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配置ApacheHttpClient监控项 配置Tomcat监控项 配置EsRestClient监控项 配置Websocket监控项 配置KafkaProducer监控项 配置Hikari连接池监控项 配置异常日志监控项 配置线程监控项 配置GC监控项 配置JVM信息监控项 配置JVM监控监控项 配置探针监控项
在界面左侧树单击环境,单击“基础监控”,切换至基础监控页签。 图1 基础监控 在基础监控页签选择您想要查看的“实例名称”,可以查看该实例的应用监控数据。 gc 对gc进行监控,展示gc时间以及gc次数指标的趋势图。 cpu 对cpu进行监控,展示cpu使用率的趋势图。 线程 对线程进行监控,展示BLOCKED状态线程
JVM监控 JVM监控(Jvm),JVM监控采集器。采集指标包括:类别、指标、指标名称、指标说明、单位、数据类型以及默认聚合方式。 表1 JVM监控指标说明 指标类别 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说明 单位 数据类型 默认聚合方式 cpu监控 (cpu,JVM进程的cpu利用率数据统计)
配置JVM监控监控项 在“编辑【JVM监控】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调用链堆栈采集阈值:请求时延超过阈值时自动打印堆栈,默认值为0,输入值不能超过10000。 图1 JVM监控项 父主题: 应用监控配置
是否重写。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0 表4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flag String 保存监控项返回状态。 请求示例 修改监控项ID为4的监控项信息及内容。 /v1/apm2/openapi/apm-service/monitor-item-mgr/sav
配置url监控项 在“编辑【URL监控】监控配置”页面根据以下示例配置。 使用限制 由于Header、Url参数、Cookie等处可能存在敏感数据,配置后系统将自动拦截,请注意隐私保护。 参数名称 说明 样例 采集间隔 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60s 拦截header指定key值
JVM监控 JVM监控展示基于Java应用的JVM运行环境的内存和线程指标,您可以实时监控指标趋势进行性能分析。 JVM监控功能提供JVM内存和线程指标,您可以单击“内存”和“线程”两个页签,查看内存和线程指标图,快速分析定位内存泄漏、线程异常等问题。 内存指标图表 如图1所示,
AVG 队列监控(repository,队列监控指标集。) monitorQueueSize 监控数据队列大小 监控数据队列大小 - INT SUM monitorObjectSize 监控数据内存大小 监控数据内存大小 - INT SUM traceQueueSize 调用链数据队列大小
RpcClient监控 RpcClient监控(RpcClient),RpcClient监控采集器。采集指标包括:类别、指标、指标名称、指标说明、单位、数据类型以及默认聚合方式。 表1 RpcClient监控指标说明 指标类别 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说明 单位 数据类型 默认聚合方式
Cassandra监控 介绍APM采集的Cassandra监控指标的类别、名称、含义等信息。 表1 Cassandra监控采集参数 参数名 数据类型 应用类型 默认值 Agent支持的起始版本 Agent支持的终止版本 描述 获取连接调用链上报时间阈值(ms) integer JAVA
Functiongraph监控 介绍APM采集的Functiongraph监控指标的类别、名称、含义等信息。 表1 Functiongraph监控采集参数 参数名 数据类型 应用类型 默认值 Agent支持的起始版本 Agent支持的终止版本 描述 采样类型 radio JAVA
RpcServer监控 RpcServer监控(RpcServer),RpcServer监控采集器。采集指标包括:类别、指标、指标名称、指标说明、单位、数据类型以及默认聚合方式。 表1 RpcServer监控指标说明 指标类别 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说明 单位 数据类型 默认聚合方式
配置JavaMethod监控项 在“编辑【Java方法】监控配置”页面配置拦截方法配置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拦截方法配置:是通过该配置可以采集对应的业务方法,在JavaMethod指标页面和调用链中会展示对应的方法数据。 拦截类名:配置需要采集的全限定类名(包名+类名)。
APM作为云应用性能管理服务,拥有应用指标监控、调用链追踪、应用拓扑、URL跟踪、资源标签管理、标签管理、智能告警、Agent管理、前端监控、链路追踪、App监控、配置管理、跨账号管理、系统管理以及应用监控多个功能。 应用指标监控 APM应用指标监控可以度量应用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应用监控详情、应用监控配置、监控项视图、实例、采集状态以及组件设置。
配置Druid连接池监控项 在“编辑【Druid连接池监控】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获取连接调用链上报时阈值(ms):getConnection方法调用链上报阈值,不超过该阈值不上报。默认配置为1,勾选“使用默认值”,会优先使用继承的标签的值。
配置异常日志监控项 使用限制 用户需要在日志中打印线程名,logback.xml可以通过添加 %thread 打印线程名。 在“编辑【异常日志监控】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异常日志是否认为调用链异常:默认配置为是,勾选“使用默认值”,会优先使用继承的标签的值
获取监控项信息 功能介绍 获取监控项信息。 调试 您可以在API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GET /v1/apm2/openapi/view/mainview/ge
配置Mysql监控项 在“编辑【Mysql数据库】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是否采集原始sql:默认配置为否,只采集不带参数的sql,如select name from user where id=?当配置为是时,调用链中会采集包含实际参数的sql,如select
配置Hikari连接池监控项 在“编辑【Hikari连接池监控】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获取连接调用链上报时阈值(ms):默认配置为1,勾选“使用默认值”,会优先使用继承的标签的值。 getConnection时是否获取池内信息:默认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应用监控 > 指标”。 在界面左侧树单击对应环境后的,进入实例监控页面。 单击“监控项”,切换至“监控项”页签。 单击需要配置的监控项所在行操作列的“编辑”。 图1 监控项配置 在右侧弹出的“编辑【xxx】监控配置”页面对监控项进行配置。具体配置方法,详见“配置xxx监控项”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