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查询自启动项的服务列表 功能介绍 查询自启动项的服务列表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查询单服务器的开放端口列表 功能介绍 查询单服务器的开放端口列表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查询指定中间件的服务器列表 功能介绍 查询指定中间件的服务器列表,通过传入中间件名称参数,返回对应的中间件服务器列表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查询镜像指定安全配置项的检查项列表 功能介绍 查询镜像指定安全配置项的检查项列表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CTS新版事件列表不显示数据类审计事件,您需要在旧版事件列表查看数据类审计事件。 云审计控制台对用户的操作事件日志保留7天,过期自动删除,不支持人工删除。 在新版事件列表查看审计事件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左上角,选择“管理与监管 > 云审计服务 CTS”,进入云审计服务页面。
查询租户的服务器安全配置检测结果列表 功能介绍 查询租户的服务器安全配置检测结果列表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查询指定安全配置项的检查项列表 功能介绍 查询指定安全配置项的检查项列表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云服务器列表为什么看不到购买的服务器? 云服务器列表仅显示以下主机的防护状态: 在所选区域购买的华为云主机 已接入所选区域的非华为云主机 解决方法: 如果未找到您的主机,请切换到正确的区域后再进行查找。如果已开通企业项目,请切换到正确区域及企业项目后再进行查找。
查询指定安全配置项的受影响服务器列表 功能介绍 查询指定安全配置项的受影响服务器列表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删除服务器组 功能介绍 删除服务器组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单击文件隔离箱列表中“操作”列的“删除”,弹出“删除已隔离文件”对话框。 如需批量删除已隔离文件,您可以勾选多个目标已隔离文件,并单击已隔离文件列表左上角的“删除”。 单击“确定”,完成删除。 执行删除操作会将隔离文件彻底删除,请谨慎操作。 父主题: 病毒查杀
您可以在防护策略列表中查看创建的防护策略。 编辑或删除集群防护策略 进入“容器集群防护 > 防护策略”页签。 在防护策略所在行的“操作”列,单击需要执行操作。 查看YAML:查看YAML格式的防护策略内容。 编辑:修改防护策略信息。 删除:删除不需要的防护策略。
在目标策略所在行的“操作”列,单击“删除”。 您也可以选中多条策略,并在策略列表左上方,单击“删除”,批量删除策略。 单击“确定”,完成删除。 父主题: 病毒查杀
您也可以勾选所有目标集群,并在集群列表左上方单击“关闭防护”,批量为集群关闭防护。 在关闭防护弹窗中,确认是否勾选“关闭防护后删除集群的功能插件”。 勾选:删除容器集群防护策略和策略配置插件。如果后续需要重新开启防护,需要再次安装策略配置插件,配置防护策略。
移除中:插件正在被删除。 已退出:插件已停止运行。 消亡:插件已无法启动或删除。 插件升级状态 插件升级状态。 未升级:插件未升级至最新版本。 正在升级中:插件正在升级。 升级成功:插件升级至新版本成功。 升级失败:插件升级失败。 父主题: 插件配置
手动续费 包年/包月企业主机安全配额从购买到被自动删除之前,您可以随时在企业主机安全控制台续费,以延长企业主机安全的使用时间。 在企业主机安全控制台续费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方的,选择区域。 单击页面左上角,选择“安全与合规 > 企业主机安全”。
开启防护 开启防护时,您需为指定的主机/容器节点分配一个配额,关闭防护或删除主机/容器节点后,该配额可分配给其他的主机/容器节点使用。 前提条件 主机 在“资产管理 > 主机管理”页面,“云服务器”列表中,目标服务器的“Agent状态”为“在线”、“防护状态”为“未防护”。
管理漏洞白名单 如果您评估某些漏洞对您的业务不会产生影响,并且不想在漏洞列表中看到该漏洞,您可以将该漏洞加入白名单,加入白名单后,针对漏洞列表已经展示的漏洞信息会处理为忽略,不再为您上报告警,在下一次漏洞扫描任务执行时不再扫描该漏洞和呈现该漏洞信息。
(可选)如果您已开通企业项目,可在界面上方的“企业项目”下拉列表中选择目标主机所在的企业项目。 在目标防护策略所在行的“操作”列,单击“删除”,弹出“删除策略”对话框。 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完成删除。 父主题: 动态端口蜜罐
Agent状态异常 现象 网页防篡改页面防护列表中“Agent状态”为“离线”或者“未安装”。 解决方法 请参见Agent状态异常进行处理,确保主机列表中“Agent状态”为“在线”。 开启了基础版/企业版/旗舰版防护 现象 企业主机安全页面主机列表中“防护状态”为“开启”。