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SDK下载 资源包名 描述 语言版本 版本 下载路径 Module SDK Module SDK是开发边缘运行应用(插件)所必须的工具包,提供数据处理、协议转换、IT子系统接入等功能,开发完成后,通过选择打包方式来决定是容器化部署还是进程化部署。 Java版 2.2.7.Release
应用模块配置 应用部署成功之后,可以进行应用配置。 图1 应用配置入口位置 根据应用是否关联业务模板呈现不同的配置页面。 关联业务模板的应用配置 如果对应的应用关联了业务应用模板,则呈现如下配置参数页面: 图2 配置页面展示 图3 添加自定义配置数据 这里在配置信息中添加两个配置
产品”,选择刚才创建的产品“test_IoT10”,单击详情进入产品详情页面。 在“模型定义”页签下,单击“自定义模型”。 填写“服务ID”、“服务类型”,单击“确定”。 服务ID、服务类型自定义。 展开服务列表,单击“添加属性”,分别添加电流、电压两个属性。 添加“电流”属性,属性名称为“Current”,如下图所示:
导入步骤:选择“设备建模 > test_IoT10”,单击“上传模型文件”,在弹窗中添加模型文件,单击“确定”完成上传。 填写“服务ID”、“服务类型”,单击“确定”。 服务ID:自定义,如service0 服务类型:自定义,如service0 展开服务列表,单击“添加属性”,根据实际需要分别添加单点信息、双点信息等属性。
模块管理”页签,单击“部署应用”。 图1 部署边缘应用 根据页面提示填写参数信息后,单击“确认”。 图2 部署应用 这里部署新添加的应用以及应用版本。 弹出“操作成功”对话框,再单击“确认”返回部署边缘应用列表。 图3 确认 单击“刷新”,当应用的实例状态由“部署中”转为“运行中”表示部署成功。 父主题:
在边缘节点下部署自定义应用,实例异常如何处理? 检查自定义应用所使用的SWR镜像是否设置为“公开”(在云服务“SWR” --> 我的镜像 --> (选中镜像)镜像详情中查看镜像类型为“私有/公开”,通过编辑按钮可更改类型)。若设置为“私有”,需将类型修改为“公开”。 在边缘节点上
部署自定义应用时,数据存储卷挂载没有按照配置进行挂载的原因? 检查自定义应用版本中的数据存储类型,若类型为LOG/DB/CONFIG时,会给主机目录默认添加前缀:"/var/IoTEdge/{log|db|config}"。 若需要将容器目录直接挂载到主机某个目录,本地卷的类型需选择为“其他”。
(可选)部署边缘应用 在边缘节点安装成功后可部署边缘应用,本示例演示Modbus设备接入,除了安装节点完毕后自动部署的2个系统应用(hub, agent)。 访问IoT边缘,单击“管理控制台”进入IoT边缘控制台。 选择左侧导航栏“边缘节点 > 节点管理”进入页面。 选择您的边缘节点,单击“节点名称”进入节点详情页。
节点管理”,选择您的边缘节点名称,进入节点详情页。 (可选)选择“应用模块 > 模块管理”页签,部署边缘应用。 为了保证设备能够正常在线,请您先部署步骤2中的应用,直连场景下不需要部署其他应用,具体操作请参考部署应用。 选择左侧导航栏“边缘设备”页签,单击左上角的“添加边缘设备”按钮,按照表1填写参数后,单击“确认”。
云容器引擎服务介绍 操作指导 IoT边缘 IoTEdge 创建IoT边缘节点 0:59 创建IoT边缘节点 IoT边缘 IoT Edge 边缘应用管理 01:18 边缘应用管理 IoT边缘 IoTEdge 边缘数据采集 01:18 边缘数据采集 IoT边缘 IoTEdge 边缘数据转发 01:14
创建自定义应用 在IoT边缘控制台上添加应用和应用版本,即可将SWR云服务中的镜像通过IoT边缘部署到指定边缘节点中。 访问IoT边缘,单击“管理控制台”进入IoT边缘控制台。 选择左侧导航栏“边缘节点 > 应用管理”进入页面。 单击右上角的“添加应用”,按照页面提示填写信息。 软件部署配置
} } 下发配置对象 public class BriefModuleShadowDTO { //数据源id @JsonProperty("ds_id") private String dsId; //数采模板默认参数 @JsonProp
应用场景 IoT边缘具有边云协同、泛接入、低时延的本地业务自治能力。主要应用在数据传输量大,安全与隐私保护要求高,数据需要实时处理等行业或应用场景。例如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能源电力等。 接口多样化 丰富的近场接入能力,支持通用协议、插件扩展、SDK扩展等多种设备接入方式
在IoTEdge上注册节点:在购买的ECS上执行安装脚本命令,即自动部署好2个系统应用,agent用于节点应用管理,hub用于数据通信。 进程包插件:是集成了边缘SDK的应用程序打包而成,可作为边缘节点的自定义应用部署到边缘服务器上,以进程方式运行,可在节点上进行设备数据协议解析、子系统数据解析、数据业务处理、智能计算等。
方案概述 基于ModuleSDK开发应用实现数据处理或自定义驱动时,分为开发和使用两个部分。 开发操作 开发说明 App应用的开发 利用DcClient进行自定义的业务处理 App应用的使用 将应用打包上传至云,部署到节点,连接子设备查看应用工作状态 父主题: 开发指导
描述:针对子设备的命令的回调函数 * 参数: * command_name:命令名称 * device_id:子设备Id * service_id:服务Id * request_id:请求Id(响应命令) * body:命令体 * body_len:命令体长度 */ EDGE_RETCODE
协议转换(驱动应用) 驱动提供子设备管理和数据上报功能。 子设备管理功能包括子设备增删和配置子设备数据采集协议。设备的增删有两种形式,一是在云端增删,通过集成驱动SDK,可以接收到北向应用管理子设备的回调,即北向应用通过IoTEdge创建/删除设备时,自定义驱动应用可以接收到事件
选择左侧导航栏“边缘节点 > 应用管理”进入页面,选择业务应用,单击“添加应用”。 应用名称:自定义边缘应用的名称。 功能用途: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数据处理:提供设备数据处理能力。 协议解析:提供设备接入能力。 本地子系统集成:提供IT子系统集成能力。 业务应用均支持进行配置模板的关联。
设备命令名称,在设备关联的产品模型中定义。 device_id char* 命令对应的目标设备ID,命令下发对应的最终目标设备 service_id char* 设备的服务ID,在设备关联的产品模型中定义 request_id char* {request_id}用于唯一标识这次请求,响应该命令时需要带上。
默认勾选“监控运维工具”。 $edge_omagent应用 负责边缘节点远程监控和运维,提供日志上报、远程SSH(鸿蒙下无此功能)、CPU等指标上报、文件上传下载能力。 日志配置 系统日志:边缘节点上已部署的系统应用产生的日志。 应用日志:边缘节点上已部署的用户定义应用所产生的日志。 云端日志级别: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