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跨云场景典型部署架构(99.99%) 跨云容灾方案 跨云双活方案 父主题: 参考架构
可用性目标定义 可用性是衡量可靠性和韧性的综合性指标。 可用度及SLO RTO与RPO 数据持久度 父主题: 基本概念
RES07-01 定义关键指标与阈值并监控 RES07-02 日志统计监控 RES07-03 监控到异常后发送消息通知 RES07-04 监控数据存储和分析 RES07-05 端到端跟踪请求消息 父主题: 故障全面检测
COST08-04 Serverless探索 风险等级 低 关键策略 Serverless是下一代云原生范式,无服务计算带来简化的开发运维、更少的资源成本,Serverless架构最大限度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提升整体资源利用率、缩短需求发布周期,提高应用的研发效率。 用户可以通过云监控服务
电子商务类应用典型架构为前端无状态应用层+后端数据库,其中前端无状态应用可采用ECS或CCE;后端数据库基于不同业务类型可采用不同数据库,通常采用RDS for MySQL;同时通常还会使用DCS、Kafka等中间件及DDS文档数据库;为满足对应的可用性目标,建议采用以下方案。 单Region方案
配 2. 规划IT治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 3. 明确团队责任,建立和维护成本意识文化 4. 指定云资源管理策略和相应的权限管理机制 COST02 您是否有预算规划管理机制? 1.建立云预算与预测流程 2.精细化预算管理和跟踪 COST03 您是否将成本分配到组织单元? 1. 制定成本分摊原则
COST07-03 考虑不同的云资源技术选型 风险等级 中 关键策略 定期咨询专家或 华为 合作伙伴,以便确定哪些服务和功能的成本更低。查看华为博客和其他信息源。如在非计算密集型场景,使用华为云的云耀系列服务器取代普通ECS服务器 父主题: COST07 管理和优化资源
华为云中网络高可用主要涉及三个场景: 公有云网络:构建应用系统相关的公网网络连接的高可用,可减少由于网络连接中断而导致的业务中断。 混合云网络:对于自建本地数据中心(IDC)或使用其他云的用户,基于业务发展需要将部分业务部署到华为云时,将涉及到混合云网络互连;应用系统跨云部署时(如跨云主备容灾或双活),
PERF06 性能看护 性能看护 父主题: 性能效率支柱
COST07 管理和优化资源 COST07-01 持续监控资源利用率指标 COST07-02 释放闲置资源 COST07-03 考虑不同的云资源技术选型 COST07-04 合理降配低负载资源或升配高负载资源 父主题: 成本优化支柱
COST08 进行架构优化 COST08-01 按地域规划应用架构 COST08-02 云原生架构改造 COST08-03 存算分离 COST08-04 Serverless探索 父主题: 成本优化支柱
OPS06 可观测性体系 OPS06-01 建立可观测性体系 OPS06-02 定义可观测对象 OPS06-03 制定和实施可观测性指标 OPS06-04 规范化应用日志 OPS06-05 实施依赖项遥测 OPS06-06 实施分布式跟踪 OPS06-07 通过可观测性指标引入自动化措施
RES06 故障检测 RES06-01 故障模式分析 RES06-02 面向所有故障进行检测 RES06-03 支持亚健康检测 父主题: 故障全面检测
资源优化 PERF05-03 WEB场景资源优化 PERF05-04 大数据场景资源优化 父主题: PERF05 性能优化
可以帮助账号管理资源。华为云企业中心提供了多个相互独立的华为账号之间形成企业主子账号关联关系的能力。 父主题: 基本概念
RES01 冗余 RES01-01 应用组件高可用部署 RES01-02 应用组件多位置部署 RES01-03 云服务器反亲和 父主题: 高可用设计
电子传输和设备支持:关键数据定时传送,备用网络部分就绪 12小时以上 数小时至1天 4 电子传输及完整设备支持:少量数据丢失,备用数据系统就绪,数据定时传送,备用网络就绪 数小时至2天 数小时至1天 5 实时数据传输及完整设备支持:数据丢失趋于0,备用数据系统就绪,远程数据复制,备用网络就绪
弹性云服务器(Elastic Cloud Server,ECS)是由CPU、内存、操作系统、云硬盘组成的基础的计算组件。弹性云服务器创建成功后,就可以像使用自己的本地PC或物理服务器一样,在云上使用弹性云服务器。 可靠性功能 常见故障模式 父主题: 云服务可靠性介绍
PERF01 流程与规范 全生命周期性能管理 应用性能编程规范 父主题: 性能效率支柱
PERF05 性能优化 性能优化工作中,需警惕“过早优化”的问题。我们的基本指导策略还是首先让系统运行起来,再考虑怎么让它变得更快。一般只有在我们证实某部分代码的确存在一个性能瓶颈的时候,才应进行优化。除非用专门的工具分析瓶颈,否则很有可能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另外,性能优化的隐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