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图解边缘安全
审计与日志 审计 云审计服务(Cloud Trace Service,CTS),是华为云安全解决方案中专业的日志审计服务,提供对各种云资源操作记录的收集、存储和查询功能,可用于支撑安全分析、合规审计、资源跟踪和问题定位等常见应用场景。
该服务提供用户身份认证、权限分配、访问控制等功能,可以帮助您安全的控制华为云资源的访问。 通过IAM,您可以在华为账号中给员工创建IAM用户,并授权控制员工对华为云资源的访问范围。
续费相关的功能 包年/包月边缘安全续费相关的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续费相关的功能 功能 说明 手动续费 包年/包月边缘安全从购买到被自动删除之前,您可以随时在EdgeSec控制台续费,以延长边缘安全的使用时间。
边缘安全是否支持跨域禁止访问功能? 边缘安全不支持配置跨域禁止访问功能。有关EdgeSec功能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功能特性。 边缘安全可以设置域名限制访问吗? 边缘安全不能直接通过域名限制访问。
如果您已开启“自动续费”功能,为避免继续产生费用,请在自动续费扣款日(默认为到期前7日)之前关闭自动续费。
约束条件 Web基础防护、精准访问防护和黑白名单设置支持攻击惩罚功能,当攻击惩罚标准配置完成后,您还需要在Web基础防护、精准访问防护或黑白名单规则中选择攻击惩罚,该功能才能生效。 添加或修改防护规则后,规则生效需要等待几分钟。规则生效后,您可以在“防护事件”页面查看防护效果。
边缘安全加速 功能特性 产品优势 应用场景
这不仅包括华为云基础设施和各项云服务技术的安全功能和性能本身,也包括运维运营安全,以及更广义的安全合规遵从。 租户:负责云服务内部的安全,安全地使用云。
如果华为账号已经能满足您的要求,不需要创建独立的IAM用户,您可以跳过本章节,不影响您使用EdgeSec服务的其它功能。 本章节为您介绍对用户授权的方法,操作流程如图 给用户授权服务权限流程所示。
与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关系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简称IAM)为边缘安全提供了权限管理的功能。需要拥有EdgeSec FullAccess权限的用户才能使用EdgeSec服务。
您可以在“费用中心 > 总览”页面设置“可用额度预警”功能,当可用额度、通用代金券和现金券的总额度低于预警阈值时,系统自动发送短信和邮件提醒。 当产生欠费后,请您及时充值使可用额度大于0。
精细化用量管理 多维度监控告警能力,包括访问情况统计、使用量统计、套餐剩余量预警、离线日志等功能,方便您精细化了解业务运行情况。 父主题: 边缘安全加速
在“防护配置”页签,根据您的业务场景,开启合适的防护功能,检测项说明如表3所示。 图3 Web基础防护 当“模式”设置为“拦截”时,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已配置的攻击惩罚。有关配置攻击惩罚的详细操作,请参见配置攻击惩罚标准。 防护等级设置。
配置引导 引擎检测机制 边缘安全服务内置的防护规则,可帮助您防范常见的Web应用攻击,包括XSS攻击、SQL注入、爬虫检测、Webshell检测等。同时,您也可以根据自己网站防护的需要,灵活配置防护规则,边缘安全根据您配置的防护规则更好的防护您的网站业务。边缘安全引擎内置防护规则的检测流程如图
DDoS安全总览 在“DDoS安全总览”页面,您可以查看昨天、今天、3天、7天或者30天内的带宽趋势图和发包率趋势图。 前提条件 已添加了防护域名并已完成了域名接入,请参见添加防护网站。 已为防护域名添加了一个或者多个防护规则。 规格限制 在“DDoS安全总览”界面,最多可以查看30
例如,通过配置CC攻击防护规则实现以下功能:当边缘安全识别到同一IP的用户在60秒内访问您域名下的URL(例如,/admin*)页面超过10次时,封禁该用户访问目标网址600秒。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页面左上方的,选择“CDN与智能边缘 > CDN与安全防护”。
LTS默认存储日志的时间为7天,存储时间可以在1~30天之间进行设置,超出存储时间的日志数据将会被自动删除,对于需要长期存储的日志数据(日志持久化),LTS提供转储功能,可以将日志转储至对象存储服务(OBS)或者数据接入服务(DIS)中长期保存。
您可以通过优先级功能对所有精准访问控制规则进行排序,以获得最优的防护效果。 须知: 如果多条精准访问控制规则的优先级取值相同,则根据添加防护规则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匹配。 5 生效时间 用户可以选择“立即生效”或者自定义设置生效时间段。 自定义设置的时间只能为将来的某一时间段。
BOT攻击 Bot即机器人,是一种被编程完成特定任务的软件应用程序,用于自动执行重复性任务。常见攻击类型:恶意爬虫、漏洞扫描、DDoS攻击、凭证破解、薅羊毛、点击欺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