2147483647 如果您的服务地址经常更换,建议TTL值设置相对小些,反之,建议设置相对大些。 本实践中该参数保持默认配置。 值 域名对应的IPv4地址。 本实践中解析记录的值为全球加速实例分配的加速IP地址。
其他海外地区(亚太、拉美、非洲)的访问用户解析到华为云中国站GA Anycast IP,即步骤1中购买的全球加速实例对应的Anycast IP。 中国大陆的用户访问解析到华东-上海一的公网IP地址。 图5 配置DNS智能解析
支持的监听协议 表1 监听协议说明 类型 协议 说明 使用场景 四层协议 TCP 基于源地址的会话保持。 数据传输快。 适用于注重可靠性,对数据准确性要求高的场景,如文件传输、发送或接收邮件、远程登录。 对性能和并发规模有要求的Web应用。
SDK概述 本文介绍了全球加速服务提供的SDK语言版本,列举了最新版本SDK的获取地址。 在线生成SDK代码 API Explorer能根据需要动态生成SDK代码功能,降低您使用SDK的难度,推荐使用。 SDK列表 在开始使用之前,请确保您安装的是最新版本的SDK。
访问源是运营商递归DNS,针对DNS解析流量负载分发,不代表后端应用IP真实访问流量(例如两个IP权重比例1:1,上海地区解析返回IP1,新疆地区解析返回IP2,实际上海地区访问流量可能是新疆地区访问几十倍,会导致虽然DNS解析比例是1:1,但是IP1负载大于IP2)。
云解析(Domain Name Service,DNS) 云解析服务 查看全球加速实例下的带宽和连接数使用情况。 云监控(Cloud Eye Service,CES) 云监控服务
表8 AccelerateIp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ip_type String IP地址类型。 ip_address String IP地址。
请求示例 创建一个终端节点,类型为EIP,权重为10,IP地址为208.182.11.121。
进入中国联通跨境云服务在线申请页面。 在跨境云服务在线申请页面,单击右上角“已申请单进度查询”。 在自主查询页面,根据提示输入“华为云ID”和“客户联系人电话”信息,单击“立即查询”。 父主题: 跨境申请管理
查看全球加速实例 操作场景 本章节指导用户查看全球加速实例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ID、状态、IP地址、监听器(前端协议/端口)、计费模式、标签、描述、企业项目、加速区域等信息。
查看终端节点 操作场景 本章节指导用户查看终端节点的基本信息,包括状态、类型、IP地址、健康检查结果、权重等。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角的,选择“网络 > 全球加速”。 进入全球加速服务主页面。
IP地址。
IP地址。
成本构成 使用全球加速服务时,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资源成本:即全球加速实例使用过程中产生的IP地址、网络流量传输等成本。详细请见计费项。 运维成本:使用全球加速服务后,监控业务流量是否有异常,是否超过默认带宽,需要扩规格等监控过程中产生的人力成本。
全球加速实例的终端节点,包括状态、类型、IP地址、健康检查结果、权重等,如需查看,请参见查看终端节点。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角的,选择“网络 > 全球加速”。 进入全球加速服务主页面。
如果您还需要查看终端节点组中的终端节点信息,包括状态、类型、IP地址、健康检查结果、权重等,请参见查看终端节点。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角的,选择“网络 > 全球加速”。 进入全球加速服务主页面。
白名单:仅允许IP地址组中的IP访问全球加速监听器。 黑名单:不允许IP地址组中的IP访问全球加速监听器。 IP地址组 选择作为白名单或者黑名单进行访问控制的IP地址组。 配置完成,单击“确定”。 父主题: 监听器
IP地址组接口 IP地址组接口,支持创建IP地址组、查询IP地址组列表、查询IP地址组详情、更新IP地址组、删除IP地址组、添加IP地址组中的IP网段、删除IP地址组中的IP网段、绑定IP地址与监听器组、解绑IP地址组与监听器等。 区域接口 区域接口,支持查询区域列表。
√ × 查询IP地址组列表 √ √ 查询IP地址组详情 √ √ 修改IP地址组 √ × 删除IP地址组 √ × 添加IP地址组中的IP条目 √ × 删除IP地址组中的IP条目 √ × 绑定IP地址组与监听器 √ × 解绑IP地址组与监听器 √ × 创建资源标签 √ × 查询特定资源标签
进入中国联通跨境云服务在线申请页面。 在跨境云服务在线申请页面,根据提示配置相关参数,并上传相关材料。 表1 跨境云服务在线申请 参数 说明 客户名称 必须与《信息安全承诺书》中的“用户名称”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