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limit=10”,表示查询不超过10条数据。
取值如下: queued:表示镜像元数据已经创建成功,等待上传镜像文件。 saving:表示镜像正在上传文件到后端存储。 deleted:表示镜像已经删除。 killed:表示镜像上传错误。 active:表示镜像可以正常使用。
由于此云服务器仅作为临时云服务器使用,最终需要删除。因此,系统会默认创建一个固定规格且“按需付费”的云服务器,使用该云服务器创建的私有镜像再次创建云服务器时不会限制规格和付费方式。 对于专属云用户,不支持使用ISO镜像创建临时云服务器操作,此时“安装服务器”按钮灰化。
由于此云服务器仅作为临时云服务器使用,最终需要删除。因此,系统会默认创建一个固定规格且“按需付费”的云服务器,使用该云服务器创建的私有镜像再次创建云服务器时不会限制规格和付费方式。 对于专属云用户,不支持使用ISO镜像创建临时云服务器操作,此时“安装服务器”按钮灰化。
镜像标签,包括镜像标签管理接口对应的授权项,如增加标签、删除标签、查询租户镜像标签列表等接口。 镜像视图,包含镜像视图管理接口对应的授权项,如查询镜像视图、查询镜像列表视图、查询镜像成员视图、查询镜像成员列表视图等接口。
/cuda_a.b.cc_xxx.yy_linux.run -toolkit -samples -silent -override --tmpdir=/tmp/ 执行以下命令,删除压缩包。
镜像优化产生新的镜像才能发放通用型II代类型云服务器,优化完成后,用户可以选择删除原镜像。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选择“计算 > 镜像服务”。 单击“私有镜像”页签进入私有镜像列表。 在镜像列表中,在需要优化的镜像所在行的“操作”列下,选择“更多 > 优化”。
查询job详情的body体中可以获取到image_id,即镜像ID,根据获取到的镜像ID可对镜像进行查询、删除、导出等操作。
取值如下: queued:表示镜像元数据已经创建成功,等待上传镜像文件。 saving:表示镜像正在上传文件到后端存储。 deleted:表示镜像已经删除。 killed:表示镜像上传错误。 active:表示镜像可以正常使用。
跨账号迁移业务数据(只迁移数据盘) 用户的业务数据一般保存在数据盘中,要想实现业务数据跨账号迁移,需要用到镜像服务的创建数据盘镜像、共享镜像等功能。本节为您详细介绍跨账号迁移业务数据的操作流程。
在“服务列表”中选择镜像服务,进入IMS主界面,执行除查询以外的其他操作,如:创建、修改、删除等。 示例:单击右上角“创建私有镜像”,若提示权限不足,表示“IMS ReadOnlyAccess”已生效。
跨账号迁移业务数据(只迁移数据盘) 用户的业务数据一般保存在数据盘中,要想实现业务数据跨账号迁移,需要用到镜像服务的创建数据盘镜像、共享镜像等功能。本章节为您详细介绍跨账号迁移业务数据的操作流程。
(可选)数据盘:添加数据盘,该数据盘使用随系统盘镜像一起创建出来的数据盘镜像来创建,这样便可以将原平台虚拟机的系统盘和数据盘数据一起迁移到当前云平台。 后续操作 系统盘镜像创建成功后,您可以为已有云服务器切换操作系统,详见切换操作系统。
(Data Encryption Workshop,DEW) 可以使用数据加密服务提供的信封加密方式对镜像进行加密,保证数据安全,加密镜像使用的密钥也保存在数据加密服务中 加密镜像 云硬盘(Elastic Volume Service,EVS) 可以通过云服务器上挂载的数据盘创建数据盘镜像
(可选)数据盘:添加数据盘,该数据盘使用随系统盘镜像一起创建出来的数据盘镜像来创建,这样便可以将原平台虚拟机的系统盘和数据盘数据一起迁移到当前云平台。 后续操作 系统盘镜像创建成功后,您可以为已有云服务器切换操作系统,详见切换操作系统。
取值如下: queued:表示镜像元数据已经创建成功,等待上传镜像文件。 saving:表示镜像正在上传文件到后端存储。 deleted:表示镜像已经删除。 killed:表示镜像上传错误。 active:表示镜像可以正常使用。
使用整机私有镜像创建云服务器时,如果整机镜像中包含了一块或多块数据盘,系统会自动设置好数据盘参数。您可以增加系统盘和数据盘容量,但不能缩小。 如果整机镜像中包含多块数据盘,需要加载一段时间才能正常显示系统盘信息,请耐心等待。 父主题: 管理私有镜像
数据盘镜像中的数据可以导入到之前已有的数据盘内吗? 能否跨账号使用私有镜像?
数据盘 您还可以增加多块数据盘随系统盘镜像一起创建,需要事先制作好数据盘镜像文件。该功能一般适用于将其他平台的虚拟机及其数据盘一起迁移至本平台。
图3 修改“CentOS-Media.repo”文件 包含红框中的六处修改点: baseurl:配置为“file:///mnt/BaseOS”和“file:///mnt/AppStream”,“mnt”为ISO挂载目录,注意删除默认配置的多余的无效路径,否则会导致checksum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