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2(20%),可能有如下情况: 在整个时间间隔内,有20%的SM的Tensor Core以100%的利用率运行。 在整个时间间隔内,有100%的SM的Tensor Core以20%的利用率运行。 在整个时间间隔的1/5时间内,有100%的SM上的Tensor Core以100%利用率运行。 其他组合模式。
均不会高亮显示),以便帮您快速定位出异常。 图1 日志文件详情 (可选)单击该实例“操作”列的“配置转储”,将该实例的日志一次性转储到OBS桶的同一个.log日志文件中。具体操作详见添加一次性转储。 父主题: 日志管理(旧版)
freeMem 可用物理内存 该指标用于统计测量对象上的尚未被使用的物理内存。 ≥0 兆字节(MB) aom_node_memory_usage memUsedRate 物理内存使用率 该指标用于统计测量对象已使用内存占申请物理内存总量的百分比。 0~100 百分比(%) aom_n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从IAM服务获取的用户Token。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Token。 Content-Type 是 String 消息体的类型(格式)。指定类型为“application/json”。 Enterprise-Project-Id
容器监控和组件监控的区别在于所监控的对象不同。 组件监控是全量监控,监控对象为通过CCE部署的工作负载、通过ServiceStage创建的应用,或直接在ECS或BMS上部署的组件。 容器监控的对象仅为通过CCE部署的工作负载、通过ServiceStage创建的应用。 组件监控详细操作请参见:组件监控。
在搜索框中输入AccessCode的ID,单击后显示匹配对象。 删除AccessCode 单击“操作”列的“删除”,删除创建的AccessCode。 删除AccessCode,可能会影响API的调用,请谨慎操作。 刷新AccessCode 单击,可实时获取到AccessCode的最新信息。 父主题:
告警规则”。 选中一个或多个告警规则前的复选框,在规则列表上方单击“一键迁移至AOM2.0”。 迁移操作无法恢复,请谨慎操作。 如果待迁移的告警规则依赖告警模板,告警规则迁移时,对应的告警模板会同步迁移。 在弹出的“迁移规则”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即可将选中的告警规则批量迁移至AOM 2.0。
告警规则”。 选中一个或多个告警规则前的复选框,在规则列表上方单击“一键迁移至AOM2.0”。 在弹出的“迁移规则”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即可将选中的告警规则批量迁移至AOM 2.0。 如果待迁移的告警规则依赖告警模板,告警规则迁移时,对应的告警模板会同步迁移。 父主题: 迁移AOM
dimensions 是 String - 指标维度,此参数在后台将以添加阈值规则时传入的值保存,此处传入的值不能将其修改。 unit 是 String - 指标单位,此参数在后台将以添加阈值规则时传入的值保存,此处传入的值不能将其修改。 actionEnabled 否 Boolean
性能问题 具体的性能问题的描述。 调用方法 当前问题出现的方法名。 问题出现数 在查询的时间范围内,当前性能问题出现的次数。 CPU使用率 当前问题最后一次出现,所使用的资源(cpu)的使用率。 操作 支持的其他操作类型,目前仅支持查看详情。 单击操作列的“查看详情”,展示某
r”。 单击“新增PodMonitor”,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PodMonitor的相关参数信息,然后单击“确定”。 采集规则YAML配置样例如下,样例的指标采集的周期是30秒,所以等待大概30秒后才能在AOM的界面上查看到上报的指标: apiVersion: monitoring
告警降噪功能分为分组、去重、抑制、静默四部分。 去重为内置策略,服务后台会自动检验告警内容是否一致实现去重的效果,用户无需手动创建规则。 图1 告警降噪流程图 分组、抑制、静默需手动创建规则,创建方式见下方文档说明。 此模块只作用于消息通知部分,所有触发的告警和事件都可在告警、事件页面查看。 告警
通过cmdb树选择云服务资源执行任意任务时,会校验已选择的资源是否在当前用户所选择的子项目下,若资源不属于当前子项目下,将不会操作这些资源。 解决方法 检查需要操作的资源是否在当前用户所选择的子项目下,若资源不属于当前子项目下,重新选择子项目或将需要操作的资源添加到该子项目下。查看资源信息的详细操作请参考资源管理。
r”。 单击“新增PodMonitor”,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PodMonitor的相关参数信息,然后单击“确定”。 采集规则YAML配置样例如下,样例的指标采集的周期是30秒,所以等待大概30秒后才能在AOM的界面上查看到上报的指标: apiVersion: monitoring
AK/SK签名认证方式仅支持消息体大小12MB以内,12MB以上的请求请使用Token认证。 AK/SK既可以使用永久访问密钥中的AK/SK,也可以使用临时访问密钥中的AK/SK,但使用临时访问密钥的AK/SK时需要额外携带“X-Security-Token”字段,字段值为临时访问密钥的security_token。
ELETE操作类型的接口就不需要消息体,消息体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接口而定。 对于管理员创建IAM用户接口,您可以从接口的请求部分看到所需的请求参数及参数说明。将消息体加入后的请求如下所示,加粗的斜体字段需要根据实际值填写。 accountid为IAM用户所属的账号ID。 username为要创建的IAM用户名。
Write地址实现自建Prometheus数据上报到AOM AOM提供获取当前Prometheus实例的Remote Write地址的能力,支持将原生Prometheus的指标通过Remote Write上报到AOM服务端,即可实现时序数据的长期存储。 前提条件 已购买弹性云服务器ECS。 服务已接入可观测Prometheus
日志路径”的虚机列表中查看到您的虚机。 注意事项 AOM日志采集路径配置的虚拟机列表,只展示操作系统为Linux的弹性云服务器或裸金属服务器。 若日志采集路径配置的是目录,则默认采集目录下的日志(只采集*.log、*.trace和*.out类型的文本日志文件);若配置的为具体某个
r”。 单击“新增PodMonitor”,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PodMonitor的相关参数信息,然后单击“确定”。 采集规则YAML配置样例如下,样例的指标采集的周期是30秒,所以等待大概30秒后才能在AOM的界面上查看到上报的指标: apiVersion: monitoring
限制”、“解析业务code的key”、“业务code的正确值”参数后,会采集相应的应用码。一般情况下,应用码的值与业务code的正确值相同。配置url监控项详见:配置url监控项。 选填 设置时间范围,查看已设时间范围内的数据。您可以使用AOM预定义的时间标签,例如近1小时、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