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 containerPort: 8080 protocol: TCP env: - name: PAAS_APP_NAME #工作负载名称(服务名称
单击左侧,选择“管理与监管> 应用性能管理 APM”,进入APM服务页面。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App监控 > 终端设备”。在页面的左上方应用下拉列表中,选择应用。在页面的右上方,单击时间维度选择按钮,默认“近20分钟”。
clusterId 集群id 被调用服务的集群id - ENUM LAST errorCount 错误数 错误数 - INT SUM invokeCount 调用次数 集群被调用次数 - INT SUM maxTime 最大响应时间 集群被调用的最大响应时间 ms INT MAX
返回结果 状态码 请求发送以后,您会收到响应,包含状态码、响应消息头和消息体。 状态码是一组从1xx到5xx的数字代码,状态码表示了请求响应的状态。 对于“获取用户Token”接口,如果调用后返回状态码为“201”,则表示请求成功。 响应消息头 对应请求消息头,响应同样也有消息头,
URI POST /apm2/web/apm-service/agent-mgr/v1/search 请求参数 表1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从IAM服务获取的用户Token。
单击左侧,选择“管理与监管 > 应用性能管理 APM”,进入APM服务页面。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应用监控 > 指标”。 在界面左侧树单击待查看数据库环境后的。 单击“数据库”,切换至数据库页签。默认展示“全部实例”的“Mysql数据库”信息。
修复网关服务返回多个traceid问题。 修复httpclient采集不全问题。 修复外部调用正则表达式失效问题。
serverAddr 服务端节点 服务端节点信息 - ENUM LAST concurrentMax 最大并发 最大并发 - INT MAX errorCount 错误次数 错误次数 - INT SUM errorTraceId 错误traceId 采集周期内发生错误的调用链对应的
serviceUniqueName serviceUniqueName 服务唯一标识(group+interface+version) - ENUM LAST method method 方法 - ENUM LAST lastError lastError 错误信息 - STRING
修复网关服务返回多个traceid问题。 修复httpclient采集不全问题。 修复外部调用正则表达式失效问题。 2.4.17-profiler 2.4.17-profiler-jdk17 此版本集成2.4.14版本所有功能。
namespace 命名空间 MongoDb操作所对应的命名空间 - ENUM LAST command 指令 在Mongo服务端运行的指令 - ENUM LAST concurrentMax 最大并发 最大并发 - INT MAX queryCount 读取行数 读取行数 - INT
如何使用APM Profiler定位性能问题 APM Profiler 是一种持续性能剖析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准确找到应用程序中消耗资源最多的代码位置。 前提条件 APM Agent 已接入,操作方法参见开始监控JAVA应用。 Profiler功能已开启,操作方法参见Profiler
启动性能采集 启动性能采集(AppLaunch)是启动性能采集器,获取启动性能相关信息。包括:类别、指标、指标名称、指标说明、单位、数据类型以及默认聚合方式。 表1 启动性能采集(AppLaunch)指标说明 指标类别 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说明 单位 数据类型 默认聚合方式 启动性能指标集
配置url监控项 在“编辑【URL监控】监控配置”页面根据以下示例配置。 使用限制 由于Header、Url参数、Cookie等处可能存在敏感数据,配置后系统将自动拦截,请注意隐私保护。 参数名称 说明 样例 采集间隔 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60s 拦截header指定key
配置HttpClient监控项 在“编辑【HttpClient监控】监控配置”页面配置url规整配置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url规整配置是将url包含的参数按照配置进行汇聚,如:http://localhost/rest/v1/test/123、http:
配置线程监控项 在“编辑【线程】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线程详情最大行数:默认值为10,可配置最大行数为50。勾选“使用默认值”,会优先使用继承的标签的值。 图1 线程监控项 父主题: 应用监控配置
配置JVM监控监控项 在“编辑【JVM监控】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调用链堆栈采集阈值:请求时延超过阈值时自动打印堆栈,默认值为0,输入值不能超过10000。 图1 JVM监控项 父主题: 应用监控配置
获取账号ID 在调用接口的时候,部分URL中需要填入账号ID(domain-id),所以需要先在管理控制台上获取到账号ID。账号ID获取步骤如下: 注册并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用户名,在下拉列表中单击“我的凭证”。 在“API凭证”页面中查看账号ID。 图1 获取账号ID 父主题:
获取账号ID 在调用接口的时候,部分URL中需要填入账号ID(domain-id),所以需要先在管理控制台上获取到账号ID。账号ID获取步骤如下: 注册并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用户名,在下拉列表中单击“我的凭证”。 在“API凭证”页面中查看账号ID。 图1 获取账号ID 父主题:
配置Hikari连接池监控项 在“编辑【Hikari连接池监控】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获取连接调用链上报时阈值(ms):默认配置为1,勾选“使用默认值”,会优先使用继承的标签的值。 getConnection时是否获取池内信息:默认配置为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